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

关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华莱士( Wallas)在1926年提出四阶段论:①准备


即搜集信息的阶段;②沉思,即处于酝酿


状态;③灵感或启迪,即突然涌现出问题


解决办法;④验证,即检验各种解决办法。


教师怎么利用问题解决的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呢?这几个方法可以很好借鉴。


1.鼓励质疑


相对来说,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比较被动。教师要尽量从自己提出问题过渡到学生质疑,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内在动机;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提问,减少这样那样的限制,形成一种自由探究的气氛。


2.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


教师给学生的问题要可解,但要有一定的难度。题目过难,不易为学生所理解,就不能期待学生去解答;反之,过分容易,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但是每名学生的起点行为是极其不同的,在培养问题解决能力上,教师要注意将班级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练习中为不同学生提供数量不等的难题。


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


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或者画草图、列表、写方程式等,这对回忆相关信息都有很好的作用。


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发展系统考虑问题的方式和系统分析的习惯。教师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不能因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就采取放羊态度,让学生进行盲目的尝试错误练习;二是不能过分热心,越俎代庖,先把结论告诉学生。教师要使学生主动投入解题过程,鼓励学生提出多种解法,而不只是教学生如何解答。教师在学生实在有困难时,要给学生提供适当的线索或者补充必要的知识,以弥补其起点行为的不足。


5.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解决问题需要对原有知识、原则进行重新组合,教师要帮助学生从记忆中迅速提取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并能很快找出可供利用的信息,明确问题情境与欲达到的目的,迅速做出判断。这里要注意,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回忆、提取信息,而不是代替他们,要鼓励学生进行类比。但是,教师也要预防学生总是从过去的方式方法中找答案,避免造成一定的定势。教师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有时学生习惯于按一种逻辑进行思考,教师就应该让他们运用水平思考法,突破原来的事实和原则的限制。由于问题解决需要组合已有的知识和规则,一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技能越多,对信息做出更多组合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解决问题的机会也越多。


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


教师要培养学生由跟从别人的言语指导转变到自行指导思考,然后再要求他们自己用言语把指导步骤表达出来。比如四则运算中的先乘除后加减,最初教师给出一点指示、提醒,后面就可由学生自己陈述,这样学生可进行自我强化。有研究表明,试图将解决问题的计划以及选择这个计划的理由说出来或写下来,可帮助个体成功地解决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当我们向别人解释某个问题时,头脑中可能会涌现一个新的计划,而把计划说出来有利于更好地解释问题。加涅( Gagne)等人发现,教导初中的学生说出他们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每一个步骤的原因时,他们解决问题要比其他人更成功。


此外,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进行解答,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启发验证中,就会逐步形成创造性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