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和“看见”是两回事

昨天去参加一个佛学沙龙,一位女士分享了他的经历,小时候得了白喉,差点死掉。

弥留之际,看到一片汪洋大海,生前所有认识的人都从眼前缓缓飘过,即使那些曾令她讨厌的人,也变得面容安详......

后来她活了过来,而且拥有了一项匪夷所思的能力:只要她愿意,抬头便能看见观音。

她也因此成为虔诚的佛教徒。

观音是否存在?我们悬而不论,但是,我相信她确实是“看见”了,即使她也许并没“看到”。

因为她打心底相信观音确实就在她头顶。


一个真实的案例。

在美国有一个男人,一岁就失明了,到五十来岁,医学进步,一次手术便恢复他的视觉。

一辈子靠听觉和触觉生活的人,这下能看见了,这是一件好事吧?

但是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他能“看到”,但却无法“看见”。

因为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他只是通过触摸、嗅觉、听觉,去感知这个世界,而突然复明后,他的大脑根本不具备处理这些复杂色彩信号的能力。

在他眼里,他看到的只是一堆杂乱无章的色彩和线条,他没法理解这背后的秩序,更无法相信这些具象有什么意义。

那么请问,对于他来讲,“睁开眼的世界”和“闭上眼的世界”他更愿意相信哪个呢?

结果证明,是后者,即使复明,他仍然需要闭上眼睛去“看见”,因为那才是他所相信的世界。


说完这两个案例,你是否明白“看到”和“看见”的区别?

“看到”只是信息的客观接收,而“看见”则是一种相信的力量。

2010年我在香港某大学读MBA时,经济学的最后一堂课是教授解答大家问题。

大家理所当然都把问题聚焦在投资,基本都围绕在中国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那教授坦言自己错过了中国一波很好的投资机会,他说自己在90年代末,就预计中国房地产有一大波行情,但是老婆控制着财权,不让他投资深圳的房地产。

因此他错过了大好时机,不然找就财务自由了。

我们问那么未来几年怎么看?

他说了几点,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

1. 高铁的网络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撬动杠杆,会带动高铁沿线的经济发展;

2. 城市化仍然是中国一个最重要的发展趋势,北上广深这些城市会和其他城市进一步找开差距。

根据这两点,他得出一个关于房地产投资的结论:

高铁沿线城市的房价和大城市的房价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当时有些同学听了他的这个结论,马上采取了行动,结果你懂得。

有意思的是,今年年初一次校友活动,我和那位经济学教授一起吃饭,问他有没有投资中国大城市的房产和高铁沿线的物业?

他尴尬的笑了笑。

9年前,他“看到”了这波红利,但是他并没有“看见”这波红利。


风投人汪涛,长年奔波于香港与深圳两地间,他做过一个研究,发现无论是香港个人,还是香港机构,普遍错过了内地发展的快班车。

1999年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通过电讯盈科入股了腾讯,多少钱呢?220万美元买了腾讯20%的股票。

不到两年后,李泽楷就把这批腾讯股票卖给了一家南非的资本公司,价格是1260万美元。大赚一笔,不到两年五六倍,很不错。

但是,如果他们不退出,现在这些股票市值会是几千亿人民币,比整个电讯盈科现在的市值还要高很多。

无独有偶,华为和中兴通讯,早年都有香港公司的参与,可是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公司没有继续跟进,而是很早就下了车,也因此错过了百亿级的机会。

虽然个中原因可能是多样的,但有一点也许是共通的,他们都是只“看到”了趋势,只是没有“看见”趋势。

他们根据数据、理性分析,预测到了中国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感性并不支持这种洞见。

对中国政局稳定的担忧,对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可持续性的疑虑,都会影响他们的决策,使他们只能停留在“看见”的层面。


“看到”和“看见”是两回事,明白这一点,能解释很多事,也能指导你很多行为。

比如,有人说自己看到了外星人,他们如此坚信,甚至能通过测谎仪。这从科学上无法解释,因此可以说他们并没有看到,但是他们也许真的看见了,那个外星人只在他们的世界里。

再比如,一个烂人对你恶言相向,你看到了,但你可以选择“没看见”,这时ta在你的世界里,就如同死掉了一般。

当然,我说“看到”和“看见”这个话题,最重要的是,想让你反问一下自己,你每天看到那么多东西,但是真正看见的又有多少?

这并非故弄玄虚,而是从根本上来讲,你是怎样的一个人,取决于你真正看见了什么。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到”和“看见”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