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偏差

幸存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另译为“生存者偏差”或“存活者偏差”,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谬误”而不是“偏差”)。指的是只能看到经过某种筛选而产生的结果,而没有意识到筛选的过程,因此忽略了被筛选掉的关键信息。

常见谬误

读书无用论

如今很多人在说,谁谁谁当初没好好上学如今照样挣大钱,而好多用功读书的人,毕业后反而不如那些没好好学习的人混得好。并且因为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所以很多人得出“上学没有用处”,“读书无用”的结论。

这些其实只是个例,因为基数太大,所以看起来有很多。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官方口径,可以算出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7%左右。可以看出学历低的人数远高于学历高的人数,所以即便低学历者成功率远低于高学历者,也照样会导致低学历者出现大批成功人士。

对于高学历者,普通人既会关注成功的人,也会关注那些没成功的人,并且高学历却落魄的人尤其受关注,容易被当做新闻报道;而对于低学历者,普通人往往只关注成功者,忽视了广大学历低又没成功的人。正是因为忽视了这些“沉默的数据”,才产生读书无用这种错误结论。

商业与艺术对立

如今在影视、小说或ACG圈子中,很多人都持这样一种观点:冷门作品佳作多,好看,艺术高。热门作品商业化,不好看,艺术低(或没艺术)。商业与艺术是对立的。

先不说艺术是否有高下之分,这里先假设有吧。其实这种人犯了一个错误,他们关注的冷门作品,通常只是大家口口相传的少数优秀冷门作品,忽视了广大不知名的冷门作品,而那些优秀冷门作品基本是在广大冷门作品中筛选出来的。热门作品则不同,不管好不好看,都会受到广泛关注。

以电影为例,根据IMDB数据库统计,如今的电影已经大约有40万部(feature,不包括短片,纪录片等),并且如今每年都有将近一万部电影上映。在这几十万部电影中,票房高的只是一小部分。也就是说,很多人在拿这一小部分热门电影和一大部分冷门电影比艺术,并且还不是比平均值,而是比数量。

再或者虽然是比平均值,但比较的是热门作品与大家口口相传的优秀冷门作品,这些口碑好的冷门作品其实只是广大冷门作品中很小的一部分(也不太可能有人把将近40万部电影全看过),至于那些口碑不好的冷门作品,因为自己没听说过也没看过就这么被筛选掉了,拿来比平均必然热门吃亏。由此得出冷门作品艺术高的结论明显是不科学的,就好比「读书无用论」一样。

认为“商业与艺术对立”的人大都以为观众傻,容易盲从。其实观众并不是傻子,最起码跟忽视“幸存者偏差”得出谬误的人水平差不多。热门作品通常会有其亮点,比如有的故事好看,有的各种大场面看得很爽,有的有明星或者名导,有的宣传好等等。电影播出之后也会有观众(或者明星、网红)免费作宣传:“XXX好看,大家快去看”,“XXX不好看,大家别看(或谨慎观看)”。观众口碑也会对销量产生影响,在官方宣传等因素差不多的情况下,其实热门电影的水平要高于冷门。即是说,商业和艺术不仅不对立,还呈正相关关系

为什么热门中不少烂片呢?因为每年有近万电影上映,也就是说:不是热门作品艺术低,而是艺术低的作品中总能出现几个热门的。

这些艺术性低却热门的作品被人不断拿出来黑热门,而那些广大艺术性低又冷门的“沉默数据”则被忽视了,导致很多人产生“商业和艺术对立”的错误观点。

飞机问题

在二战期间,人们发现幸存的轰炸机中,机翼中弹的数量很多,而机身中弹的却很少。因此人们认为我们应该加固飞机的机翼。其实不然,就是因为机翼中弹多还能飞回来,所以机翼中弹并没有影响飞机返航;而机身中弹的少则说明了子弹打中机身对飞机的影响更大,导致飞机不能返航。

举一个与之相同的例子,经过枪击案而活下来的人当中,手部和腿部中弹的居多,而击中头部和心脏的少之又少,正说明了人的头部和心脏对死亡率的影响更大而不是手和腿。

你可能感兴趣的:(幸存者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