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精讲第七十五章

【章旨】

本章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命名为“贪损”,熊春锦《<老子德道经>校注》命名本章为“贵生”。本章老子继续批判当时统治者横征暴敛,胡作非为,认为这才是人民难于管治的根本原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人民之所以遭受饥荒,是由于统治者吞吃税赋太多,横征暴敛,所以才陷人民于饥饿之中。

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有为,政令烦苛、强作妄为。张松如说:“本章揭露了劳动人民与封建统治者之间阶级矛盾的实质:人民的饥荒,是由统治者沉重的租税造成的;人民的反抗,是统治者苛酷的措施造成的,人民的轻生,是统治者无厌的聚敛造成的。这种说然同贯穿《老子》书中的'无为’思想相通着。"意思是说人民之所以难以管治,就是由于统治者政令繁苛、喜欢强作妄为,因此人民就难于管治。

民之轻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人民之所以轻生冒死,是由于统治者奉养过于丰厚奢侈,把民脂民膏都搜刮干净了,导致民不聊生,所以人民觉得死了不算什么。就不怕死,就敢于反抗剥削压迫。

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无以生为,不把厚生奢多作为追求的目标。即是不贵生,生活要能恬淡。贤,胜过、超过。贵生,厚养生命。高亨说:“君贵生则厚养,厚养则苛敛。”只有清静恬淡,不把厚生奢侈作为追求目标的人,才是胜于奉养丰厚奢侈的人。

【延伸】

《晏子春秋·内篇》上五记载齐景公与晏婴的对话,与本章可以印证。齐景公对外傲视诸侯,对内轻视百姓,喜好勇力,崇尚享乐而放纵自己的嗜好与欲望。诸侯不高兴,百姓不亲附。

景公很担心,就问晏子说:“古代的圣王,他们行事是怎样的?"言外之意他想学习古代圣王的德行。晏子回答说:“他们的行为公正无邪,所以谗谀之人不能进入朝廷:不结党营私,不宠爱女色,所以结党之人不能容身于朝廷:自身节俭厚待百姓,所以贪婪敛财的人不能横行;不侵占大国的土地,不消耗小国的民力,所以诸侯都想以他为尊.:不以武力劫掠他人,不以人多势众而威迫别人,所以天下的人都希望他强大;对诸侯施以德义之训,对百姓施以慈爱好处,所以众人像流水一样归附他。

当今衰败之世的国君,行为邪僻,结党营私,所以谗谄党聚之人云集:厚待自身供养,轻视百姓疾苦,所以贪婪敛财的人能横行;侵占大国的土地,消耗小国的民力,所以诸侯不想让他尊贵:以武力劫掠他人,以人多势众威迫他人,所以天下人不想让他强大:将灾害施加给诸侯,将劳苦施加给百姓,所以敌国进攻时,天下人不来相救,亲族离弃,百姓也不来亲附。”

景公说:“那我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请您言辞卑微,礼物厚重,来取悦于诸侯。减轻刑罚,减少劳役,来向百姓认错。能做到吗?”景公说:“可以。”因此,齐景公按照晏婴的话做,言辞卑微而礼物贵重,诸侯都来归附:减轻刑罚,减少劳役,百姓都来亲附。所以一度小国来朝觐,燕国、鲁国一同来进贡。

总结:上一章老子对统治者的严刑峻法给予抨击,告诫统治者不要滥用暴力,代天刑杀,必将伤害到自身。这一章老子又对统治者横征暴敛,胡作非为进行指责,认为这才是人民难于管理的根本原因。他支持宽容的政治,比暴虐的政治要高明得多。因为,一旦人民不畏惧死亡而进行反抗,为求生存而暴动,那样,统治者的好日子就好不过下去了。

《道德经》里的七十二章、七十四章、本章和七十七章内容基本上都是对统治者进行无情揭露和严正警告。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精讲第七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