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那碗凉面条

01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所以,一日三餐,是每个人每天都避不开的话题。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美食大国,这没人会否认。大江南北,黄河两岸,各大菜系,各具特色,竞相争妍。

看似普通的食材,配以各种作料,经由名厨煎炒烹炸一番,便有了一道道味美可口的佳肴。所以,我有时在想,生活和成长在这样的国度里,是多么幸运而又幸福的事。

向来认为,美食是世间最好的疗愈,懂得品尝,更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古往今来,圣贤人士,诸如汉高祖刘邦,王安石,袁枚,毛主席等等,都不乏与美食结缘的故事。其中,一代名儒苏东坡先生更为人所乐道。据传,他流放海南期间,每天都来回于海边数次,等待船来,以期买到自己喜爱的猪肉。世间大儒,也有极为平凡的一面,想来让人不禁莞尔。

不妨再设想一下,有朝一日,闲来无事,三两好友,品一块“东坡肉”,酌一杯小酒,至醉意熏熏,然后狂诵一遍《念奴娇~赤壁怀古》,该是何等的景象呀?

所以,人生总有不如意,怎么去对待,考验智慧。同样是暴雨来临,有人看到的是乌云密布,寸步难行,而有人却能透过风雨,看到彩虹。所以,平日间三两不快,终不过小饮几杯或大快朵颐一场,由此度化去吧。

美食,确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所在,既丰富了我们的胃口,又健全了我们的体魄,有时也会供养我们的灵魂。进而,美食制作过程中所折射的道理也为人所乐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聊聊一语便道尽其中玄妙。

这些年,因为工作原因,我曾到过许多地方。所到之处,除了友人的热情好客之外,再就是花样繁多的地方美食了。

每逢于此,我都深入思考一番,特色究竟是特在哪里?与其它美食有着怎样的不同?它的美又源于怎样的机缘?答案总会让我稍感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一点没错,美食的产生一定是和地方特点所息息相关。地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会孕育出独属的地方食材,同居一处,人和食材便密不可分,互为补充,再辅以地方风俗、人文等因素,美食便应运而生

比如四川、重庆一带偏重于麻辣,多是因为天热潮湿之故。麻辣经由口颈入肺腑,触动胃脾肾,大汗淋漓一番,排泄湿毒,会让人通透。而到了东北一带,隶属于高寒地区,多喜炖菜,口味略重,亦喜好饮酒,大概是因为避寒的缘故。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美食更是代表了当地的一种生活方式

我曾有段时间,涉足餐饮行业,所以有机会去了解更多的口味。发现人这一生,打小养成的口味,就形同骨子里的烙印,会携带一生。

所以后来,和朋友聊天,我曾这样说:有时,我们离美食很近,有时很远,后来懂了,我们和美食之间,隔着一个乡愁。

02

又到三伏天,大暑转眼即到,酷暑难熬。每逢到了饭食时间,就全然没有胃口。

恰逢周日,给母亲打去电话,好久不见,她总是隔三差五来到梦中。因近期事多,不能去探望,所以炎炎夏日里,打电话问候几句,也以此博取心安吧。

话语间,不由得聊到了凉面条。

遥忆儿时,那时兄弟三人尚小。盛夏中午,母亲打田地里归来,我们便雏鸟般地一拥向前,并急切地问:娘,今天吃什么?

母亲停下来,放下手中的农具,一手举着刚打菜地里摘来的黄瓜和西红柿,微笑着说:凉面条吧!于是,我们便惊呼而散,凉面条,不仅是夏日里最可口的饭食,更是难耐酷暑里的一丝清凉。

我是老大,当然说话有份量,兄弟三人的分工也由我来指挥。母亲在一边,看着我们郑重其事的样子,一头午的劳累也顷刻间全无,心里乐开了花。

因为轻车熟路,很快达成分工:我烧火并配合母亲打杂,二弟负责压水井打水以备用,三弟因为小,就安排他剥蒜,并捣成蒜泥……安排完毕,大家便各司其职,开始忙起来。

母亲先是切了西红柿,打上几个鸡蛋,在铁锅里炒熟,盛出,随手放置风口处凉上。我在大锅里续上水,锅塘里塞满劈柴,大火烧起来,以备煮面。

那时是没有挂面的,在烧水的间隙里,母亲和好了面,来回擀着。因为好奇,我便跑进堂屋里看她。她一边问我水烧开没有,一边用力地擀着面条。她说,擀的遍数越多,面条才越劲道,口感才更好。

那时,汗水从她的脸上滑落下来,滴在面团上,旋而又被面案上的面粉裹在一起。我恍然明白,母亲做的面条向来劲道好吃,分明是辛劳的汗水在起作用。

这时,二弟从压水井里,打了满满一桶的凉水。母亲的面条也已擀好,端进了厨房,下到锅里煮熟,随后捞在大和面盆里,一遍又一遍地用凉水淘洗着。

三遍过后,面条的热气消失不见,母亲便将凉好的西红柿鸡蛋、黄瓜丝、咸胡萝卜丝放进去。与此同时,三弟捣好的蒜泥也端了过来,用老醋和酱油化开,一同倒进盆里。随后,不停的抄来抄去,让面条和各种食材作料以完美的融合。

那个时候,真是最为让人激动的时刻。我们兄弟三人,围在母亲身边,眼睛死死盯着盆里的面条,口水在唇边直打转,一下子忍不住,就会流了出来……

现在回头看来,那场景确是我童年无比珍贵的回忆。

随着年岁增长,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样的凉面条里,很多成分是母亲的爱,如此舔犊情深。还有一点,就是一家人通力合作,共同劳动的快乐,一切都掺杂在一起,营养才如此丰富,味道才如此绵长。

总之,那一碗凉面条下去,整个身子通体充满凉爽,天气虽然炎热,可一家人在一起,却是何等的,难以描述的幸福时光。

后来,我为人父,也保留了为家人做凉面条的习惯。只是每次做饭时,我也偶尔会让他们来搭把手,只是没有了当初我们三兄弟的火热场面,这让我多少有些失落。

时光一去不返,往事只能回味,那只有好好安于当下吧!好在,儿女们仍喜欢我做的凉面条,他们的口味在我的影响下,慢慢地形成着,形成白家的特点,在传承着,那是家风,是魂,更是根!

一早,爱人给我发来信息,问我啥时回去?天热了,在外要保重身体。儿女放假在家,因为天热,昨天午饭时候,说到了爸爸做的凉面条。

那一刻,放下电话,心里不禁一阵戚戚然。

上午无事,静下心来读了会书,天气热的发狂,实在难有好胃口。苦恼之时,忽然有了为自己做凉面条的冲动,便起身到楼下超市走了走,买回来一些食材,动手做了起来。

忙活了好大一阵,凉面条做好了,同样的食材,同样的做法,看上去同样的诱人,只是我一个人呆呆地坐在那里,已全然没有了胃口。

那一刻,我猛然惊觉,就像文章开头说的那样:此刻,美食离我很近,之间却隔着乡愁。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时那碗凉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