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奇葩说。


点击蓝字关注阿司匹林不是药

2019年11月30日 天气 晴转雨

我们都应该知道怎么让自己过得更好


2015年,伴随着《奇葩说》的这碗下饭菜,我终于度过了那个枯燥而又难熬的考研; 2019年,满怀期待地等待奇葩说的期间,在等待的空闲期间,又刷一遍。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我对综艺/明星,就像个绝缘体,既不敏感也没有什么兴趣,唯独除了奇葩说。 但我始终不记得自己是在哪个时刻开始爱上奇葩说,就像我不知道你们在哪一瞬间开始爱上肖战/白敬亭一样。


或许是今天的咖啡喝多了,所以我翻来覆去地问自己一个无聊的问题:“为什么我会那么喜欢奇葩说?

明明我并不满意自己现在的状态,毕竟我应该把这搞笑的时间用到更有价值的地方;

明明奇葩说的辩题都很“奇葩”,毕竟现实生活中有谁会真的在博物馆遭遇火灾,然后思考“救猫”还是“救画”?

明明奇葩说的有些论点/论据/论证都有明显的漏洞,毕竟奇葩说真的只是一个综艺节目啊!

但是,为什么我就是吃马东他们一套,沉迷于她们“辩论”之中无法自拔呢?




 1 

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记得几年前,每看完一集奇葩说,我逮到一个人就会和她说:“嘿,奇葩说更新啦,快去看,XX讲的超好耶!” 但现在的我,却不敢像以前一样,近乎“推销式”的推荐: 一来,或许是我年纪大了,过了那个“爱的时候,就非得用力爱”的热枕;就连自己也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再第一时间坐等奇葩说的更新。 二来,每个人都有他们当下的最佳选择:可能这是我第一次喝“杨枝甘露”,觉得天下怎会有如此人间美味? 而在别人眼里,这不过是她们家的“日常便饭”而已。


马东说:“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但是阿德勒却说:“没关系。误解,那是别人的*课题*,你只管活出你自己!” 然后,奇葩说,重新定义了“奇葩”。
而我对它愈加喜爱,就像胡适说的:“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2 

听到的,往往都是你想听到的


记得有本书叫《看不见的黑猩猩》,它说:在我们关注某件事的时候,会自动的忽略身边别的事物一样。

就像每天在走在上班路上,我们只能记得身边路过的地方大概样子,我们记不清走过的路边到底有多少颗树,多少个店铺一样。

奇葩说,或许也是一样。

我们所听到的,通常都是主观想听到的东西。

就像,你在玩“狼人杀”的时候,往往说你是“好人”的人,在直觉上不容易引起你的怀疑。

而往往也是我们的思维方式决定我们想听什么。

好在,奇葩说提供了一个“多元化”的平台,开放地包容下了我们奇葩的想法。



前段时间吃饭的时候,和一位朋友聊到“粉丝经济”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的遇到了一个对明星真爱的小小“铁杆粉”,只要是她追的明星代言一款产品,就马上买下它,毫不犹豫。

或许,我并不会选择过这样的生活。但是,我知道我也不该对她Say No.

因为,生活的选择,并没有那么多的高低之分:如果这件事能带给她当下的快乐,为什么我们要觉得她不可理喻?

活在当下的快乐,未必比“未雨绸缪的远方”来得差! 只不过,我们自以为“关心国家经济”,似乎比“追星”来得更有责任感一点儿,但这一切不过是我们自己圈定在了一个自以为是的“智识分子”里而已。
而事实可能是,你还不如她们追星去“消费”一些产品呢!




 3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我往往只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每次看奇葩说,总有那么刹那间,思如泉涌,似乎满脑子的灵感,就要溢出大脑。但是,灵感这东西,总是稍纵即逝,就像当我刚拿起笔,想要记录下自己的灵感时,它突然就跑了。


或许是我本身对事物的理解,还太粗浅,每次都是:

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其实应该再说些什么,但似乎又讲不出什么来;

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其实还能被挖掘,但似乎已经达到了我现在能表达的顶峰;

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其实可以试图攀登珠穆朗玛,但似乎每次都还在这座山丘。


所以,奇葩说的辩友们,她们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的眼里,却只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但是,没关系。

奇葩说,作为一道“恰饭”菜,我知道大部分都会被我忘掉的。

但是就像吃饭一样,即使从小到大,我并不记得我吃过的大部分饭菜,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木心说:“你再不来,就要下雪了。”

是啊,毕竟12月就要来了!

我只能说:“再不睡,天就要亮了。”



-End-

如果喜欢,点个“在看”,转给朋友们

欢迎你的“留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题,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