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七章读书笔记

目的:学习说服原理、运行机制

关键词:说服的路径、要素,极端说服的方法以及如何抵制

1、说服的路径主要有两种,其中中心路径关注论据,适合独立、理性思考者,而外周路径关注外部,不假思索。

2、说服要素:说服者、说服内容、说服渠道、说服对象。其中六个说服原则是权威性、喜好、社会证明、互惠性、一致性和稀缺性。

说服内容:

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如何选择,取决于说服的对象。有良好教育背景或者善于分析思辨的人更容易接受理性的说服。

好心情效应,说服对象如果心情愉快,信息的说服力更强。比方说我们心理圈的工作坊,一般会选择静谧、舒适、愉悦的环境中进行,在短短的几个小时被讲课老师说服,获得好心情效应。好心情通常可以增强说服力,一方面好心情能促进个体积极地思考,另一方面会把好心情与信息本身联系在一起。

唤起恐惧效应,这个地方是对我触动最大的点。通常情况下,人们的恐惧程度越高,感觉越脆弱,说服效果越好。在我8岁那年,父亲不作为,母亲也许是拿父亲没有办法吧,她就像我曾经喝醉酒那样,喝了一斤白酒,打开了恐惧的防御——胃里面吐出了绿色的东西,身体奄奄一息好像要死掉的样子,大约一整天都没有吃东西。那我恐惧极了——我要怎么样才能活下去呀,那种本能的反应让我一下子双膝跪地,祈求母亲活下去,我才能活下去啊。从此以后,母亲的存在成了为我活着的借口,我们就这样形成了一种默契的扭曲关系。所以我从来不敢反抗母亲,完全失去了自我。

直到我今天才彻底明白,让人产生忘我的喜欢与痴迷的两条规律,一是放肆的开心,另一个是置于内心深处的恐惧。于是当我恐惧的时候,我开始不停的吃东西,于是身体越发肥胖开来;与之相反的,母亲将恐惧转移给了我,她其实并不算很胖。

但是生动的故事也可以用在好的方面,尤其是故事中最令人难忘的情节集中传达了某些信息,其效果更突出。虚构的故事促进了宽容。

我深以为然,在写作过程中,虚构的故事也是来源于生活。所谓叙事疗法的精髓就在于,深入潜意识,深入童年的成长缺陷,用全新的视角解读往昔的故事,即使曾经没有长出参天大树,其实也可能因为长歪了而成为一个耀眼的盆景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心理学第七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