浅读《倾城之恋》

浅读《倾城之恋》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隐隐的有种熟悉的味道,搜索一番方才解惑——那是一股红楼梦的味道。想来也是,她那“三恨”便可见晓。“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梦未完”可见一斑。如此一个对红楼梦极度痴迷的女子,笔下的字句有在浓郁的“红味”也显得合情合理了。

张爱玲笔下的白流苏是异于常人的,即于当时她是个“怪人”。这么说仿佛有点冤枉她,但现实的确如此。在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时代,一个无缚鸡之力的女子竟胆敢离婚!虽说在法律上此等行为是完全被认可的,但“三纲五常”不允许!正如三爷所说“法律呀,今天改,明天改,我这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可是改不了!”此外,众亲戚对流苏大都“照顾有加”等等一团团事情几乎让她陷入了绝境。

白流苏“深爱只是为了谋生”冷酷的婚恋观源于家庭的缺陷。这缺陷不在某处,而是遍布全文。有时我甚至觉得她的家人有一种病态。“老四你去劝劝老爷,你们做金子,做股票,不能用六姑奶奶的钱呐,没的沾上了晦气!”我实在无法现象这竟出自她嫂嫂之口。她的话语甚至都不加以丝毫遮掩,因为一些蝇营狗苟,不假思索的丢弃了身为嫂嫂的脸面!着实可笑!其他人亦是相差不远。而正是这些逐利的人张爱玲所给出的设定竟然是“书香门第”,头衔与现实反差得太过“风趣” 。细想之下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警察成了贼一般。

哪怕是在幼年,流苏也不曾体悟家的温度。“她独自站在人行道上,瞪着眼看人,人也瞪着眼看她,隔着雨淋淋的车窗,隔着一层层无形的玻璃罩——无数的陌生人。”这语句在宣告,小流苏的孤独。是的,一个孩子的孤独——她被困住了。冷漠的世界着实吓住了她。如若家人在她的背后,这一切丁克消融。可现实却是“她所祈求的母亲与她真正的母亲根本是两个人。”这句话仿佛早早地透露了流苏为何在外人看来“很想唱京戏”的。

在流苏第一次见柳原之后,她曾自述“她是一个六亲无靠的人,她只有她自己了。”除了凸显其家庭的缺陷,也映照了她的身份。而再观柳原:父母双亡,海外有大笔遗产,从英国回来没几年的他把女人视作脚底下的泥。如此种种都在说明,身份的隐痛令流苏在他们发展关系的时候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直至一封书信将她彻底击碎。“乞来港,船票已由通济隆办妥。”这是流苏在因愤回家之后柳原寄来的信件。流苏也曾想彻底放弃范柳原,可后首她已年过二八,青春不在了。她不认为还能寻到一个如范柳原一般中意且经济能给予她安全的人。有如她所说“但是寻了个低三下四的职业,就失去了淑女的身份。那身份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她终是败了,败给了烦我”柳原的风仪与魅力”更是败给了“家庭的压力”。虽后来因为战乱他们终是成了亲,可却耐人寻味——如若没有那场战争他们之间的感情会升华至此吗?不尽然,甚至可以说没有战争他们很难结婚。

结果是,范柳原与白流苏于战乱中结婚。可这是结果吗?结婚后,“柳原现在从来不跟着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战乱让流苏收获了和柳原的爱情,但结婚并没有改变柳原的生活习惯。这本看起来很美满的结局稍稍细想,追思又会觉得这是乃大悲。范柳原曾说流苏“你以为婚姻就是长期的卖淫”当时白流苏反应极其强烈——认为这是在赤裸裸的在侮辱她。这句话很不中听,甚至有点不入耳。可站在客观角度,流苏她的确一直把经济上的安全感放在首位。哪怕是他们结婚了,但面对依旧放浪不羁的范柳原,她竟感到庆幸。而这份庆幸多少有些讽刺。这是喜剧大圆满是悲剧。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巴萨尼奥拯救了安东尼奥的同时亦放弃了曾海誓山盟的波西亚。呵呵。

张爱玲的气度是寻常人不可及的。即便是一次都没有正面描写当时的社会世情,张爱玲依然丰满地展现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更何况,张爱玲居然说:“谁知道呢,也许正因为要成全她,一个大城市倾覆了。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惊天动地的大改革……”为了成全一段爱情,以整个城市、一千万人之性命作为交换,这种耸人的描述,是别的作家都不曾有、也不敢有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读《倾城之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