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厦九九
01
最近公司来了一个新人,应届毕业生,学历简历都很漂亮。上周却被老板辞退了,算一算来公司也就一周。理由是,是他接连请假两次,不符合公司工作需要。但背后的真正原因是,当老板问“他是真的能分担工作,还是在增加工作量?”我的答案是后者。
为什么说是增加工作量呢?一共就给他布置了几次任务,不是觉得任务简单,看不上,不愿意做;就是听不太懂不知道怎么做也不问,很浮躁地草草完成,不符合期望。
对于前者我得花心思和他沟通,做思想工作。对于后者,做出来不行,首先我要苦口婆心说一阵说服,因为他觉得自己做得挺好的,为什么不行。然后还要想方设法让他理解该怎么做,最好是给到范本和框架,而很多东西是没有现成范本和框架的。
总体上给我的感觉就是:眼高手低,心高气傲,心态浮躁,还是典型的学生思维,但沟通态度还是很好的。
反正这波操作下来我自己着实受累,不但没有给我减轻工作量,反而占用了我很多时间,而我自己又一堆事要做,所以难免有些力不从心,工作之于也没有多些照顾。
后来人事和我反馈说,走之前的最后一次沟通,他还给公司提了两点建议,一个是觉得自己没有归属感,不属于这里;二是在布置工作的时候,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要说清楚明确。
说真的,辞退他我也挺遗憾的,觉得是自己没做好。但反过来,职场就是这样,公司请你来是分担任务、解决问题的,而不是耽误别人的功夫来教你,沟通成本、时间成本都是成本。
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许多自己曾经的影子,唯一的差别就是当年的我,没他那么不自信。多年之后,当我转换角色成了职场老人,更能理解和看清当时所处的状况,自身的问题。从校园到职场,每一个人都必须亲历之后,才能带来心态和思维的转变。
02
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从实习开始的,在一家宝马4S店做推广助理。只待了一个多月我就不干了。原因是没人带没人管,和前面提到的新人一样,觉得没有归属感,同事们都各忙各的,中午吃饭也没人叫我一起。
现在想想,自己当时的想法真的挺可笑。事实上大家都很忙,没时间指导你、关心你很正常,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很好的企业文化。无论是作为实习生还是职场新人,到一个新环境,应该主动去融入,而不是要有人被动来关照,同事们也没有这个义务。
毕业后我的第一份正式工作,是做地产策划,所在的公司被称为地产策划的“黄埔军校”。从一线做起,每天200个电话打到吐,大热天也要跑盘市调、扫街发传单,暴雨天也得去项目开会、去工地现场。
对内要搞定销售经理,对外要搞定甲方和各种活动、广告、物料供应商。白+黑,7+2,通宵写报告都不是事儿。在我以前的文章中也多次提到过这段经历。总之就是工资低、常加班、很苦逼,但确实能学到很多东西,加上没有更好的去处,所以我熬了两年。
出来后,果然如前辈所说,工作一年顶别人三年。当时养成的职业素养、工作思维和方法、可迁移的能力,在换了行业后也还能靠吃老本轻松过两年。
作为应届毕业生,哪怕是正式员工,一开始也是做着很基础的体力活儿,打电话、发传单、跑盘。我也曾抱怨过,也觉得不屑,觉得丢人,心想我堂堂985、211毕业的大学生怎么跑来做这个。
但如果没有通过这些基础的一线实操,你怎么知道自己写的电话销售说辞行不行,怎么知道竞品楼盘现场的情况,如果对这个行业都没有基础的了解,即使安排给你有技术含量的活儿,你也没法做,也做不来,甚至连认知都不在一个层面。
03
从校园到职场,角色转变了,如果心态还没有转变,不但自己痛苦,别人也难受,对自己的发展也很不利。
这里顺便推荐一本很老、知名度不高、但却常读常新的书——谢耘老师的《从校园到职场》,这也是我现在的老板4年前推荐我读的,她说每隔几年她都会读一遍,不同阶段去读感受都不同,即将毕业工作的人尤其值得一看,可以帮助你提前建立自己的工作观和价值观。
职场不是校园,布置任务没法像老师布置作业一样,有明确的题目,有标准的答案,很多时候你要自己发现问题,建立答案范本。
马上就工作满7年了,从职场老人的角度,也从回望人生第一份工作经验教训的角度,我想分享几点对于职场新人的建议,也算是我对职场这道极其复杂的问答题,交出的一份7年答卷,希望能给职场新人或实习生一些启发。
关于人生第一份工作,我的7个建议:
1,尽己所能进入大公司,吸收好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方法
第一份工作还是要尽己所能地进入大公司、大平台,因为它会奠定你最初的工作习惯、工作方法以及思维模式,这种影响可能会持续你的一生。
大公司无论在体系、制度,还是架构分工、工作流程上都更规范,很多工作方式方法都是几年十几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对于新人来说直接吸取学习,就比在小公司摸索试错要好得多。
而且大公司的人职业素养,专业能力、环境氛围都相对更好,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和高手过招,武功自然高。
如果没有机会进入大公司、好平台,建议先就业再择业,先积累再选择,天下没有白走的路。每个公司都有优有劣,关键还是自我成长的意识,吸取好的,摒弃坏的。
2,选择能发挥你的优势潜力,自己也感兴趣,并且未来发展前景好的工作
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通常需要满足三个方面:兴趣、能力、价值。
以兴趣为导向,你喜不喜欢这份工作?所做的工作内容是你感兴趣的,或者热爱的吗?以能力为基础,你有没有能力或潜力胜任这份工作?能不能发挥你现有的优势?光喜欢还不行,能力和天分潜质也要有。
同时以市场需求和价值为参考,你所在的行业有没有前途?你的工作市场价值大吗?未来可发展空间如何?
如何选择第一份工作?首先考虑你的兴趣和能力优势与工作的匹配程度,其次是行业前景,最后才是公司平台和薪酬福利。
反观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尽管看起来很励志,但过程真的很痛苦和压抑,因为我自己并不喜欢那份工作,也没有发挥出自己的优势和天分。直到转行做了别的工作,我才感觉到工作的自在和乐趣。
3,积极主动,无论是学做事还是学做人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第一个就是积极主动。积极主动地学做事,更要学做人。
当你对公司和业务还不了解的时候,不给他人增加工作量就是在帮忙。前期对于一些熟悉业务所必要的基础工作,不要抱怨消极对待,积极做事踏实,遇到问题先主动思考,再虚心请教,别人会更愿意带你。
与同事相处,要积极融入,而不是被动等着大家来关心你、关注你,归属感是自己争取的,只会怪公司或同事,没有任何意义。
4,相信积累的力量,沉住气,忌浮躁
没有人是一开始就什么都会,很多能力和技能都需要积累成长。特别是工作前几年,几乎人人都是苦过来的。
在知道自己所做的事值得,能从中学习成长的前提下,一点要沉得住气,吃得了苦,扛得了压,耐得住寂寞,切忌眼高手低、心比天高、心浮气躁。仅仅是从让自己舒服的角度,频繁换工作,这样很不利于你的积累。
工作中,把问题、难题都看成是机会,允许自己有犯错和做得更好的机会,用开放的心态开心地工作。你会发现我,工作中总有有乐趣的人和事。
5,经历不一定会带来成长和经验,总结复盘才会
不是所有的经历都会带来成长,只有经过总结复盘才会。工作中总会经历一些不愉快又难搞的事情,你是从中思考总结、提升成长,还是停留在自我感动的层面上,前者是理性,后者是情绪。
学会记录问题、总结复盘很重要,这也是我成长的加速器。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就被要求写周计划和周总结,个人的、项目的,每周、每月、每半年、每年的。
没有总结就没有提升。很多人连自己昨天吃了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回忆自己一周都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了。所以作周工作计划、列当日任务清单,遇到问题和案例顺手记下来就很有笔要了,等到周末做总结的时候你会有很大收获。
6,8小时之外,要有学习的时间
大学学的不是知识,而是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毕业后进入社会,才是学习的开始。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如果你大学没有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毕业之后也不继续学习提升,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职场,是没有竞争力的。
读书学习也是一种对工作的投入,8小时之外一定要有主动学习提升,为自己赋能。只是一味输出没有输入,很快你会觉得自己被工作榨干,没有新想法新思路。做一个终身学习者已经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7,要有中长期的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对职业生涯乃至人生进行持续的系统的计划的过程,它包括职业定位、目标设定和通道设计三个要素。简单点说,就是搞清楚三个问题:你要干什么?你的目标是什么?你怎么实现它?
不要只看到眼前,还要看到未来三五年乃至十年,你想往哪儿走,你能去到哪儿。越早思考这个问题,后面越少迷茫和瓶颈。毕业后进入同一家公司做同样的工作,一个有职业规划,一个不做职业规划,几年后,无论在薪酬和发展上前者都高出几筹。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7个建议。愿我们都能趁早觉醒,主动争取,尽早攥得人生最好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