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简历2021-12-04

我上学时没有所谓的整本书阅读,老师也没有要求我们去读必读书目,早已忘了那32K大小的书本上是否有必读书目、推荐书目一说。但还记得我喜欢翻那32K大小书的感觉,每学期发下书本时,我都急匆匆用家里有限的资源——牛皮纸小心的把语文包好,没有绚丽的外表,但那已是我所能给予的最好保护。书里的内容应该是一篇篇读过了一遍,学期结束后,我就很慎重的讲述藏在沙发里(那时的沙发是有储物功能的)。小学毕业后,沙发已被我的课本完全占据。课本是我那时能接触到的唯一的读物。

中学时,视野总算宽了一些,我接触了课本以外的读物,首先阅读的是朋友读的言情小说,那时大家都喜欢读琼瑶小说、岑凯伦小说。言情小说读了一阵后开始迷恋金庸、古龙的武打小说,其他言情作家、武侠作家也看过,但都印象不深。记得那时我们喜欢的一句话是:“你从哪里来?我从我该来的地方来”感觉酷酷的,虽然现在写到这些时老有想笑的感觉。

高中时我又进步了,我居然知道有图书馆了,于是也学着朋友的样办了图书借阅卡,卡是办了,每每朋友约我去借书时,我总是各种借口。读书的速度又超慢,别人读十本,我一本都读不完。但我只要拿上书一定会读完,不管书是否合我的口味。对于书,它不是我的必需品,只是我的装饰品。真正有印象的是高三时读的《红楼梦》,之所以有印象一是因为读书时要偷偷摸摸读,高三了,家长不让读,老师也不建议读,那种感觉让觉得《红楼梦》内容异常精彩,其二高三的年龄被林黛玉的生活深深吸引。林黛玉的才气激励着我似乎也该注意一下自己的内涵了。那时真正感觉自己因该读些书,我想要诗意精致点的人生而不愿像刘姥姥那样的生活。

大学时,作为中文系的我,读书已不是我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必须做问题,但是由于读书超慢,整个大学期间,虽然我日日胳膊下挟着几本书,但其实是没有读过几本的,现在回想似乎都想清:读了狄更斯的几本书,印象深的是《荒凉山庄》;那时读了赛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时至今日我只记住了书名,但当时读完很少流泪的我流泪了,似乎觉得终于有人理解了自己;随后读了赫尔曼·黑塞《荒原狼》,这一类型的小说对我有特别的吸引力。中国作家当时只看鲁迅的,其他作家任老师如何推荐,舍友如何夸赞,都没有读过一本。

工作后,忙于各种琐碎的工作,读书的频率更加的低了,但断断续续地一直没有放弃读书,拜托了年轻时的执拗无知,接触的范围也广了些,古今中外,别人推荐的,书上看到的,学习时听到讲课老师提到的,我都会找来读读,看书的速度也答复提升,纸质的书不能常买,也时常利用读书软件进行读书,也加入各种读书群,希望在每日打卡中提醒自己坚持读书。“抱团取暖,共抗懒癌”这是我加入读书会的唯一目的,唯有读书,让自己活得轻松自由,唯有读书让自己感觉在为自己活着,唯有读书,让自己觉得生活不仅仅是一地鸡毛。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简历2021-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