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

第一次接触《红楼梦》是在初中,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人天生对弱者会怀抱以同情的态度,所以在宝钗和黛玉之间,总是偏向于黛玉。同样是二十岁不到的年纪,黛玉的天真浪漫,敏感才是那个年纪应该有的性格,反观宝钗,圆滑,世故,做事尽善尽美,那时候对她的评价只有两个字:虚伪。走出象牙塔步入社会一段时间后,再看红楼,心里对两人的评价却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宝钗由之前的反感转变成略带一点佩服。面对贾府一大家子的妖魔鬼怪,未满20岁的宝钗在面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时都能把话说到心坎里,赢得贾府上上下下的欢心,真乃奇女子。再看看黛玉,她应该是通透的,她知道如何去讨人欢心能让她生活得更好,但是她不屑。两人性格的差异,环境占据了大部分因素,但是归咎到底,应该是一个愿意成长,一个拒绝成长吧。

红楼双姝

成长,百度百科对于它的定义是:个体向他所在的社会圈子的特定强权所在者的特定年龄处靠近。个人理解通俗点来说,就是从一个level到达另一个level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迷茫—挣扎—-选择—放弃—成熟(不绝对),心智上的成熟,思想上的成熟,都是成长的标志。很多人都是在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成长起来的,某个契机点发生了某些事情导致了你的思想发生了好的变化。它与“长大”又有所区别,举个通俗的例子;你今年周岁22岁(20岁),到了法定结婚年龄,你可能只是年龄到了,但是你的心智不一定能承担起你应该承担的责任,这就是区别。成长是自我内在的修炼,长大的外在的体现。只有两者兼顾,这样的人才算得上是成年人。

流行心理学上有一个词叫做“彼得潘综合征”,它的关键特征就是人表现出对青春的理想化和对成年世界的拒绝。这一类人缺乏责任感,难以接受批评,遇到问题就放弃,依赖性强,又带着一点沙文主义。接地气的来说就是:妈宝。他们不愿意成长,觉得自己的性格是真性情,成年人的世界太可怕了,血雨腥风,自己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孩子,不必去承担那些东西。如果你是王思聪,那也就无所谓成长,无所谓妈宝了,可惜我们大多人还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再真的性情也要回归到柴米油盐的生活当中去,社会也会分分钟逼你成长。如果只是一味的去拒绝,抵抗,摔得头破血流的概率倒是会多一些。

成长是叫你去接受世界,跟它去讲和,但不是去向它妥协。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能接受别人的不完美,接受很多事情是没的选择的,对于自己所厌恶的能承认它的存在,在这个基础上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不过多地被影响。《欢乐颂》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常与同好争高下,不与傻瓜论短长。这里的“傻瓜”不是指逻辑不清或者知识不足的人,而是指没有意愿进行有效沟通的人。工作上,甲方让你用photoshop,你就不要跟他说你用ps,让你用powerpoint,你就把你的文件后缀名的pptx改一改。减少不必要的争论,极大限度地去提高效率,这不也挺好的?生活上,为人处事稍微圆滑一点,宝钗之流的处世原则很难达到,但是稍微收起一点点锋芒,在不违背自己原则的基础上跟家人跟朋友和谐相处,生活质量应该也能有所提高。

不知我的描述会不会造成误解,给你一种我所说的“成长”是“憋屈地活着”。人人都想真性情,不受气,我也想呀,人的一生本来就不应该束手束脚,但是倘若思想更成熟,换种处理方式,换种说话语气能让事情达到更好的效果,不是更好吗?假如你之前的生活状态是遵照别人的意愿去生活,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有一天你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你决定为自己所喜欢的事物去奋斗,让生命更有意义,那也是一种成长。用小姐姐的评价,我就是一个刺头。对就是对,错就是错,黑白分明,身上有棱角,自己觉得有点像海里的女巫骨螺。我更希望的是自己成长之后能像水一样,能以不同的形态存在,柔和却刚强,更柔和地去应对各种事情,却也能有穿透石头的力量。

女巫骨螺

成长的最高阶应该是,对于生活,会讲究能将就,享受得了最好的,也能承受得住最差的;对于工作,在体现商业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展现自己的想法。成长不是妥协,它所有的行为都建立在原则的基础上,比如,目前的我敬佩宝钗,可是依旧不喜欢她,感慨黛玉长不大的同时,心还是偏着她的。黑和白之间的交界处还有一点灰的存在,物以稀为贵,这点可以忽略不计的灰大概才是最珍贵的吧!

希望我们都能成长为最好的那个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