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书贼》

       那么厚的一本书,每天读一点,硬是读完了。朗读,努力声情并茂的朗读完。

        这是这个漫长假期读过的最好的书。

        不知是抗战剧拍得太浮夸,还是很多二战日本侵华的暴行不忍直视,看一眼就会心刺痛。只有一条路,逃避。暑假看到一套台湾人编写的世界历史,看到了犹太人的历史,就突然产生了莫名的兴趣。.

        已经忘记了谁推荐了马克斯.苏萨克的《偷书贼》,就鬼使神差的买回来了。

        用孩子的一句话就是说:这书是越看越好看的。

      《偷书贼》用死神的口吻来讲述一个德国家庭的故事。主人公当然就是“偷书贼”,她是德国人,虽然头发金黄,但眼睛不是湛蓝的,跟德国人最认同的金发碧眼还是有差距。过了多日再回想,书中有几个片段难以磨灭。

        片段一:9岁的“偷书贼”初到养父母家,养父为抚慰这小女孩恐惧不安的心,拿了一颗方糖变着戏法给她。无法想象一个孩子突然进入一个陌生的家庭,她有多么的害怕。但养父始终微笑的脸庞以及故意逗她笑的语言给了她多少定心丸。

        片段二:养母始终喜欢骂骂咧咧,“猪猡”不离口,但当犹太青年马克斯在昏迷了多日终于醒来后,她一刻不迟疑迅速去学校貌似找“偷书贼”的茬,实则是迫不及待的把喜讯告诉她。

        片段三:一看到丈夫拉手风琴就气不打一处来,骂了丈夫一辈子“猪猡”,在丈夫因德国纳粹兵源不足而被拉去打仗后的深夜,紧紧抱着丈夫留下的手风琴默默流泪。我们被生活折磨得只能拿另一个亲近的人按在地上摩擦。但一旦这个人离开了,才发现自己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

        片段四:养父因一战时期被一位犹太战友所救,而在二战发生后德国纳粹到处抓犹太人时,偷偷藏匿起那个前来求助的犹太战友的儿子马克斯。在那么艰难的岁月,大家都吃不饱,住在“天堂路”这个贫民窟的这一家过得更是艰难,但这对贫困的德国夫妻没有哪天让马克斯饿着了。人是凭着一腔信念活下去的,哪怕这信念只是履行自己多年前的一句誓言。哪怕在那种特殊时期,他们救助犹太人,是冒着一家人的生命危险去救的。一想到多年前是那个犹太人的一句推荐让他成为全团唯一活下来的人,就无需犹豫,必须坚持下去。

       片段五:“偷书贼”每天去地下室把地面上的情况一一汇报给马克斯。有一天,当雪花大把飘落,小女孩竟瞒着养母拎了几桶雪到地下室,跟马克斯一起堆了一个雪人,那种暗无天日的阴冷生活因一个雪人,那一天就变得色彩绚丽,甚至阳光明媚。原来我无法理解和想象长期寄居地下室的日子,经历了今年特殊的疫情困家,真的瞬间理解了马克斯冒着被飞机轰炸的危险独自一人来到地面拉开窗帘偷看外面的街道,呼吸外面的空气的心情。更想去拥抱武汉的老百姓,去亲吻可爱的一线医护们。甚至想过,咱们的疫情结束时,是不是也会像二战胜利时,武汉的大街小巷也会出现永恒的“胜利之吻”。因为苦难,更能理解苦难。

       片段六:自从“偷书贼”来到养父母家,邻居家一般大的小男孩就一直护其左右,她去偷书,他陪着,他去偷苹果,她陪着,他为了护她名誉而扔进河里的书,等坏孩子一走,他毫不犹豫的跳进冰冷刺骨的水中,帮她捞起沉入水底的书,那种成就感,那种喜悦无以言表。

       片段七:打了若干次赌,就为了赢得一个吻。可是直到小男孩被炸死,她才给了他的失血的嘴唇一个吻。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捉弄人。但我们无法估计,无法躲避命运弄人。

       想说的片段太多了,只能说,这本书写得真好。写出了人性的矛盾性。有时候,我们是最好的人,又有可能,在我们没有发觉的时候又是最坏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偷书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