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记——守静笃

        对于个体生命来讲,到了这里,才会有实际意义上的事情发生。

        在“致虚极”这里,里面是没有任何生命现象的,这一点在佛家的《心经》里面讲得已经很清楚了。

      这就是“致虚极”里面的东西——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所有的生命现象里面都没有。

        这个可以被“悟”到,也可以被“证”到,但是不管以哪种方式“见道”,如果没有过来人,或“法”的经典,给你指出它是什么东西,你可能依然不会知道它究竟是怎么回事。

        追寻“道”的人,一旦见“道”,可能会对应得上“道”是什么了,因为牠脑海里可能已经存储了太多“道”的知识了。

        但是对“道”事先没有任何的了解,或者并没有对“道”是什么的知识存储,即使“偶得”,如果有人告诉牠这是“道”,牠可能会没有任何的反应。

        所以“道”本身,并没有任何的意义,它的“意义”是个体生命赋予它的。

        但是在“守静笃”这里,是有实际的生命意义的,这里是我们的“意识”所在地,“意识”就是“能量”,你守在这里是给个体生命增加能量的。

        有了“能量”,你才可以经验到你所学到的“知识”,没有“能量”,“知识”就只是一堆文字,它变不成它所描述的对象。

        对于“守静”,刚开始守静它只是一个说法,因为我们生命中的“浊”,你想要静的时侯,反而最先让你见到的是它们。

        再到后面,就是“空虚”的力量了,“空虚”是个极其强大的力量,想穿过它也不容易,过不了“空虚”难见“虚空”。

        “意识”给人的感觉会是“虚空”,因为这种感觉的存在,会让人很难理解到“意识”就是“能量”。

        如果认为在这里是“守空”这样的理解,一般人也很难从心理上愿意守在这里,但这里就是“能量”,守“久”了就会发现这一点,但这个“久”前面也讲了,不知能“久”到多久。

        在这里老子讲“守静笃”,这个“笃”字,含有老子上一章所说的“不欲盈”,就是你守在这里就行了,不要再想着往里面加任何东西了。

        这是“修道”的理念,实际上来说,这是在这个“大宇宙”中,最高等的修行法门,它超越一切法门之上。

        但是因为这个“久”的存在,实在是不知道它会是多久,所以可以引出一个方便的“法”来供人使用。

        那就是你守在这里的时候,就是在“意”中,愿“三”——“爱的能量变形”——进入你的生命里。

        那就是呼唤上帝的爱进入你的生命,但是要记住的是,对于修道的“守静笃”,它汇聚的能量并不是“上帝的爱”,这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一个是“二”,一个是“三”。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讲记——守静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