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

追寻大师的脚步,仰望大师的背影,通过一段短精辟的文字让我了解:“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被这位教育大家的远见和教育理论深深折服。被他崇高的人格魅力所感染。

一、带着爱欣赏学生

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也会变化、成长,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而不是三岁定终生,直接否定他的价值。欣赏应该是实施教育的态度及重要途径,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在欣赏优秀学生的同时应对后进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有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但他乐于助人;有些活泼好动的孩子,艺术天赋特别棒;有些不爱沟通交流的孩子,但他热爱劳动,总是默默无闻的维持班级卫生;教师则更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为集体多献一份力量而顽强拼搏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再把这种集体荣誉感转移到学习及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使他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二、做教学合一

“教学做合一”的核心是“做”,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认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授学生以渔而非鱼吧。

读书是学习,实践是更重要的学习。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我们都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我们只有把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与丰富的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才能让知识变得鲜活起来,生活变得鲜活起来,最终让生命变得鲜活起来。我们只有尊重学生属于自己的体验,让他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也才可能真正把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应用于生活,我们也才会有创新,有创造!

三、捧着一颗心,脚踏实地做教育

陶先生说:“鄙人今亦有二语告于诸君,即男师范生应以教育为妻,女师范生应教育为之夫,有此定为,则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又说:“读书要当作教书读,求学要当作教学求。蚕食桑叶,消化而吐出能为锦绣之丝;师范生求学,亦当融会贯通而吐出有益于人之事业也。”陶先生以教育为妻为夫的说法,不就是“捧着一颗心来”最好的诠释吗?人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才会更用心去做。

爱会让你放大优点,缩小甚至忽略缺点;而不爱则会放大缺点,缩小甚至看不见优点。拿一个差生来说吧。如果心中没爱,你会觉得他哪那都差,几乎一如是处。办公室里,经常有老师抱怨:你看,我班xx,差到极致,都高中生了,还不会科学计数法的运算,简直让人无语!别人值日,地扫一遍就干净,他值日,扫三遍还脏!他数学差、语文差……啥都不行!越看他不行,结果越反感他;越反感,就越不喜欢他,久而久之,结果可想而知!而另一老师,特别有方法!再糟糕的孩子,她都能找到他的闪光点去表扬他!


关于教育,我知道自己知之甚少,但为了教育,我愿意一路奔跑!正如陶行知所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我们做教师的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