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节示范课说开去

      本周二,在本校的骨干教师示范课展示中,我执教的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的《秋天》一课。《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文中描写了天气、树叶、天空和大雁。短短的五十多个字,为读者展现的是一副天高云淡、雁飞叶落的秋天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然而,执教这篇课文是极具难度和挑战性的。一年级的孩子,入学两个月,拼音刚学完,这是第一篇课文,怎样制定教学目标,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怎样呈现……一切的一切都太难把握。经过几天的烧脑思考后,我决定讲《秋天》第二课时。


        既然是骨干教师示范课,就必须有示范和引领的作用,我给自己的定位比较高。本课时教学,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和词语,会写“了”字。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秋天景物的变化和特点,感受秋天带给人们的喜悦。在此教学目标的引领下,我认认真真地设计了教学过程,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授课结束后,我的这节示范课得到学校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赞誉。“不经一夜彻骨寒,哪得梅花扑鼻香?”为了一节公开课,我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煎熬和挣扎,只有我自己知道,但是,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你的课受到大众认可,心中怎一个“喜”字了得!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这节课。


      1.动一动

      一节语文课,必须是灵动的,鲜活的。课堂上,教师要善用各种教学策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让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动起来,更要让孩子的思维动起来。在《秋天》的教学中,我首先让孩子的嘴巴动起来。说,是语文课堂中至关重要的目标,让孩子分析生字,认读词语,朗读课文,交流感受,都需要小嘴巴动起来,学生只有张嘴说话,教师才能了解学情,调整教学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复习生字环节,由于学生识字经验薄弱,方法单一,如果只停留在口头组词和分享方法上,课堂难免会出现乏味和卡壳的现象,怎么解决呢?让学生从字的音、形、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汇报,每一个被随机提名的学生都有话可说,特别是从音节角度说,学生的切入点更多,避免了无话可说的尴尬和冷场,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神经,从而积极地参与教学双边活动。至于形和义,学生能说多少算多少,会说多少是多少,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不一样,教师要给学生留下空间和余地,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更好地发展和展示自己。其次,要让学生的眼睛动起来,《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美丽的景色需要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听景不如看景,所以,我提前留作业,让家长周末带着孩子去秋游,让孩子们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看黄叶飘落,观雁群南飞,赏天高云淡,通过视觉体验,让孩子们对秋天有置身其中的亲身感受。又如在指导写字环节,学生必须通过观察,初步感知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整个字的布局,这样的观察才会持久和有效。第三,让学生的手动起来。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不长,一会儿动动这儿,一会儿动动那儿,教师既要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要巧妙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手动得有效。比如在教师板书课题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会钻老师看不见的空子,在下面指手画脚甚至手舞足蹈。这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和老师一起书空写课题。另外,低年级的语文课,必须要设计生字的书写环节,指导,范写,练习,评议,再练习,争取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第四,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学生的思维跟上老师的节奏,才能同步共鸣,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秋天》一文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模仿“一片片”说数量叠词的口头训练,首先我创设两个情景,窗外的小树林里有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一棵棵”表示很多棵。教室里有一位位认真听课的老师,“一位位”表示有很多位,接下来该孩子们开动大脑了,一只只,一张张,一条条,一座座……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思维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

图片发自App

        2.静一静

        一节语文课,如果从头到尾一直读 一直说,感觉挺热闹,实际上也不完美。好的语文课应该是有动有静,动静结合的。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更要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该动的时候动,该静的时候静 ,给孩子留下吸收内化的时间。比如在品读“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时,为了让孩子们体会树叶“落下来”时又轻又慢的样子,我先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象或者回忆树叶随风飘落的样子,接着让学生描绘,当学生不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时,我出示树叶随风飘舞的短视屏,此视频没有配任何音乐,目的是让孩子们静静地欣赏,同时在大脑里快速搜索准确的词语,当“轻”和“慢”的感悟出现后,孩子们在朗读这句时,就把“落下来”三个字的语速放慢,声音放低,句子朗读入情入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因此,语文课静下来的那几分钟,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内化和沉淀。

图片发自App

      3.跳一跳

        一个有经验的老师,能够精准地掌握学生的学情。所以,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做到有的放矢,学生程度低,目标就低;学生程度高,目标就高。我在制定《秋天》一课的教学目标时,是高目标。比如,《秋天》一课中多处出现了“一”字,这涉及“一”的变调。文本为了降低难度,拼音直接标注的是变调后的读音。教参提醒教师只给学生渗透“一”有变调的特点,至于变调规律不应给学生讲述。但是,在此环节,我结合具体的词语给孩子们讲述“一”的变调规律,大部分孩子能轻松掌握。因为我知道本班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错,一字的变调在平时的交流中经常用到 ,今天只是做一次分类小结而已,像这种难度系数不大的教学目标,可以适当地拔高,让学生通过“跳一跳”的方式,摘到了自己想要的学习果实,这种体验将是永久的。


      4.笑一笑

      笑是世界上最动人的符号。语文课上,要巧妙地设计“笑点”,让孩子们缓解压力,释放情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们觉得语文课是有滋有味的,从而爱上语文。还拿《秋天》一课的教学为例,当通过反复朗读“啊!秋天来了!”两个感叹句,感受作者、老师、农民伯伯等人在秋天里喜悦的心情后,我顺势播放孩子们秋游的照片、视频和树叶画合成的视频,当欢快活泼的音乐响起,孩子们的心也活泛了,个个神采飞扬,这时候,孩子们的照片陆续出现在大屏幕是,同学们兴奋地喊叫着“这是胡源鑫胡源凯”“这是王锦淮,哈哈!”“哦,这是张艺彤”……孩子们的惊叹声和欢笑声不绝于耳,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寓教于乐绝对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设计这样一个环节 既是对课文学习的一个小结,也为了再次拉回孩子的注意力,为接下来的写字部分做好准备。


      每一个繁花似锦,都经历了暗涛汹涌;每一个鲜艳夺目,都经历了风雨无阻;每一个风光无限,都经历了黯然伤神。想好了就去做,尽管没有十全十美,但我们要尽所能少留遗憾。“在路上”永远比“没出发”更让人赞赏。

                        (西夏合作研究室)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一节示范课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