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对励志类书籍不太感冒,总觉得鸡汤有毒。但在3月份的清单主题营时,一天的时间快速阅读了《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是第一本我看完后,有种热泪盈眶感觉的励志书。其实,我觉得书名应该为《书都不读,你还想成功》更为贴切。
所以,这一次的精读主题营,十天精读一本书,我再次选择了这本,我觉得这是本值得慢慢品读的好书。
关于读书初心
曾经有朋友问我,都30+的人了,在家带带孩子,有时间就去逛街、美容不好吗?干嘛还在这里瞎折腾?
当时我给了她一个简单粗暴的回答:人丑就要多读书呀。其实,我特别感谢朋友对我的关心,但她并不了解我内心的真正感受。
作为全职妈妈,由于长时间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有时甚至足不出户,社交活动锐减,新闻也很少关注,特害怕与社会脱节;经济的不独立,在某些决策性问题上,显得说话的底气都没有,有时竟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在别人看来,全职妈妈就是带带孩子,做做家务,是一份连保姆都可以轻松胜任的工作,全职妈妈就是没赚钱能力的人。别人的各种不理解与不认可,导致的压力倍增,自信心不足。每每看到别人能够把家庭与事业经营得很棒,身上散发出的那种自信与光芒的女王范时,心里的触动就会特别、特别的大,总希望自己也可以活出那样的风采。
书中的主人公洪镇洙,时装公司职员。从企划部调到市场销售部,工作中不被领导重视、业绩不好、受尽了夹板气,连女朋友也和自己分手了。却通过读书,实现了人生3级跳,不仅升了职加了薪,还结了婚,开始了崭新人生。读着读着,我更加明确了自己为什么要读书。
其实,我读书的初心和主人公一样,是为了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自信,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关于阅读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看到新闻报道,某某年纪轻轻,月入十几万,早已实现财富自由。于是,自己暗下决心,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早日实现财富自由。但一旦忙碌起来,就给自己找各种心安理得的理由:我工作太忙了,我家庭事务太多,我身体太累了,而且这样的方法屡试不爽,然后就陷入了羡慕别人→自己下决心→逃避不做的死循中。
偷偷告诉你,其实在加入读书营之前,我也一直在这样的死循环中挣扎。
看到书中的主人公洪镇洙,用100天读33本书培养读书习惯,用一年时间读365本书,培养思维方式。我会想“100天读33本书,一年读365读本书,开什么国际玩笑。”但他的确做到了。他说读书就像一天吃三顿饭那样,细化到每天的起床,坐车,吃午饭,睡前等零碎时间。
其实回过头来,看他挤出来的时间,我似乎能读书的时间也不少。有一句话说得好: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还是有的。我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时间如:列计划,番茄钟,测算自己的读书速度等方法来创造自己的阅读时间。
《欢乐颂》热播的时候,我特别爱看。我觉得安迪家中那一排排书架上摆满的书籍,是一道特别亮丽的风景。她即使去泰国旅游,也会随身带着书,可见读书已经融入了她的生活,她之所以能达到夺目的人生高度,必定离不开读书的习惯。
通过细心的观察会发现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个个都是读书狂。他们博古通今,思维敏捷,通过读书,不断扩展自己的领域;通过读书,了解这个社会可怕的生存游戏规则;通过读书,找到生存之路。他们已经把读书的习惯渗透到身体里,如同我们每天的刷牙、洗脸、吃饭、睡觉一样,变成一种生命的本能,成为我们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读书习惯的培养,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像一个坚韧不拔的挑战者那样,有意识的抓紧时间努力再努力。
第一,定下阅读的目标,有目标才会主动的阅读。像赚钱都要别人推一把的人,根本不会拿起书本。
第二,书的类型不限,购买能够抓住你的心,你感兴趣的书都可以。
第三,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拿来读书。
第四,营造好的读书环境,把一切干扰因素剔除。例如不带任何电子产品进入卧室,把读书的目标贴在显眼的地方,每晚默念三遍“我要读书”。
当洪镇洙克服了遇到的困难和心理波动,完成了100本书的阅读任务后,整个人就像重新活了过来,自信心不由地从身体里溢出。他开始体会到,一日不读书,生命就像停滞了,一日不读书,灵魂开始无处安放。
当读书像一天三顿饭那样,开始潜移默化地浸入一个人的躯体,滋润着一个人的灵魂的时候,这就是读书习惯养成的境界。
我曾经有一段时间,书拿在手里成为摆设,根本读不进脑子,有时甚至会抗拒,而当时我周围读书的人并不多,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会有很重的自责感,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想要改变,然后就因自责而中断了读书。
其实,就像减肥也有平台期,古代大侠习武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突破一样,当我感觉在读书这条路上精进的时候,我可能会碰到一个瓶颈,出现倦怠的时期。很多人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我无需过分的自责。没有什么事情是一蹴而就,处于怠倦期时
1、可以去见一见那些在你读书道路上帮助过你的人,因为他们也曾经经历过怠倦期,他们可以给出中肯的意见,让你少走弯路,少踩坑。如果没有读书导师的话,也可以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聊一聊,相互鼓励,相互打气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2、去帮助那些刚开始读书的人,从自学到教别人,从逃避到勇敢面对,前者是对知识的更好巩固与输出,后者是读书带来的改变。只有将输入转化为输出,我们才能更好的了解读书的意义。
3、读一些成功战胜考验的书,例如读一些名人传记,从书中知道,名人所面对的困难比自己要大得多,他们不是为了成为伟人而读书,但是读书是他们成功的重要因素。
每一阶段的成长,都是夹杂着疼痛的蜕变过程,学会将每一次的怠倦期,视为获得更大成功路上的阵痛,只要选对方法,坚持不放弃,就能很快的度过。
关于成长
因为有了想要改变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的目标,首先我就是要去做,就像搭桥,需要用很多石头,但必须先从第一块石头搬起。
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后,与优秀的人在一起努力,因为有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是件好事,因为有了他们,就有了追逐的目标,自己才会不停的奔跑。
读书营就是一个能够帮助你加速奔跑的地方,各行各业优秀的人聚集于此,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一次的精读主题营更是如此。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了。这次的主题营,很多人共读一本书,每个人的读书感悟各有不同,这些思想和观点碰撞在一起,就会蹦出绚烂多彩的火花。
一个人可以奔跑获得成长。但是,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可以加速奔跑,加速成长。
书中的洪镇洙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却通过大量读书转换思维方式,用读书思考和行动结合来改变人生,从被职场抛弃的人变成创业CEO。
近两年,新媒体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写作者注重打造个人平台,猫叔从英语老师、演讲教练到一个公众号网红,以个人魅力和文字输出的方式,短时间内大量圈粉。我觉得猫叔的成功,除了自身勤奋以外,这本书也给了他很大的启发。
原来,成功者和普通人的根本区别,并不是知识和阅历上的差别,而是他们思维方式的不同。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的价值判断,审美取向和生活态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来自于阅历,也来自于阅读。
我读《富爸爸穷爸爸》不仅学到理财知识,更重要是学习富人的思维模式。
我读《人间四月天》不仅了解了林徽因的一生,更重要是要学习一代民国才女的求学,治学和处事之道。
古典老师说,要拆掉思维里的墙。而读书就是拆掉思维里的墙,重塑另外一片天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本书的作者二志成,他走过很多弯路,经历过沮丧和倦怠,从20岁读到27岁,大概读了2500多本书,生活仍然没有什么变化。书里没有出来黄金屋,也没有找到颜如玉,而是一成不变的的负债累累。然而,从28岁开始,他觉醒了。他开始将过去七年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复盘。他开始做笔记,写书评,总结方法,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指导人生。他从读书中获益,从此从菜鸟逆袭为高富帅。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一直保持着复盘的习惯,还把管理干部的总结反思能力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可见复盘有多么重要。
其实,我是从加入读书营之后才开始写复盘,才真正意识到复盘的厉害所在。复盘好比滚雪球,有复盘习惯的人,雪球会越滚越大,学习,工作能力就会越来越强。
有时做某件事情失败了,通过复盘找到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以后遇到同样的事情,就可以避开那个坑,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做成功了,也可以找到成功的因素,下次做同样的事情,就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
总之,复盘是一个不断迭代优化的过程,通过复盘,能够帮助你得到快速成长。
如果只是纯粹的读书,就好像电影《后会无期》中的一句台词: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一样,再好的知识,再好的读书方法,如果不通过消化输出转化为自己的能量,如果不通过书中方法进行实践,就犹如一张空头支票,无法兑现。
其实,书不是用“眼”而是用“心”去读,不仅用“大脑”去认知,还要用“身体”去实践。
学以致用的前提是“有用”,致什么用都不清楚,又谈何学以致用呢。要明确自己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有句话叫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要有所得,必先有所念,带着问题读书,才能让更好的理解书中的内容。接着通过读书分享、写读书日记、画思维导图、写书评等方法,将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最后,将获得的有用知识,指导自己更好的解决问题。
知行合一是王道,所谓学以致用,学和用,知和行,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只重一端必然导致失衡,难以大成。
最后我想说
种子不生长,不会有鲜花,人不满足,才能有成长。只要你真的想有所改变,想有所进步,什么时候觉悟都不算晚。摩西奶奶有一句经典话语:“做你喜欢做的事,上帝会高兴地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关键是,你要为尽快增强紧迫感而努力,要为迎接挑战而努力,要为自己的成长和改变寻找充分的理由而努力,并把它们写下来反复体会。人一旦明白了道理,就会迸发出强大的潜在力量。
洪镇洙33岁才通过读书,获得成功,实现人生三级跳,开始崭新人生。
日本的雅子奶奶,60岁退休学电脑,现在82岁的她,是苹果公司最高龄iOS的开发者。
96岁的埃塞俄比亚老人开始上小学,当他笨拙地在纸上写下“1+1=2”时,你还在等什么?
20岁也好,70岁也罢,你的可能只差一个开始。年龄从来都不是阻碍你进步的理由,想要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既然读书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但一定决定开始,请认真对待。
很多人认为读书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买一本书,从头读到尾。其实,真正的读书应该像谈恋爱一样,有灵魂的交流。用心去读书,用心去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段佳缘,同理,在对的时间遇见一本能够帮助到你的书籍就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有的书像出身高贵的名门闺秀,有着精致的封面和印刷,同时兼备丰富的内涵;有的书像来自山野的淳朴女子,外表极其简单,细品才知内在的美好;有的书即使有华丽的外表,却掩盖不了内在空洞无物的事实。
手捧一本好书,有的人喜欢慢慢品读,犹如恋爱中细水长流的淡淡小幸福,有的人喜欢熬夜通宵不读完不罢休,好比热恋期般浓烈。
我们读过的书越来越多,有些内容可能记不清,只记得书名。就像金婚之年的夫妻,携手共同走过的岁月不能一一回忆起来,但是过往的幸福感会永远留存在脑海里。所以,即便是我们只记得书名或者书中的一句金句,曾经那些阅读的愉悦感,也会一直留在我们的心中。
三毛说:“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通过十天的精读,让我收获了如何更加系统的进行阅读,我相信这会在我以后的阅读当中,发挥很好的指导作用。
套用书中洪镇洙和郑会一的一段对话结束今天的文章。
“今年你多大了?”
“33了。”
“已经不小了,该干些对得起你这个年龄的事了。”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