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风动了,还是幡动了

      禅话里有这么个故事,二个和尚争论着,一个说是幡动了,一个说是风动了,六祖说,即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是二位的心动了。秒慧说,即不是幡动,又不是风动,那心又是如何动的呢。

      一大早为何会想到这档子事?昨日里朋友圈见二妞转发个圈,大体意识是:不借钱,朋友没了,借钱,朋友和钱都没了。不放账期,客户没了。放了账期,客户和钱都没了,结尾是要大家珍惜借钱和放账期的朋友云云。这话实在是没有道理。客户让你放账期,是有所欲,你愿意放账期,是有所求。有欲有求,又有何分别,就象一个幡动,一个心动,非要分个对错,争个幡动还是风动。更在结尾说一句,这毛病是谁惯的,这更是没有道理,自己岂不也在惯?至于你是风还是幡有何重要,风幡本是一体,扬起风幡,这“”扬“”大概不会是一个人的自斟自饮,恐怕还是,“”把酒言欢酒酣耳热居多“”。

      说到借钱,借了钱给A和B,借钱给A时,媳妇儿问怎么借这么多,我说A缺大钱不缺小钱,如果开口借,就会有一定的数额。并借此和她说明B的区别:B缺小钱,不缺大钱,所以开口者千儿万把而已,只是次数会多些,大概是花完了。

      到了时间问A还钱,A拖了些时日,也知不妥,说了一句:希望不要影响我们的友谊。这是在意料之外的话,也是没有道理的话。于我而言,借钱并没有考虑A会不会还,更心无所求,若过多考虑安全性,那是不会借的,若有别处有求于人,那这钱借得也不自在。而有借则有还,这就是一个圆满。到了时间让还,并没有想着影响友谊这档子事,还了就好,拖了些时日也不打紧,所以也可以说是A的心动了,着了世情的痕迹,心中还有了这个分别心。

        让B还钱,B一句,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倒是气魄,但从此就没了下文。至于会借钱给B,与媳妇儿说道:一个四十几岁的男人,又要养老婆,又要养叛逆期的孩子,又不愿放弃自己的所谓生活里的“钟爱”,其实所谓钟爱,也无非是烟酒宠物肉而已,这样的日子不要看朋友圈里的“”豪华“”,人后一定有很落寞的感觉。而开口向一个并没有太深厚交情的朋友借钱,这是需要勇气的,所以愿借,大体是怜悯之心作怪。最后一次向我借钱,我跟他说,可以帮助你挣钱,但是不能再借钱给你。从此也就了了了。

        人到不惑,与谁都可交往,也可不交往,与谁都可做生意,也都可不做生意。因为有所欲,但无所求!

        所以业务上,即不欠上游的款,也不放账于下游,清白做人,明白做事。生意可能做得小,但足以独善其身,与繁杂算计远离。如有一天,做大了,对于社会刚有更大贡献。这也是合乎古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目前显然咱还是“穷”的阶段,即然穷,就求自在,善护念,善己身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是风动了,还是幡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