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数据分析方法 (copy by码工小熊)

内容来自微信公众号: 码工小熊
1、周期性分析法:https://mp.weixin.qq.com/s/JS2J9iiDUwyGpJEKk5R1jQ
2、结构分析法:https://mp.weixin.qq.com/s/HM4Qle1KRRZtRTksrcBxOw
3、矩阵分析法:https://mp.weixin.qq.com/s/LgwwXsSxWXSkUhHI3ux1eQ
4、分层分析法:https://mp.weixin.qq.com/s/U8xtpgdjevW0Ark1twEAdw
5、指标拆解法:https://mp.weixin.qq.com/s/A4Ue_fWmmkrND_IbtrrT-Q
6、漏斗分析法:https://mp.weixin.qq.com/s/9TqXcBGIBD628yIX9z2GZw
7、标签分析法:https://mp.weixin.qq.com/s/OxyUJ3bSWM6VtD_GAFVpgQ
8、相关分析法:https://mp.weixin.qq.com/s/GldTnNi2YZYvm5G_OL4AQw
9、MECE法:https://mp.weixin.qq.com/s/16VWZV4G0T7vX_fNoH540Q

读后感:码工小熊的这9个数据分析方法并非业界统一的认知(可能是作者自行总结的9种方法),除了这9种数据分析方法以外,常见的还有:对比分析、分布分析、用户分群、用户路径分析(流转地图、用户旅途)

一、周期性分析法

常见的周期包括两种:自然周期/生命周期。
周期性分析,主要目的是做出一个参考曲线,为进一步判断提供依据。

1、自然周期

不同的业务,自然周期是不一样的

  • 吃喝玩乐类的消费,一般周六、周日比较多,这时候才有空出来玩。
  • 企业间交易,一般工作日高,周末很低。大家都放假了谁还办公呀。
  • 雪糕冰棍冰淇淋类商品,一般夏季是旺季,冬季是淡季
  • 帽子手套暖手宝类商品,一般冬季是旺季,夏季是淡季
  • ......


    月规律
周规律

上图中,周规律表现为:周一至周六逐步降低,周日反弹。
其中,依然有很多不符合规律的点,结合文章类型、标题来看,可以得出进一步的判断。

2、生命周期

二、结构分析法

案例

如果只看整体,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看了结构,能发现:原来是实体店下降,电商平台又没发展起来导致的。

通过结构分析法,能快速定位问题发生点,从而激发解决问题思路(不足:只适用于发现问题,不能解答问题)

如何进行结构分析

完整的结构分析法,包含四步:
第一步:定出要分析的关键指标(一般是业绩、用户量、DAU、利润等等)
第二步:了解关键指标的构成方式(比如业绩,由哪些用户、哪些商品、哪些渠道组成)
第三步:跟踪关键指标的走势,了解指标结构变化情况
第四步:在关键指标出现明显上升/下降的时候,找到变化最大的结构分类,分析问题

比如xx公司业绩变化,用结构分析法做,是这样的:
第一步:定出关键指标,总业绩。
第二步:了解总业绩的构成,包含实体店、电商平台、小程序商城三部分。
第三步:跟踪总业绩变化,发现今年3月到7月,一直呈现下降态势。
第四步:观察结构变化,发现实体店是下降的主要原因。

结构分析的两种情况

结构的变化,可能有两种态势:

图1是各结构普降,说明:目前的结构分类,不是产生问题的关键点。很有可能,业绩下滑是因为:大环境不好、钻石级会员流失、主打商品卖不动等等其他原因。此时需要更换看结构的分类方法,比如更换成:会员等级分类、商品分类等,再进行观察。
图2是实体店(单结构)越来越少,导致了业绩下降。可以进一步继续拆解实体店的结构

三、矩阵分析法

单指标过于片面,取两个指标交叉,用均值做参考线,划分出四类群体。
类似KANO模型或者波士顿矩阵,本质都是找到两个很好的评价指标,通过两指标交叉构造矩阵,对业务分类。

有2个场景,不适用矩阵分析法

1、极大/极小值影响了平均值
矩阵分析法的基础是平均值,当平均值不具备区分能力时,可以用分层分析法

2、两个指标高度相关
两个指标高度相关时,数据点呈45°直线分布,有2个象限几乎没有数据。此时矩阵分析法的业务解读能力接近0,可以用相关分析法。

四、分层分析法

上面说到当平均值失效时,矩阵分析法不再适用,此时可以用分层分析法

分层如何做

1、明确分层对象和分层指标

  • 想区分用户消费力,分层对象就是:用户,分层指标就是:消费金额
  • 想区分商品销售额,分层对象就是:商品,分层指标就是:销售金额
  • 想区分门店营业额,分层对象就是:门店,分层指标就是:营业收入

2、查看数据,确认是否需要分层

3、设定分层的层级

  • 二八法则:把累积业绩占80%的人选出来,作为1等,其他的归为2等
  • 二四六八十法则:计算个体与平均值的差异
    比平均值高的,根据平均值的2倍、4倍、6倍、8倍、10倍,分层
    比平均值低的,根据平均值的1/2、1/4分层
  • 聚类
  • 根据业务特性分类:男女、老中青少

如何利用分层分析

分层的最大作用是帮我们看清楚:到底谁是主力,谁是吊车尾。从而指导业务,从人海战术向精兵简政思考。
以销售团队举例,如果发现A1号销售这么厉害,我们就不会想着:“人均业绩100,那想多做1000业绩,就得招10个人”,而是会去想:“怎么样再挖掘一个A1过来。”

常见思考方向:

  • 人员画像:A1是什么学历、多大年纪、多久从业经验。此时对应的做法是:找和A1有类似画像的人,应该他也能像A1一样好
  • 人员行为:A1做了哪些事情?能取得这么好的业绩。此时对应的做法是:找到A1的关键行为,然后让其他人学A1
  • 目标客户:A1服务了哪些客户?是不是这些客户本身更容易做?此时对应的做法是:让其他人多发展同行业的客户,然后再找新的销售,服务不容易做的客户
  • 成长经历:A1是怎么从普通人里脱颖而出的,稳定不稳定?此时对应的做法是:如果A1是稳定成长的,则看这么培养其他人;如果A纯粹运气好,则采用大浪淘沙的战术,多搞新人进来,期望冒出头一个新A1

五、指标拆解法

上述的周期性、结构、分层、矩阵分析法,均是对1个或2个指标的分析,如果指标有很多个呢?那就需要分清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了。

常见的指标间关系

并行关系:指标拆解法
串行关系:漏斗分析法

为什么要拆解

只看一个指标,能发现问题,不能解释问题。拆解指标,能从细节发现问题,进而引发新的思路。

一个小程序商城,上月销售业绩150万,本月120万。如果只看结果,除了少了30万以外啥也不知道。但是进行指标拆解以后,就能发现很多东西(如下图)

情况1,是消费率下降多。需要用低价爆款产品来吸引,从而提升消费率
情况2,是客单价下降多。需要用搭配销售,满减销售的方式,从而提升客单价

如何拆解

1、找到主指标。重要的、宏观的、可拆解的指标,比如利润、销售收入、GMV、用户量等
2、找到负责主指标的部门。拆完后,是否有人/部门对子指标负责,如果没有人负责,那这么拆是无意义的
3、确认子指标可被采集。
4、列出拆解公式,进行数据对比。

案例:
杜邦分析法,以利润为主指标进行拆解,拆解为收入,成本两部分;
人货场模型,把销售收入,按流量、商品、渠道进行拆解,从而分析业绩好的原因是什么

六、漏斗分析法

完成上一个步骤,才统计下一个步骤

漏斗如何分析

1、和类似的比
2、和自身前后比

漏斗分析的不足

通过漏斗图,可以很轻松的看到问题发生在哪里,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问题发生在这里。特别是问题发生在漏斗的末端的时候。

很明显,商品A是因为广告页转化低,那换个广告即可解决问题。
但商品B呢?每一步看起来都很正常,但是用户就是不买单,为什么?用户在等优惠活动?用户跑去别的平台比价去了?如果用户不喜欢商品的图片、价格、设计,为啥不早跳出?

总之,种种问题,不是单靠漏斗分析能回答清楚的。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七、标签分析法

标签分析,特指用打标签的方式,把难以量化的因素转化为标签,进而分析该因素与其他事情的关系。
标签分析步骤
1、明确要分析的影响因素
2、把影响因素制作成标签
3、明确要分析的指标
4、对比不同标签下,指标差异
5、得出分析结论

案例:商店GMV

标签分析不足
一个事情是有多个标签的,如果选择不当,拿了错误的标签比较,经常得出错误的结论。这时候需要先建立分析逻辑,再做分析

八、相关分析法

直接相关

直接相关的情况下,两个指标出现同时上涨/下跌的趋势,是很好理解的。比如:

  • 整个公司业绩都不好,所以A分公司业绩也很差(结构分析)
  • 客户数太少了,所以整体业绩不好(主指标、子指标)
  • 看到广告人数太少了,所以最后转化不好(前后步骤)

如果直接相关的两个指标没有同涨同跌,往往意味着问题。比如做用户增长,到达首页的新用户数量大涨,但付费转化率持续大幅度下跌,这就说明获客效率在下降,可能是目标用户已耗尽,也有可能是渠道在造假,也有可能是获客方法有误,总之要深入分析

间接相关

分析间接相关关系,有2种常用方法,一种是散点图法,一种是计算相关系数

大于0.8 强相关,0.5~0.8 相关,小于0.5 弱相关,小于0.3不相关

相关分析的不足

1、相关不等于因果
2、相关分析不能解决非量化指标问题(此时可以用标签分析法)
比如:旗舰店是不是比社区店更能吸引消费者?一个店是不是旗舰,取决于位置、装修、宣传等诸多因素,不能粗暴的用开店面积、员工人数等指标来简单代替。

九、MECE法

MECE是(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的缩写,指的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分类原则。

如何做到MECE

由大到小:先把最大因素分离出来,再分离小的因素

现实中相当多的问题,都是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比如影响门店业绩的,除了天气,还有:门店位置、开业时间、货物供应、促销政策...
并且这些因素会相互叠加,因此在分析的时候,需要用MECE法,逐级选取重点因素,剥洋葱一样找到问题核心。

MECE分析的不足

并非所有的影响因素,都能直接用数据观察到。
比如:用户为什么会流失?一般在用户3个月没有活跃的时候标记为流失,但实际上,在用户被标记为流失以前,可能已经2个月没有登录过了,也没有留下什么数据记录。
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比如新用户获取、新产品上线这种新业务,都缺少数据积累。此时需要用另外一种思路解决问题:AB实验(先设计实验,再看结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大数据分析方法 (copy by码工小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