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第一部分读书笔记。

刚刚开始听到群小伙伴说读《异类》,听到这个名字,我觉得是讲外星人的书,哈哈…开始听读的时候才知道这本书是带领我们找到成功的根源,发现更深刻的成功契机,也为社会变革带来新的启示。

读这本书的前半部分让我明白异类的形成跟个人的天赋关系不大,更多的是优势积累;看不到的力量往往起着更大的作用,比如文化背景有时候决定成功的可能性。

  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是一个怪才,他的思想和观点往往很独到,而且在管理学方面有他自己的一些深刻认识。他的影响力非常大,被《快公司》誉为“二十一世纪的彼得·德鲁克”,还被《时代周刊》评为最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很擅长写作,是《纽约客》的专职作家,以前还在《华盛顿邮报》做商务科学类的专栏作家,他的作品,像《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都在图书市场上创造了销量神话。

《异类》作为格拉德威尔的代表作之一,试图探讨这样一个问题,人类社会上那些最有才华、最顶级的人是怎么样产生?比如像巴菲特这样的金融巨头,像马云、比尔·盖茨这样的商业奇才,像  Beatles 这样的摇滚明星,都是怎样产生的呢?背后有没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有些人能够成为这世界上最一流的人呢?我们的传统认知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出人头地,在于他本身就是非常出类拔萃的。你看市面上林林总总的名人传记,无论他是百万富翁、成功企业家、娱乐明星还是社会名流,他们的故事总是很类似,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依靠他们的天赋和努力,最后走向了巅峰。想想看,马云、巴菲特是不是这样?好像都是这样。所以大多数人对成功,尤其是顶级成功的解释,往往是和这个人本身的个性和努力紧密联系起来。但是在《异类》这本书中作者却说,一个人的个性根本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事实上我们当中有这么一些人,他们一直有一些隐蔽的先天优势,或者有一些非凡的机缘,又或者是他们的文化背景中有一些很特殊的优势,使得他们能够学得比别人快,干得比别人多,从而让他们有和普通人完全不同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所以,对于这些顶级成功的人而言,只是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了解背后究竟有哪些因素导致了他们今天的成功。这就是这本书要探讨的话题,重点不是研究个体是如何成功的,而是从整个人类的角度来看,如何才会产生这样杰出的人。

第一部分先看一方面,异类的形成是一个优势积累的模式。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人之所以能够在一个领域中做到最顶级,往往不是一个单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是有很多方面的细微因素互相起作用,最后形成了很大的数量级的变化。比如,仅凭勤奋努力也很难成功,因为除了勤奋这个因素而外,家庭环境、外部环境,甚至是历史条件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

举个例子,加拿大的冰球运动非常普及,是老百姓非常关注和热爱的一项运动,如果你能够成为冰球明星,并参加他们的纪念杯赛,那么你就像美国 NBA 篮球明星那样受人关注。而要成为冰球职业运动员,尤其是还能打纪念杯赛的这种机会,花钱是没用的,而且你也没办法靠父母、靠家族关系,你只能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所以,哪怕你的家乡再偏僻,没关系,只要你球打得好,就能够进入这个制度中,有可能成为一流的球员。所以大多数人解释说,你看这个制度多公平,只要凭实力就能够取得成功。可是,靠个人努力就能成为一流球员的这种说法,作者是不认可的。为什么?他把几个最著名的冰球队花名册拿出来,查看球员资料,发现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绝大多数球员的生日都是在1月、2月、3月。比如老虎队,25个球员中就有17个人是在1月到3月出生的。有人解释说,这是和星座有关系,像魔羯呀、水瓶呀这样的星座,就比较适合冰球运动。作者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原来,加拿大冰球队的队员是按年龄分组的,而分组的依据是每年的1月1号。也就是说,1990年1月1号出生的球员和1990年12月31号出生的球员,他们分在同一个年龄组当中,但是他们有将近12个月的年龄差距。对一些年轻的选手来说,一年的时间差距,在生理成熟度上会有巨大的差别。一旦进入同一个年龄组中,月份靠前的球员,因为生理发育得更早,所以他们在训练中就会有更好的表现,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上场机会,也就会带来更好的训练,而有更好的训练就会表现得更好,就能够被安排到更好的特训组,也意味着就会有更好的教练、更好的训练计划。结果,这些出生日期较早的球员,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也就拉开了天才和非天才的距离。所以你看,成为顶级冰球运动员的重要因素,居然是出生日期。如果你的生日是年底,或者是12月份左右,基本上你就没有什么机会能够成为最一流的冰球球员了。这和我们传统的认知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过去认为,在冰球这样的体育竞技当中,一切机会是要靠努力和表现来赢取的。但是这本书告诉我们,你要有一流的勤奋学习,勤奋都不是你自己的事情,而是有各种外部条件的。再比如我们之前提到过的一万个小时天才定律,也就是说你必须要坚持一万小时的专业训练,就能达到一流的水平。作者说也不是,你个人的努力也不是最核心的因素,要达到一万个小时,还必须有外部因素来帮助你。比如在冰球队当中,你必须是最好的那批球员,这样才能得到那么多专业的训练机会,才能让你积累一万个小时的速度更快。一旦过了最好的运动年龄期限,即使你后面积累到一万个小时也没有用了。所以你看,想勤奋也不只是自己的事情,就连一万个小时天才定律也和其他很多外部条件相关。还有,你不能太穷,你的家庭条件要能够供得起你打比赛,这样你不需要为谋生而浪费时间。如果你出生在一个贫苦家庭,不得不分出一部分时间去谋生,那你就不可能达到一万个小时的训练标准,所以你想要在冰球这项事业中取得顶尖成就,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以前贫苦人家要出个秀才特别难,因为养一个读书人,必须是家里有一定的收入基础,说的都是一样的道理。所以你看,出生的时机、有没有条件进行一万个小时的天才训练,甚至是家庭条件,这些因素都是彼此相互紧密联系的,这些优势积累起来,就像马太效应那样,穷者愈穷,富者愈富,会进一步拉开和其他人之间的差距。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因素,对成为顶尖人物造成很大影响,那就是社会变革的力量。比如说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律师事务所是白人精英才能进入的行业。很多犹太移民即使学业再好,毕业的学校也非常著名,可是因为不是白人精英,也没办法进入最好的律所。他们要么只能自己创业,要么在二流的律所接一流律所挑剩下的活,比如像打官司、恶意收购等等这类的诉讼案件。这些案件是一流律所看不上的也根本不接的,那他们接什么样的业务呢?比如发行债券呀、公司股票啊之类。可是事事难预料,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诉讼案件数量剧增而且金额越来越大,成为了律所非常重要的一块业务,而这个时候,过去做了几十年诉讼业务的犹太律师,立刻就成为了行业内的热门。现在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开创者,竟然都是当初干诉讼案件起家的犹太人。所以作者说,不是犹太人克服了逆境,而是他的逆境突然变成了机遇,你说这找谁说理去。有一个律师同行说,不是这帮犹太人比其他律师更聪明,而是因为他们苦逼磨炼了多年的专业技能,因为时局一变,突然变得极有价值。所以你看,其他律师难道不勤奋吗?他们当然也勤奋,可是同样的勤奋最后取得的成就差别却很大,这就是我们说的外部条件比努力重要。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中国北上广的房价,如果你是70后, 03年之前毕业就买房,能买到很便宜的房子。如果你是80后,毕业后就在08年之后,那个时候买房,好嘛,房价比2003年翻了3、4倍。毫不夸张地说,70后买的一套房相当于80后要工作十年。这个跟努力没什么关系,也是时机机缘的问题。所以作者说,成功者的优势嘛,有些是与生俱来的,比如出生的日期,有些是后天养成的,比如你很勤奋,很努力,通过刻苦训练可以去争取的,可是有些真的就只是运气。这种说法听起来蛮残酷的,但是格拉德威尔研究说,这就是事实,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运作的。要成为一个异类,顶尖的人,就得积累这些优势。说白了,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你都得占着,你决定不了天时、地利,那没办法,可是总会有人就站在那个风口上面,成为这样的人。所以,对于最出类拔萃的人而言,与其说成功取决于天赋,不如说成功取决于各种优势的积累,这样的模式成就了异类。

这本书只看到这里,下周再来总结下半部分。感谢我自己进入3.0,感谢3.0的全体小伙伴一起学习成长,感谢我们标兵组的小伙伴果果,君君…时常提醒我们看书,因为有3.0,我才有机会读这本书。谢谢谢谢谢谢。

你可能感兴趣的:(《异类》第一部分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