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书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初读不觉,再读恍悟

温馨提示:读过书之后再看剖书会有更体悟哦~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是一本趣味性比较强的心理学入门级书,书中有多个角色,虽然用的笔墨不同,但都各有各的特点,形象也很丰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找到对应性格的人。

我常觉得这样的书很有趣,它可以帮我们戏谑一下别人,就像陈独秀骂无道德底线政治家“礼义廉”一样,是属于读书人才知道的梗。

我们也可以借文中的一些人物,比如遇到过于独断的人,我们可以说“天呐,他简直和獾一样”。

当然,这里并不带恶意和攻击性,更像是一种玩笑话,这种戏谑最大的作用是能帮我们更好地了解人性知道应对措施并对他们提供相应的帮助。

读这类书,或许像这样代入自身生活去读会更有意思一些。

※“礼义廉耻”,陈独秀称他们“礼义廉”,是为了突出他们“无耻”。

※獾:是《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中蛤蟆的朋友,能力很强,但性格比较严厉霸道,让蛤蟆很畏惧。

什么伤害了蛤蟆先生?

在故事一开头的时候,蛤蟆先生的颓废感简直要透过书感染到我了,半睁着眼,神色颓靡,衣服皱皱巴巴、松松垮垮,上面还有油渍。

可谁能想到它竟然是家底殷实的“小少爷”,有公司、是校董,但它却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曾经快活的蛤蟆不见了,如今它蟆变成了一只绝望的蛤蟆,它甚至想过自杀。

到底是什么伤害了它?

朋友。其实在看书的过程中,我一直都在想这些人到底算不算是朋友?朋友是如何界定的?

獾对蛤蟆的过往经历(详见《柳林风声》)充满了不屑与指责,说它吹牛、指责它“寒酸、邋遢、丢人现眼”,甚至在蛤蟆精神状态不稳定的时候提出要替代蛤蟆校董位置的想法。

河鼠也说它“你没看见你都变成个十足的混蛋了吗?”,骂它“讨人嫌”。虽然鼹鼠真正想了解它的经历,不过鼹鼠性格比较温柔软弱,在大家面前也说不上什么话。

这些都让蛤蟆感到受伤,加重了它“一无所成”的想法。

但事实上也正是这群朋友,在蛤蟆难过的时候陪着它,帮它找心理医生,逗它开心,希望它能重新好起来。

“朋友”一词真的很难界定,它既可特指也可泛化,但比较统一的说法是越长大越难交到真正的朋友。

小时候的朋友,成长环境和教育方式都和自己的很像,所以更容易敞开心扉。长大了却发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可以成为朋友,我们可以从宇宙时空聊到一饭一蔬,但对于自己内心想法却越来越有所保留。

你一定也有逛街从不叫的朋友,一定也有打游戏从不一起的朋友,一定也有点赞之交的朋友,你说这些是朋友吗?好像也都是。

极端一点的例子是《小时代》中的姐妹花们,她们看似姐妹情深,但又支零破碎,是一种极不健康的朋友关系。

身为成年人的我们,对朋友的定义或许不用太过苛刻和理想化。过分要求别人坦诚和顺从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朋友不是百依百顺,朋友也不是委曲求全,朋友更不是攀比拉踩,朋友是相互理解,是求同存异,是彼此成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性格,每种关系里都有好的一面和不足的一面。我们只需要正确理解朋友们的善意,坚定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及时指正他们不恰当的关心方式,保持自我内心平和就能和朋友们和谐共处,实现情感的需求。

若时刻都能感到被善意包裹,自然不会有悲伤与孤独来袭。

总的来说,獾、河鼠、鼹鼠它们肯定是蛤蟆的朋友,不仅在于蛤蟆心中是这样认为的,更在于它们都是真切地在关心蛤蟆、帮助蛤蟆。

但它们所用的方式却比较欠妥。指责、辱骂甚至是漠视都是不当地表达关心的方式。

作为“朋友”,有时候我们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难免有情绪的流露,但更多地,我们需要尽可能柔和地向它表达我们的关切与担心,提供解决问题的参考思路,而不是包办它的所有问题后又去指责它“长不大”,更不是在它做出一点改变的尝试没成功后对其大吼大叫,把自己捧上一个绝世好友的道德制高点。

家人。我们总说原生家庭、抑郁症、PUA是三大背锅侠,这事实上是我们已经了解了部分它们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又不深入地了解它们,无法合理分辨所导致的。

蛤蟆先生也是这样,它认为导致它抑郁的主要原因是朋友们对它的态度,但随着咨询的深入,它原生家庭对它的影响也慢慢暴露出来。

蛤蟆对獾的惧怕实际上是因为它太像自己的父亲了,“永远在批评我的父亲”。

它的祖父创立了家族酿酒企业,父亲接管后对自己的接班人蛤蟆要求严苛,可蛤蟆压根就不喜欢这份产业——“轰鸣声、蒸汽和异味让年幼的它受到了惊吓,它那时就知道将来也得在这个鬼地方工作,也是在那时它就明白自己绝不要这样”。

蛤蟆的母亲虽然温柔,但却唯丈夫是从。在有父亲的场合里,母亲从不拥抱蛤蟆,并且永远把蛤蟆当成小孩子,在公共场合也会叫一些过于亲昵和幼稚的称呼,弄得蛤蟆非常难堪。

它的童年很孤独,较好的家底意味着它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意味着它在身边有众多优秀人士的压力下长大。

家族的合照中自己很少是主角,但父辈们又希望它有一天能成为主角,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蛤蟆被迫成为了讨好型人格。它的父亲完全不许它哭,每当父亲说“马上停下来,不然我就要对你发怒了”的时候,蛤蟆总会乖乖的停下来。

为了得到父亲的爱,常常会做一些很傻的举动博得父亲的关注,这一点从它面对獾的指责时它痛哭流涕地忏悔也能看出来,虽然心里并不认错,但为了能让别人高兴、不再指责它,它愿意道歉。

“我就是什么都说得出口,只要能让别人不再对我生气、不再痛骂我就行。”

自己。看起来蛤蟆先生似乎是个受害者的角色,朋友和家人表达关心的方式不正确,都对它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但事实上,让蛤蟆先生真正“不幸”的,其实是它自己。

蛤蟆觉得大多数时候自己都像是笼中鸟,在咨询的过程中它越来越觉得朋友和家人给它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它非常激动,认为是它们毁了自己的正常生活。

当咨询师苍鹭问它“你还要为你的不快乐责备别人多久?”时,蛤蟆气恼地说“你想让我责备自己,我不要。”

但正如咨询师所说蛤蟆并不需要指责自己,它要做的更多是承担起责任,对自己的情绪和人生负责,而不是一味地躲进“儿童自我状态”,更不是与别人“共谋”自己的不幸。

三种状态

在整个咨询过程中,苍鹭一步步地引导蛤蟆认知自己,在这过程中总结出了人的三种状态。

儿童自我状态

指一个人行为和感受像一个孩子,这是由我们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的,包含我们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

如果把与生俱来的感情比作三原色的话,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不断地个性化,我们的情绪和反应也会相应地调出各式各样的色调、色差。

那人情绪的“三原色”是什么呢?书中简要概括为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任何表现出这些情感的人,我们都可以说它处于儿童自我状态。

然而儿童自我状态也分为自然型儿童状态和适应型儿童状态。

适应型儿童状态的出现正是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他要面对两个比他大很多的人(父、母),全权依靠他们就必须进行适应。

虽然父母多数时候会疼爱自己,但有时也会对自己发脾气,孩子需要从经验中习得一套“生存技能”,去适应他们的喜怒无常,才能在面对两个“庞然大物”时更好地生活。

听起来有点可怜可悲,但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有趣的是,蛤蟆觉得自己没有“愤怒”的情绪,因为它从来没有对别人大吼大叫过,而在面对别人的愤怒时,它转化了自己的对待方式,利用“顺从行为”,主要表现为“同意”、“取悦”、“道歉”和“依赖”。

然而事实上,是我们对于“愤怒”的理解太过于狭隘了。

愤怒不止有暴跳如雷这一种表现方式,它是与生俱来的,所有人都会有愤怒的体现,我们要修炼地正是如何不带攻击性地表达愤怒。

整本书最惊艳我的地方是它告诉了我如此多“愤怒”的形式,而在这之前,我和蛤蟆先生一样都认为愤怒一定是脸红脖子粗地大嚷大叫。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面对父母的权威无能为力,我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愤怒呢?

想不到吧?怄气、撒泼、郁闷等也是愤怒的一种。苍鹭的话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怄气是输家在对强大的赢家做出反应。

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去改变,就只能“无能狂怒”。如果一个成年人采取撒泼、怄气的方式表达愤怒,会极大程度上将自己孩子气的一面表现出来,这种行为也极大程度上在对别人传递一种讯息“他是一个失败者”。

想想我们和伴侣之间吵架后、被领导批评之后、被旁人无端指责后的生的闷气何尝不是一种愤怒的表现呢?

愤怒是正常的,只不过我们需要合理发泄。

父母自我状态(Parent Ego State)

处于这个状态的人会表现得像我们的父母,它包含了从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

父母自我状态也可以细分,比如“挑剔型父母”,其主要表现是“爱批评人”、“愤怒”、“严厉”,我们身边不乏有对别人评头论足的“指责型人才”,典型代表就是网络上的键盘侠,他们所处的状态就是挑剔型父母状态。

与“愤怒”情感一样,蛤蟆觉得自己没有“父母自我状态”,它觉得它对待所有人都非常谨慎和小心,从不会指责别人,就连别人的迟到,它都觉得可能是另有他因,或者认为自己本身也有问题。

如果“父母自我状态”代表着审判,那蛤蟆先生从来没有审判过任何人。

“蛤蟆,请你再想一想好吗?问问你自己,你在审判谁?”

蛤蟆确实没有审判过别人,因为它一直在审判自己,这是拥有讨好型人格和顺从型行为的人很容易养成的一种审判习惯。

常处于审判别人的“父母自我状态”的人是很少出现抑郁症的,因为他们的攻击和批判是对外的,就像我们很少看到网络喷子骂人后把自己骂抑郁了。

但像蛤蟆先生一样习惯审判自己的人就非常容易走上极端。因为“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这类人很多时候会自动合理化别人的所作所为,把一切负面的东西都揽给自己,认为是自己不够好才导致了这一切。换句话说,是他们自己与别人共谋了自己的不幸

只有自己准备好爱自己了,才能停止继续努力让自己变得不幸的邪路。

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是介于孩子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之间的,在这个状态里我们可以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办事。

正如苍鹭所说

“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看起来,我们是否要开始强调“成人自我状态”的重要性了?但事实上,这三种状态都是人生必须的,没有哪个更重要一说。而且进入任何一种状态都是自发的,别人勉强是无用的。

但只有在成人自我状态时,我们才会学习,才会进步,停在“儿童自我状态”意味着你在“吃老本”,完全复刻你在孩童时期的应对方式去适应,而处于“父母自我状态”又说明你对你知道的东西确信无疑,这样是无法给新理念腾出空位的。

其实我觉得“儿童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倒有点像杨绛先生所说的“仰视”、“平视”和“俯视”。

抬头自卑,低头自得,唯有平视,才能看见真实的自己。

抬头、低头、平视都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但只有平视才能让我们更好地前进。

我是沐沐,一个内心温柔的强势女。

其实作为一本小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真的包含了挺多的心理学知识了,其中还包括本文没提到的一些心理学游戏和人生的四个定位也非常有意思。初看时或许没觉得这些有多实用,但读完后,把书放一边,走向生活,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绝大多数的人都能用文中所提到的一些知识去分析,你会发现周围有好多“蛤蟆先生”、“獾”甚至还有好多“苍鹭”。

这个时候,在心底里暗暗调侃一句又有何不可呢?人性复杂,我们要学会趣味分拆和研究。

主笔:沐沐

编辑:如沐书单

图片:网络 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剖书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初读不觉,再读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