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素书》开篇

之前不曾读过《素书》,想写它的读后感,完全是因为它的名字吸引我,“素”者,白绢也,也就是古时候用来写书信的白绢。干净、纯白而为,这是一种简单的解释,还有一种拆字解,把它看成一个“系”和出头的“王”,把王系在头上,也就是,帮王出头的一本书,那就是帮帝王解决难题啊,是造就帝业的一本辅佐之术。真的是,未读之前,已然了然于心,却又不甚明白个中奥妙,好奇心也有了。不得不说,这个名字,很奇妙。
我有个习惯,做事之前,喜欢先知缘由出处,写诗如是,读《素书》亦如是。

由来:圯桥授书

《素书》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相传著书者是秦末著名隐士黄石公,他很重视这本书的流向,立下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可见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处置不当可能引发祸端。
所以他授书很是慎重,便有了后来的三试张良的故事:
有一日张良打从一桥上过,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脏老头坐在桥上,这老头便是黄石公,他故意三次把鞋子扔到桥下,呵斥张良给他捡鞋并帮他穿上,张良虽然内心很不满,但看他年事已高,屡次隐忍恭敬的帮他穿上。黄石公心里很满意啊,他对张良说,五天以后,你还到这来,也不说干什么就径直走了。张良不明所以啊,但我想,在他心里是有衡量判断的,料想他已然看出这老头必定不一般,所以五日后一早就来桥上寻他,可是老头早他之前便在那里等他,见到张良破口大骂,说见长辈怎么可以迟到呢!五天后再来吧!说完走了;第二次,张良天不亮就起来赶过去,可是那老头还是比他早到了,又是一通骂,再五天之约;第三次张良索性不睡了,摸黑就去桥上等着,老头出现时发现张良已然在那守着,于是笑着把《太公兵法》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素书》授予了张良,并言:“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张良苦读研习,十年后帮刘邦打下天下,成就一代名臣谋士之名,十三年后果真在济北谷城山下看到一块黄石,便有了后来的黄石公名。我分析,黄石公处在当时秦末陈胜吴广农民起义的时期,料想得到秦国气数已尽,正是改朝换代的时期,于是慧眼识张良授书,这个十年应该是个猜数,后人为添其神韵数字具体化了,而十三年后黄石之说,也是给他再加一道神秘色彩,只是给张良的无名之师冠一个绝妙的身份罢了。这是题外话。后来张良依黄石公的秘戒,并未找到合适的人选授书,死后将《素书》一并入葬,后因被盗墓,此书才重见天日,为世人所仰。这个授书之所以成功,首先是黄石公慧眼识珠,能以细节入观,看出张良能忍常人所不能忍之事,必能成常人所不能成之事,是帝王之师,其次也是张良本人心思入微,早早发现黄石公不简单,故而愿意再三与之周旋。智者之间的较量,不似战场迎头厮杀喋血,而是明心而动。

扬名天下

张良凭借《素书》,帮刘邦争赢了楚汉之争,夺得天下,获得了“汉初三杰”之一的名号。刘邦曾这样评价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可见张良谋略上的造诣已经登峰造极。他帮刘邦进军关中,又在鸿门宴帮刘邦脱险。和韩信一同上演了一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好戏。而后张良下邑之谋扭转了楚汉之争的形势,虚抚韩彭稳定局势,劝刘邦定都关中。最后自己功成身退,其计谋天下难有与之比肩者。

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而我今天要夸的不是他谋略上的机智,而是他的辨识能力。换句话说,他很懂人性,知进退。刘邦在齐地论功行赏要封他做万户侯的时候,他拒绝了,只讨了与刘邦相识之地,也就是留地做封地,封留侯,让刘邦知道,他不是贪心之人,不必忌惮。更是在后来定邦安国后,辞官云游四海,不似另外两个“汉初三杰”萧何和韩信的悲惨下场,躲过了功高震主被屠杀的厄运。我们可以在《素书》里开篇里,悟其源: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以成人伦之序。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故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是以其道足高,而名重于后代。

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不可分离,缺一不可。凡是贤明能干的人物以及品德高尚的君子,都能够看清国家盛衰的规律,也懂得存亡的道理;既了解治理乱象的途径,更知晓隐退仕进的方法。其中的奥妙在于:盛衰有其规律性,成败有其定数,治乱在于能分清势之正逆,去留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列举

我们再列举几个历史名人际遇,或许能更懂个中道理。

荀彧,曹魏第一谋士,也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头号功臣。名门之后,少时人赞“有王佐之才”,他曾追随的是“四世三公”的袁绍。不久后他便看出袁绍不是雄主,就投靠了当时一无所有的曹操。正是荀彧,一步步辅佐曹操从弱小变为雄霸天下的乱世枭雄。曹操一生中所有的重大谋略,或多或少都有荀彧的智慧在里面。曹操曾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

还有一个反面教材,诸葛亮。一位天纵奇才,他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给刘备提出了先占据荆州再夺取西川的战略规划,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这份战略规划对当时一穷二白的刘备来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可是诸葛亮硬是一步步辅佐刘备实现了这个规划。到这里,诸葛亮投刘备是明投,但是刘备死后,却苦撑扶不起的阿斗刘禅坐江山,就有点愚忠了。试想倘若真的一统天下,自己百年后,把国家交给这样一个不管朝务,整天只知玩乐的庸人手中,怎不是鱼肉百姓,置入水火之中。历史的必然又将是另一个朝代的覆灭,状如秦朝。不是诸葛亮心里不清楚,实在是心中对刘备知遇之恩的小爱,阻挠了他的远大的抱负。

还有“人中赤兔”吕布弃丁原投董卓,“兵仙”韩信弃项羽投刘邦,陈平先后弃陈胜、项羽投刘邦,管仲弃公子纠投小白(齐桓公),魏徵随李密,而后李建成,直到遇李世民才有协助“贞观之治”之功。正如《鬼谷子》的第三章《内揵篇》中有:“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迎而御之。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他的意思就是当君主昏庸无能不治理国事,臣子愚昧无知不明事理,这个时候你就要提供与内揵相反的计策,使得他垮台。

尾声:千里马选伯乐

世人皆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智者千虑,常常顾小爱失大我。如何正心纠行,还是回到《素书》开篇,道、德、仁、义、礼五体融一,交融贯通,方得智心。世人皆等伯乐寻千里马,而后扬名万里,可是,若是万中挑一,必然有所疏漏怠慢,为何不反其道行之,寻明主,自荐上门,俗话说的好,是骡是马拉出来遛遛不就知道了!想要成功就要自己去奔寻,眼下,你还在等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初读《素书》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