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3

本文共:3119字

阅读时间:10分钟

人若无名

低头练剑

知乎里有很多关于年轻人迷茫的问题:从专业不会选,专业没前途,到毕业后不知道干什么,想考研考证又怕太难,上班浑浑噩噩,跳不出原来的圈子。

而那些甚嚣尘上的,又是月入过万的90、95后,拿到融资的年轻创业者。仿佛在屏幕外的我们,成了被工作压榨的局外人。

迷茫,不知所措。

以至于有人说:很多人二十多岁就死了,不过到八十岁才埋。

01

这是个抬头看见星光,低头又满地泥泞的时代。

互联网让信息前所未有的流通,以至于我们通过手机这个窗口向周围一看,发现身边有些同龄人,他们动不动月入过万,在别人还困惑不知所措的时候,已经可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在别人拿着一个月3K、4K的工资的时候,他们轻易月入过万。

在家里,总是能听到这样的消息:邻居的谁谁谁,买了车,又准备买房,但想想自己还是拿着3k甚至不到3k的工资,做着累死累活的无聊工作。

在某个同学群里,谁谁谁现在开了店,月入好几万,而自己做着一份早上七点多出门晚上八点多才能回来的工作,千篇一律。

在同事群里,同样是刚进来不久的谁,一下子做出了成绩,或者某个同事终于买了房子买了车,打算下个月去国外旅游。

以至于整天回到家里,再也不想干别的,羡慕这朋友圈里面天天吃美食和旅游的。

而自己被生活锁住喉咙,在苦海中泅渡,整天活在焦虑和压抑里。

难得的片刻的欢声笑语,还是来源于某APP上配上奇怪音乐的搞笑视频。

然后,变得越来越丧。

披上别人的星光,行走在自己的泥泞里。

02

我们所生活的时代,又是一个无法置身事外的时代

大到全球疫情,小到某某手机发布新机型,某某明星绯闻,所有和你有关无关的事,都进入你的视线。

就像老鼠搬食物进洞穴过冬,这次疫情让无数人来了一次真正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你不得不待在家,不去给国家添乱。

某某消息发布本来与你丝毫无关,但是朋友圈微博上,你的朋友活跃无比。他们总是能说起一两个热点:吃某个明星的瓜,或者新增长了某种无聊见识。

除非你是处在一个没有网络的深山老林,否则便无法摆脱这种被海量信息封锁的现状。

哪怕关闭微博,很少看朋友圈,但是和朋友寒暄起来,对方张口便是某某明星人设崩塌,某个好笑好玩的热梗,某件火热的新闻事件。

或者,手机一打开,铺天盖地的信息中,又是各种你赚不到钱是你不懂某某的广告。

亦或者是别人成功的经验分享。

目光所及,遍地成功。

你,成了一座孤岛

仔细想想,被大数据算法包围是件很可怕的事。

因为它并不会开拓我们的眼界,而是让我们眼花缭乱的同时,精准的将广告投放到我们眼前。

我们被动地被“投放”很多东西,那些你喜欢的与你不喜欢的。

只要抓住你日常信息中的某个关键词,下一刻便向你投放相应的广告和讯息。

这便是现在大多数聊天软件和电商APP的逻辑。

更不用说那些你逃都逃不了的流行词汇、饭圈事件,吃不完的瓜,被同龄人赶超太多的焦虑。

没有几个人能置身事外。

03

这又是一个遍地标杆和焦虑的时代

年纪轻轻实现财务自由,做的是自己想做的事,完成了常人完不成项目。

一提起别人口中的“谁谁谁”,你总是要无言反驳,沉默以对。

好不容易和那些标杆远离,重拾信心,想主动学习。

在网上搜索别人的成功的经验,然后自己尝试改变现状。

迈出第一步,开始找书看:

到了书店,书本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教你学会XX思维》《一白天学好xxxx》《这样练100天你也能成为xx大师》

在网上找,各种书单都说的很好,好像每一本都值得一看:《必看的50本书》、《优质书单收录》

我想,也有很多优秀的作品,也有很多书单值得我们去一本本阅读。

但当你去寻找它们时,它们堆砌在一起,带给你的并不是帮助,而是焦虑。

那一个个成功的经验分享背后,集聚着无数年轻人的恐慌。

一根根成功的标杆,不知道是受到激励的人多,还是受到的压力人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迈出第一步已经不容易。

但是在我们体内多巴胺和内啡肽的博弈中,我们总是沉浸多巴胺的快感里。

那种学习带来的充实感,可能很多人很久很久都没有体验过了。

每一次焦虑过后,想要尝试做出改变,但是陷入了“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的死循环里。

04

但,也别忘记,这也是一个不能辜负的时代

也许很多人像你我一样,正是二十多岁的年纪:

将要工作,正在找工作,已经在工作。

就像我的一个同学,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先找一份凑活的工作,先一个城市里先活下来,等以后再找一份更好的。

我知道,这是明智的做法。

更好的工作放在以后再说,找女朋友以后再说,买房子有孩子更是以后再说。

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除了时间和青春,还有什么呢?

但很多人,过惯了无拘无束得过且过的日子,工作时,得过且过,毫无目标,机械地完成工作。

下班后拖着劳累疲惫的身体,只想着今天又可以放松、

对于自己之前的计划和打算,能拖就拖,没有任何行动。

先这样吧。

暂时先放着。

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这种躲避的心理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克服。

人类是健忘的,当初找工作时的打算和安排,当初找工作付出的辛勤和精力,和安逸的当下相比,已经不算什么。

就像有些伤疤一旦消失,你再也不会记得这里受过伤,偶尔回想起来,也只是咂摸着当时的零星碎片,然后转身就忘。

但是,下一份工作,又要和现在一样,凑合着。

不要忘记:你现在这份手头上凑合的工作,是以你最好的时间和精力为代价的。

一份凑合的工作,给人一种我“步入了社会,进入了工作”的圆满假象。

再也不会有人催你找工作。而你则拿着或微薄或不错的工资,也让自己陷入了“我是成熟的成人“的自我满足里,拒绝在学习和成长。

二十多岁的时候,是我们精力最充沛,最好发展和积累自身的时段。

但,一份凑合的工作,让我们容易忽视和荒废它。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二十岁是我们最简单也最容易对未来工作、生活、甚至爱情有影响力的时段。

所以,如果你真的决定为为了打算,想改变就立刻去改变。

20多岁,你的身体状况还算可以,而且因为找的凑合的工作,你可以挤出时间。

我们大多数人只听过儿童发展有关键时期,但很少人听过成人发展。

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中,有的只是很多拼搏奋斗的话:爱拼才会赢,甩开膀子加油干。

这是我们骨子里的勤劳天赋,但勤劳并不等于发展。

我们总能听到一些老板或者领导说:小李啊,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时间....

不知道现在领导或者上级说这种糊弄年轻人的话,还有多少人信。

剥夺我们的紧迫感,否定我们的努力,不费吹灰之力便抢走我们的功劳。

而我们也无可奈何,只是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这份工作只是暂时干着的,并不算数。

等我找到更好的,立刻就换。

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抓住身边能抓住的一切机会,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然后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

拿出我们骨子里的干劲,踏出舒适圈,让自己人生处于一种发展和提升状态。

但,这种发展和提升,并不一定是不断的学习升职加薪。

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风气里,二十多岁的我们,要能赚大钱,要能买房,要能买车,最好还能交到能结婚的女朋友/男朋友,然后一两年就能结婚生子,

做到当中的任意一样都可以被认为是别人家的xxx。

我们社会、文化属性赋予我们太多层层叠叠环环相扣人生任务,从过去到现在,在匆忙的挑战这些任务时,我们身心疲惫。

有些人陷入一种明明我赚的钱很多,但是我还是不开心的状态里。

二十多岁的我们,身边太多的标杆,周围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你看看谁家的谁谁谁....

这话我们一定很耳熟。

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去探索一个内心的声音。

网上有句话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这话最初的意蕴,值得我们每个人停一停,思考思考。

趁着年轻,试着去找到一个内心的答案,找不到可以慢慢找。

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找不到,但当你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时,你心里的答案已经慢慢开始孕育。

二十多岁,将自己埋进土壤,生根发芽。

二十多岁,最不可辜负的时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