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

  生活并非如我所愿,然而我所愿的生活又是什么?我不得而知。既然如此,接受此刻生活抛给我的一切:我所爱的,我所不爱的;我所欢喜的,我所厌恶的;我所高兴的,我所悲伤的。我冷静地看着这一切从我身上发生又溜走,我想知道生活要把我带向何处。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遵从自己的本心生活,自己心之所向,大抵就是自己前进的方向。外在的标准千千万,大抵是不可相信的,唯有心之所往,于己才是有价值的。然而,如何判断自己的心之所向是真正发自本心,这需要独处时才能领悟到。在独处时令自己内心澄净,在独处时检验自己纷繁的思绪,在独处时觉察本心的渴望。

  

  自己常常不堪忍受外在的纷扰,这令自己痛苦,令自己发狂。平静之余,我不得不接受这一切,然后自我宽慰道:“生活派你来搅扰我,大抵有其自己的目的。我当以更加坚定的心回馈生活对我的略带苦涩的赏赐。”

  

  既然我的心如此光明,我须当更加坦荡的生活,按照我光明的心思考与行事。何必再谨小慎微,何必再局促不安,何必再瞻前顾后,何必再唯唯诺诺。

  

  本心如太阳,思绪如乌云。为何我常感受不到我本心的光明,大抵是因为我思绪的乌云厚重,遮挡了本心的光明。等待思绪的乌云散去,心又恢复其光明的本来面目,通体透彻,普照万物。

  

  对自己思绪的产生当保持一颗觉察之心。思绪升起时,心能瞬间觉察,尔后利用本心的智慧判断思绪的是非。好的思绪,就任由其生发滋长、扩充,利用言语表达出来,利用行动展现出来;恶的思绪,当在萌生时就当将其斩草除根。思绪的是非好坏如何判断?我们的本心是具有这样的判断智慧的。

  

  我们该如何看待具体知识的学习?对具体知识广泛深刻的学习可以加深我们对自我本心的存养和认识,反过来,本心智慧的运用通过具体的知识可以得以充分体现。因此对自我本心的体认和对具体知识的广泛学习是一体的,不可分割开来对待。

  

  如果可以的话,我要超越我的思想,不受思想的沾染,让我的身心来到一个平和、宁静的世界。这固然需要常常对自己的思想做静心观照,这固然需要在具体的人事上进行磨练以此来培养自己敏锐的觉察力,然而对平和与宁静的追求远远超过了我对生活中其他任何事物的兴趣。

  

  “觉察力”是我喜欢的一个词语,它拥有开启本体智慧的内涵。如果在程度上有所加深的话,可以用“警惕性”来代替。主人不在家,我作为门卫当提高我的警惕性,防止盗贼偷偷溜进来。主人就是本体智慧,门卫就是警惕性的意识,思绪就是盗贼。

  

  如果可以的话,先让自己的本心不受思绪和生活的扰乱,让自己的本心更加坚定有力、更加通体透明。如此一来,才有可能驱散他人心头的乌云,帮助他人开启宁静、平和的真实心境。

  

  在你与他人的冲突中、矛盾中、剑拔弩张的紧张中,在你与自己的冲突中、矛盾中、剑拔弩张的紧张中,你不可能获得真正的沟通与交流,你不可能获得问题的真正解决。思想永远具有二元性,喜欢冲突,喜欢矛盾,喜欢箭弩拔张的紧张性,思想本身永远都是一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在思想的漩涡中,问题永远无法得到解决。唯有在本心观照的思想下,问题才有解决的可能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