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年轻的时候读书快,看到中段就耐不下性子,只想知道结局是什么:凯瑟琳和希斯克利夫会以各种方式告别、Darney和Carton的命运如何交织在一起,于连又能不能逃脱死刑…那时只关注一本书的主题和表达的中心,却往往忽略了书本身就自有其意义——每本书本身就是一段人生,阅读一本书就像乘坐列车漫游另一个世界的风景,车票告诉我们旅途要到达的终点在那里,所以我们知道它一定在那里,但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沿途经过恩盖迪葡萄园里的那簇水仙花有多么美丽。

        所以要保持热爱,永远好奇。

        想明白这个道理已经是最近几年的事了,慢慢的阅读速度终于降了下来,开始去关注一些剧情不跌宕、主题不宏大、人物也不鲜明的“三无”书籍,看王二与李靖在北京与西安城里一起想入非非,看麦格雷陪一群贫民逛遍巴黎,看马格里多抱着女儿的棺木滞留罗马…我不再渴求一本书给我什么,我要从书里自己去找,去发现,去得到,矛盾的人、平凡的故事中自有其万钧之力。掀开书页就像走进了作者家的后花园,三色堇满怀期待,紫罗兰有件心事,蒲公英正得意扬扬,水仙已经意乱情迷。每一朵花的心情都平凡,每一朵花的姿态都美丽,每朵花都那么斑斓又馥郁,别贪心,进来一次只折走一朵就够了。

        路不陡,慢慢来。这是书告诉我的又一件事。

        阅读小说和历史是在花园中漫步,看哲学和社科就是在仰望星空了,星域零碎散落,星星遥不可及,但有时你会觉得它们又是共同组成一片灿烂星空,虽然400光年外最亮的那颗北极星也许早已陨落,但映照在你眼中的光芒不会因此而黯淡半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不被承认了也无所谓,至少还有自我本我与超我,尼采发了疯,但这丝毫无法掩饰他说出“爱是一种伟大的自私”时的帅气。“不想沦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散漫。他应当听从良知的呼唤:成为你自己。”

        接受光芒,成为自己,我喜欢这个说法。

        当然我也有不看的书:我不看“有用”的书。这个时代各种主义太多了,各种武林秘籍速成宝典也太多了。别人总结出成功的要诀、处世的方法还有对错的关系,一本又一本,它们纷至沓来,书中字字珠玑。但我无论如何也看不来,它们就交给渴望勇攀高峰的人享有吧,我更想从平凡中发现生活真实的样子。一个人的缺点来自他的时代,他的美德和伟大却属于自己。我不奢求拥有美德与伟大,我只需要我属于我自己。这个时代是属于你们的时代,而我想做一个落后于时代的人,

        凝视人心。

        康德说过,越是处心积虑地想得到生活上的舒适和幸福,那么这个人就越是得不到真正的满足。我深以为然,所以我永远都没办法向生活低头,苟且着往上爬,我做不到,我真的做不到。甚至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如此这般进取攀登后,我总是越来越绝望。我对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于我的意义在哪,我找不到,真的找不到。

        绝望,是我从书中最后读到的。

        最近是世俗意义上的一帆风顺。但没用,越濒临清醒越觉得没有意义,快演不下去了。但也还不会死。

        大家都在忙,总要有人低头看看泥土,抬头看看太阳。​​​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