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13》读后感

看到东野圭吾的书,就忍不住想看,原以为是新书,仔细一看是第三次再版,过节期间,用两天时间看完了。

故事讲的是:

3月13日,星期五。13时13分13秒。东京。最后13个人。

世界忽然崩塌,东京忽然化为废墟。

13名幸存者,必须直面接连而至的灭顶之灾。

他们该如何生存?他们又为何生存?

这是一个关于活下去的故事。无论是警察、护士,还是职员、学生,甚至是黑社会,迄今的法律对任何人都不再通用。

东野圭吾力透纸背的人性剧场。

《嫌疑人X的献身》以来久违杰作。

如果世界改变,善恶也会改变。杀人也可能变成善。这部作品就描绘了这样的故事。——东野圭吾

这是我第一次看灾难性内容的书,以前只看过电影。以前看的大多是因为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而导致了地球的毁灭。

这本书探讨的更深的是,当世界变得虚无,原有的秩序规则被毁,那么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其实,我喜欢看东野圭吾的书,不只是因为喜欢看悬疑推理类的,他的故事里几乎都在探讨人性。

人性的善与恶,都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行为,在特定的情况下,都会有特定的动机。比如被长年家暴的女性,在有一次看到愤怒的丈夫对孩子痛下狠手的时候,为了保护孩子,用菜刀砍向丈夫,没想到直中要害,丈夫一命呜呼。这属于激情杀人,杀人这个动作是犯了刑法,从这个行为上是“恶”,但追溯杀人动机,为了保护孩子,那这个出发点又是“善”的。

东野圭吾的书里,大多都是描述的在各种特定的情况下,人们做的选择,那一刻也许是“恶”也许是“善”。

就像本书最后当P13现象会出现回摆,大家可能有机会回到原来的世界,但也许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那有一个小婴儿的生命,谁也没有权力和资格去决定他的生死,这又是“善恶”之分。

这些是比较大的问题,可能我们普通人在一生中都不会遇到一次,但,生活中小事儿,却经常促使我们不要那么绝对的判断善恶。

我在陪娃看动画片的时候,比如《超级飞侠》里的金小子,我家娃曾经问我“妈妈,金小子是坏人吗?”我对她说“其实金小子只是有点孤单,他没有超级飞侠的团队,总是一个人,所以他要通过捣蛋来引起大家的注意,来证明他很棒。”后来有一次我们在玩滑梯的时候,就听到一个男孩子说金小子的坏小孩,他的妈妈也这么说,我家娃就说“其实金小子只是有点调皮,不是坏孩子。”我就在想,可能很多有点调皮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或老师贴了“坏孩子”的标签,从而就在这个阴影之下长大,破罐子破摔,从而走上了歪路。

我在早期带团队的时候,也会给一些“不听话”的团队成员贴标签,认为她们是“歪瓜”,后来我在和一位我崇拜的人沟通时,她说“别人为什么一定要听你的话呢?你的话就是对的吗?”我突然意识到,我只是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想要别人服从我而已,而给别人贴上“恶”的标签,这种行为,也是“恶”。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导致了很多人离我而去,年轻气盛时带团队,“官僚主义”是致命的。而就是因为走过这些弯路,现在才能更明白如何看待各种人事物。

书中还探讨了一个善 ,就是勇气。当失去了全部,是否还有勇气去继续前行。书中举了例子,一个单亲妈妈,因为生活困窘,要带着孩子跳楼,在P13发生时,她们是已经跳楼了的,在那个异象空间里,孩子因为经历了这件事而不能说话了,表情也变得麻木,而就当和大家一起经历了重重困难后,孩子的情绪好多了,当“回摆”发生后,又回到了这个妈妈想带孩子跳楼的时候,正当妈妈抱着孩子时,孩子说“妈妈,你看地上有小蚂蚁。”看着孩子露出童真的笑容,妈妈泪流满面,顿时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

最近听到罗翔说的一段话:假如人生可以重来,你会不会做得比现在更好。因为我们唯一能做选择的是,当命运之手把你交付到那些特殊时刻时,你是否有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愿我们都不要失去面对无常的勇气,那才是最高级的“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悖论13》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