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um--用户故事

经过前两篇对敏捷基本结构,冲刺介绍后,本次主要介绍用户故事。从用户故事是什么?好的用户故事的INVEST原则,以及如何收集用户故事分别介绍。

图片发自App


一,用户故事是什么

用户故事是可用于陈述业务价值的一种简便格式,适用于各种PBI,特别是特性。

如何描述用户故事要遵循3C原则,即:卡片card, 会话conversation, 确认confirmation。

1、卡片要写明用户种类(即用户角色)、这类用户想要达成什么(目标)以及用户为什么想达成此目标(收益)。使用卡片是为了简洁,并提醒干系人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2、会话开启了一个更加丰富的信息交易与协作形式。从而确保正确描述需求并使每个人都能理解需求。

3、确认则提现为满意条件的形式,更加有利于构建和测试。

用户故事的抽象层级结构可以有如下三个层级

第一层为月度级别,即史诗级别。

第二层为星期级别,大于一个冲刺,也称为特性。

第三层为天级别,冲刺就绪。

底层为小时级别,是具体的任务(任务并不是故事,比如强调的是如何构建不少构建什么)。

区分好用户不少的以上四个级别对于编写有效的用户故事很有帮助。

二、好的用户故事BillWake给出了6大标准即INVEST。

独立(Independent)、可协商(Negotiable)、有价值(Valuable)、可估算(Estimatable)、小(Small)、可测试(Test)。

下面逐一讲解各个标准的含义:

独立:用户故事是独立的,至少应是松耦合。因为依赖程度过高会使得估算、排序规划都比较复杂。

可协商:故事和普通瀑布模型需求不同,是可以协商的。

有价值:故事有价值,客户才会支付产品。当然对于技术性故事属于完成因为价值所涉及的任务。

可估算:指的是故事的故事的工作量和成本。如果团队无法衡量故事大小,原因不外乎两个:故事太大或太模糊;团队积累的知识不够。

大小合适:刚才提到的用户故事四个层级抽象,一定要够小,同时一定要考虑故事的时间点。

可测试:故事要么测试通过要么测试失败,测试标准就是3C中的确认。

三、其他故事

1、非功能需求算不算故事?

非功能需求是系统级约束,可以写到用户故事中,如支持的浏览器等。但也不写,但非功能需求是完成定义的主要目标。任何一个测试不能正常工作,都是没有完成。

2、知识获取型故事

相当于预言工作,由于受到成本、时间限制,不可能无限探索,如何决策就显得很重要。抛硬币、快速失败策略都是不错的选择。

四、如何收集用户故事

问用户想要什么不靠谱,而让用户作为团队的一员则效果会好很多。采用

用户故事研讨会、绘制故事地图是两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用户故事研讨会:可以集中进行头脑风暴,讨论预期的业务价值,并为目标产品和服务创建用户故事占位符。

绘制故事地图:将概要性用户活动分解为工作流,工作流还可以继续分解为一套明确的任务。如下图所示,横轴为工作流(使用顺序)纵轴为优先顺序。它结合了用户为中心和故事分解这两大概念。

作为新手,学习了用户故事,是否能编写出有效的用户故事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Scrum--用户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