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鸭式”烤鸭PK“填鸭式”教育

写在前面

现在批判填鸭式教育似乎成为了一种流行,但我却支持填鸭式教育方法,因为错的不是教育方法,而是不会使用的人。

北京烤鸭的名气享誉中外,你可知道这样肥美的鸭子是如何烤制出来的?答曰:填鸭

梁实秋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里面这样描述过“填鸭”

图片发自App

填鸭


以高粱及其他饲料搓揉成圆条状,教一般香肠热狗为粗,长约四寸许。通州的鸭子师傅抓过一只鸭来,夹在两条腿间,使不得动,用手掰开鸭嘴,以粗长的一根根食料蘸着水强行塞入。鸭子要叫都叫不出声,只有眨巴眼的份儿。塞进口中之后,用手紧紧地往下捋鸭的脖子,硬把那一根根的东西挤送到鸭子的胃里。填进几根之后,眼看着再填就要撑破肚皮,这才松手。把鸭关进一间不见天日的小棚子里。几十百只鸭关在一起,像沙丁鱼,绝无活动余地,只是尽量给予水喝。这样关了若干天,天天扯出来填,非肥不可,故名“填鸭”。


用“填鸭法”填出的鸭子做成的烤鸭肥美滑嫩,那么人呢?

百度百科有一条名词解释,叫做“填鸭式教育法”,是指当今中国灌溉式教育方式。大人们把知识点揉搓成“饲料”,往孩子嘴巴里塞,不断反复持续整个学习生涯。

填鸭式教育真的有用吗?

有用!

2015年BBC三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学校》,曾引发了中英国民对教育模式的反思与讨论。

图片发自App

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Bohunt公立学校试行“中式教育”,受试的为九年级50人大班,为期4周。期末考试该班的数学、中文与科学成绩均超过了同年级其他学生。

结论似乎是“中式教育”优于“英式公立教 育”。

以结果来看,学生成绩确实与之前有了提升。学生们也确实吸收了知识,并通过考试成绩呈现了出来。

但填鸭式教育真的一直可行吗?

不行!

其实这种教育方式适合年龄较小的孩子们,死记硬背并非是最愚蠢的办法。依据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记忆力和理解力在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发展曲线是不同的。

图片发自App

一个人的记忆力发展是自零岁开始,一至三岁即有显著的发展,三至六岁,其进展更为迅速,六至十三岁,则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代,至十三岁为一生记忆力之最高峰,以后最多只能保持此高点,往往二十岁以后,不多加锻炼记忆力,甚至有减退的可能。

理解力的发展,与记忆力大有不同,理解力也是自零岁开始酝酿,一至十三岁总是缓慢上升,十三以后方有长足之进展,十八以后渐渐成熟,但依然可因为经验及思考之磨练而一直有所进步,直到老死为止。


我们推崇经典,提倡读经也是这个道理。之前有不少人问我,孩子这么小读经有什么用呢?读了也不懂!

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他们,现在不懂没关系。在孩子们黄金记忆时期进行适当的填鸭式教育方法,虽然知识可能只是单纯的被记在了脑子里,但这好比一块吸水海绵吸满了足够多的水,虽然外表仍然和吸水前一样,但“肚子里的货”是实打实的。这时只需要一点外力,海绵变会挤出水来。

图片发自App

朗读、背诵经典也是一样,孩子在儿童时期被这种“填鸭式教育”方式将国学经典灌输进孩子的脑袋里,而到了青少年时期随着孩子理解力的逐渐成长,会潜移默化地慢慢理解这些古代先贤的智慧之道,不断深挖其中深意,不知不觉就会吸收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和孩子成长过程中吃饭一样,先多吃多长,身体壮实后,再优吃优长。

几乎所有学术领域有大成就者,从小都会读经典。

图片发自App

敏泽

(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评论家,曾获中国图书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奖、第一届鲁迅文学理论奖等。)

他说他童年上私塾背诵了《四书》、《五经》以及许多古文。



“五年私塾教育便是我最早接受的、并且给我终生留下的难以磨灭影响的语文和文化教育。五年私塾所学到的东西,比后来的正规大学中文系四年所学的东西都要多。尽管早年我所背诵过的东西,并不是我能够理解的;但由于儿时的记忆特强,这些背诵过的东西到后来随着知识的增长和理解力的提高,以往不理解的东西理解了,并且像刻在心上一样忘不了,可以烂熟于心地背诵,这对我后来的学术研究工作,真可以说是受用无穷。”


这是经验之谈。

图片发自App

当然在孩子孩童时期学习过程中也要考虑孩子身体承受能力,过犹不及只会让孩子从小对学习产生心里性厌恶,所以诵读经典也要讲究科学的诵读方法。

以心相交,以礼相送。 与全球百万家长及孩子一起同学!

图片发自App


▎ 编      辑:半 沉(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 校      对:山 禾

▎图片设计:口 罩(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咨询:13712327505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填鸭式”烤鸭PK“填鸭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