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闲读:“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在中国文化里,马,是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在古代,马既是交通工具,又是战争资源,比如花木兰替父从军,其他事不做,就先得“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要去打仗了,先得备马;《淮南鸿烈》里载有“塞翁失马”的故事,《史记》里有“指鹿为马”的记载;李白请人喝酒没钱,第一件想起的就是拿马换(《将进酒》),秦琼潦倒客栈,要筹钱活下去,也是把黄膘马都卖掉了(《兴唐传》),那是他们最重要的财产,韩愈写《马说》借马说人,是他挺重要的文章,徐悲鸿的画里,最著名的就是马,《射雕英雄传》里,郭靖真正打动黄蓉的是那匹“汗血宝马”郭靖想都不想就送给了她……


图片发自App


(秦琼卖马的连环画)

中国也是世界马种的发源地和养马最早的国家之一,我学篆刻时学汉字史,中国马的形象最早见于甲骨文,再出现于青铜器上(金文),古籍上说:“自轩辕以来,服牛乘马。”唐诗里提到马的诗也不少,中唐跟韩愈同时代的李贺写过一组《马诗》,一组二十三首,这是一组好诗,那一首都值得一读,我们今天来看它的第五首,全诗如下:


图片发自App


(篆刻大字典里的马)

大漠沙如雪,燕山雪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李贺没有骑战马上沙场的经历,所以,他向往沙场生活,当然,这里面还埋藏着他报国的梦想,他身体不好,他经常接触的坐骑是驴,马是存在于他梦想里的事物。他借由马,借由这组《马诗》,说了很多他不敢直接说,或者没法说的话,都借着《马诗》说了出来。


图片发自App


(大漠沙如雪)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燕山:在河北省。有一说为燕然山,就是现在的杭爱山,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这两句是经典的边疆战争场面,连绵不断的燕山山岭之上,一弯明月当头朗照;月光之下,无边的沙漠就像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雪。这样的战争场面,放在一般的军士眼里,就是悲凉、悲壮、肃杀,就是铁血,就是死亡,但对于战场有梦想的李贺,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他贪了个叫“晋肃”的父亲,于是无法参加“进士”科考试,身体又太弱,无法上疆场从军。长期报国无门的李贺心心念念地想着,就算去沙场当一个普通的士兵,他也是心向往之的。在李贺心里,沙场才是男儿应当去的地方,只有那里,才是英雄的用武之地。诗中所说的“钩”本是弯刀,前章说过“吴钩”是近战兵器,是壮士、刺客的装备,把月亮比钩,当然也由此含有奋斗的意思,当然,月亮的形象也的确似“钩”。


图片发自App


(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金络脑:就是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前两句完全写景,这两句才回到写马,但诗人并没有把笔力用到描写马的雄壮威猛,而是借马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金制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沙场之上纵横驰骋。李贺是真的盼望自己能为国争战沙场啊,所以他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这跟当时的国家情景与个人遭遇是紧密相关的:


图片发自App


(徐悲鸿的《马》局部)

国家情势是国土被异族占领(李贺在世期间“今法令所不能制者,河南北五十馀州,犬戎腥膻,近接泾陇,烽火屡惊。加之水旱时作,仓廪空虚……”),朝局是藩镇割据(河北等地);个人遭遇是不能科考,身多疾病。对于马来说,“金络脑”当然是有了限制,失了自由,但同时也得到了效力的机会,对于李贺来说,能够像马一样被“金络脑”,是他求之不得的。


图片发自App


(李贺马诗书法)

中国诗歌从《诗经》就开始,“赋、比、兴”事实上就成了中国最古老的诗论了,叶嘉莹先生在《古诗词课》里对赋比兴的解释是:“赋”有铺陈之意,是把所欲写的事物加以直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比”有拟喻之意,是把所欲叙写之事物借比为另一事物加以叙述的一种表达方法;“兴”有感发兴起之意,是因某一事物之触发而引出所欲写之事物的一种表达方法。那么,李贺的这首小诗,前半写景,是直“赋”其事,而以沙喻雪,以钩比月,显然又是“比”,而快马踏清秋的爽快,显然又有“兴”的意味。一首诗二十个字,比中见兴、兴中有比,所以这首诗的表现力是出色的,而诗意里表达出的诗人情感也是充分的。

(【唐诗闲读】之111,图片源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诗闲读:“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