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散步》阅读札记

      这几日,读的是宗白华的《美学散步》,一读就深深被吸引了。跟着宗老先生的文笔,徜徉在美学的世界里,目不暇接,内心被深深震撼了。

      一是作者笔下的美学世界横贯中西,纵横古今,既有中西方美学不同追求,又有对我国传统文化诗词舞蹈音乐书法戏曲等艺术领域的共同审美视角的独到解读,其中满满的是对我们民族独有的美学追求的自豪和自信。尤其是对中国美学史中的几个问题的探索,其观点令人叹服。他将中国先秦工艺美术和古代哲学文学中的美学思想融合起来,寻找到其中的共通之处,指出其中展现的两种不同的美对后代绘画音乐书法建筑等诸多艺术美学追求影响极其深远。那就是错彩镂金的美和出水芙蓉的美。中国传统审美追求呈现出了两种美,绚烂至极和平淡自然的两种境界,它们一直对后代艺术发展的两种辩证关系即艺术的装饰性和艺术的自然性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谈及中国画的留白艺术时,作者提到“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这两句话表现出中国艺术的最高理想和最高的成就。唐宋人的诗词是这样,宋元人的绘画也是这样。“中国画的光是动荡着全幅画面的一种形而上的、非写实的宇宙灵气的流行,贯彻中边,往复上下。古绢的黯然而光尤能传达这种神秘的意味。”

      最让我心中怦然一动的是这一句:“中国人爱在山水中设置空亭一所。戴醇士说: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一座空亭竟成为山川灵气动荡吐纳的交点和山川精神聚积的处所。”

      我不禁想到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一文,这篇文章过去读了很多遍,深深被文章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但一直对文章标题是醉翁亭,可是全文四个段落仅有一段写到了醉翁亭的位置环境和来历存疑。按理说全文应该紧紧围绕醉翁亭来展开叙述描写,才符合这篇文章内容要求,让人感到很困惑的是:为什么后面三个段落没有再提到醉翁亭,而是荡开一笔,去写琅琊山的四时之景和朝暮之景,以及滁州人到山中游玩的情景,最后结尾也只是写太守和游人傍晚离开山间的情景。虽然看起来作者是围绕着“醉”与“乐”两个字在大做文章,写自己游玩的醉态,写自己沉醉于山水之乐的情怀,写自己与民同乐的豁达乐观,但是小小的醉翁亭到底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呢?我曾经多次思考,却用似乎是雾里看花,找不出解决问题的路径,现在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来说,山水中空置一个亭子,其作用很重要,这个亭子可以是作者的一双慧眼,也可以是大自然宇宙万物的一双慧眼,他可以仰望高处,也可以环视四周,还可以俯视低处,他可以纵目远眺,也可以让心灵徜徉于山水之间。欧阳修一起独特的审美眼光,抓住了这小小的亭子,将自己的个人情怀与茫茫宇宙,广阔山水链接了起来,于是这个亭子让琅琊山的山水有了呼吸的空间,也让小小的滁州城虽然被四周群山环抱,却不让人觉得压抑憋闷,因为这个亭子的存在,琅琊山的水变得空灵起来,不是吗?在作者笔下,那山回路转处,渐渐听得潺潺水声,循着水声,我们寻觅到清泉淙淙,看到了虽是静止却如张开的鸟儿的翅膀一样踞于泉上的醉翁亭,因为有了这亭子的存在,琅琊山的满目葱郁也变得富有层次感了,而那翼然临于泉上的亭子也似乎如一只鸟张开翅膀立于山野之间,似乎即刻就要展翅高飞。他就像是欧阳修虽处于贬谪的困境,无法再自由的翱翔,但其眼前静止的政治生命里却蕴含着随时一飞冲天的力量,他更像是欧阳修审视这天地美景的眼睛,透过这亭子,欧阳修和宇宙自然共呼吸,与山水共徜徉,不是吗?从白天到夜晚,那亭子都是他的眼,在看着山间的朝暮光影的变幻,从春天到隆冬时节,那亭子都立在山间,他感受山间四时的风景变化,他成为了欧阳修的寄托,他就是欧阳修,欧阳修就是他,欣赏着这天地间美景,他醉心于这山水带给自己的乐趣,他更醉心于百姓到山水间游玩的千姿百态,这亭子更是将欧阳修本人和山水交融在一起的媒介,天人合一,就是这样巧妙地借助一个亭子实现了。

      怪不得欧阳修开篇要说醉翁亭命名的来历是“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将亭子和自己联系在一起,而结尾又说“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他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一切,都凝聚于这小小亭子之中,现实的山水美景也罢,眼中的滁州百姓游玩之乐也罢,抑或自己胸中的天地也罢,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尽在小小亭子中。真是“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它不仅揭示了“唯道集虚”的真谛,还呈现出中国人艺术心灵与宇宙意象两镜相入,互摄互映的华严境界。读懂了亭子在山水间的美学意义,才真正进入了古人丰富的艺术心灵,才找到了解码古代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路径。这也是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一书成为经典的原因所在。

      站在传统美学思想的角度重新欣赏欧阳修的这篇佳作,又获得了一种独特审美体验。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学散步》阅读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