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概论(复习详解)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详解)

第一章 绪论

1.(必考)《黄帝内经》: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
(必考)《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药物专著

《脉经》:西晋王叔和,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
《肘后方》:晋代葛洪,我国早期的方剂专书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书
2.(必考)金元四大家:刘完素以火热立论(寒凉派),张从正认为病由邪生,故治病以汗、吐、火三法攻邪去病(攻下派),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论点(补土派),朱震亨倡“相火论”,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
3.(必考)中医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什么是整体观念):(一)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二、辨证论治
4.(必考)“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表现的“证”不同,可采取不同治法;“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同一性质的“证”,便可采取相同的治法。

第二章 阴阳五行

1.(必考)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的概括。 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的特性;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抑制的属于阴的特性
2.(必考)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对立;阴阳消长;阴阳互根;阴阳转化(具备一定条件)。
3.(必考)五行概念:是指木、火、土、金、水及其构成的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
4.(必考)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升腾。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清洁、肃降、收敛。水曰润下:寒凉、滋润、向下运动。
6.五行的生克乘侮:
(1)生克和制化:A相生:是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B相克:是指金木水火土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C制化:是指五行之间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事物间的协调平衡。
(2)乘侮:是指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遭到破坏后出现的不正常的相克现象。 A相乘:是指五行相克太过为害。 五行之间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既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方面。B相侮:是指五行反克为害。 五行之间相侮的次序和相克的次序相反,既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第三章 气血精津液

1.气的含义:一,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二,是指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2.气的分类: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元气:
3.气机的概念:气的升降出入运动称作气机。
4.(必考)气机运行不畅,阻滞不通,成为“气滞”;气机升发不及或下降太过称为“气陷”;气机下降不及或升发太过,成为“气逆”; 气机失于外达而阻闭于内,称为“气闭”;气机失于内守而外泄,称为“气脱”。
5.气的生理功能:推动作用,温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气化作用(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
6.血的含义:血是循行于脉中的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7.血的生成:血,主要有营气和律液所组成。血液生成的过程,是饮食物经胃的腐熟和脾的运化,转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经脾的升清而上输于肺,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注之于脉,化而为血。水谷精微是血液化生的主要来源。
8.血的运行:心主血脉,肺主宗气和朝会百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 
9.律液:是指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组织器官内的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律液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10.气与血的关系:一,气为血帅。(1)气能生血(2)气能行血(3)气能摄血。二、血为气母。(1)血能载气(2)血能养气。

第四章 脏腑经络

中医药学概论(复习详解)_第1张图片

1.藏象学说的特点:主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的五脏中心论。以阴阳来区分脏腑,脏为阴,腑为阳,一阴一阳配一脏一腑,由经络相互络属而成表里。以五行学说为指导,将脏腑概括为五大系统。 
2.心肺脾肝肾称为五脏,加上心包络又称六脏。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有各有专司,且与躯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其中,心的生理功能起着主宰作用。 
3.心:君主之官;肾:先天之本;肺:华盖之官;脾:仓府之官;肝:将军之官。
4.心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在体合脉,在窍为舌,在液为汗,在志为喜,其华在面,在腑合小肠。(主血脉,主神志
5.肺的生理功能:(1) 主气,司呼吸,主声音;(2)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宣发,既宣布发散,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发散的作用。肃降:既清肃下降,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3)朝百脉,主治节。治节:既治理调节,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脏腑及其功能的作用。 
6.肺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在体合皮,在窍为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其华在毛,在腑合大肠,在时为秋。 
7.脾的生理功能:
(1)主运化:运化水谷;运化水液。(2)主升清(3)主统血

8.脾与体液志窍的等的关系:在体合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在液为涎,在志为思,其华在唇;在腑合胃;与长夏之气相通应。 
9.肝的生理功能:一、主疏泄 是指具有疏通、条达、升发的特性,调畅全身气机的功能(1)调畅气机(2)调节情志(3)促进消化(4)疏通水道(5)调理冲任。二、主藏血
10.肝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在体合筋,在窍为目,在液为泪,在志为怒,其华在爪,在腑合胆,与春气相通。 
28.肾与体液志窍等的关系:在体合骨,在窍为耳和二阴,其华在发,在液为唾,在志为恐,在腑合膀胱,与冬气相通应。 
29.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 其共同的生理功能是“传化物”,其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30.六腑的生理特性:受盛和传化水谷,具有通降下行的特性。 
31.三焦的含义有二:其一为六腑之一,其二为单纯的部位概念。 
32.六腑三焦的生理功能:通行元气;运行水液。 
33.部位三焦(上、中、下三焦的合称)的功能特点: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34.心与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气和血的关系。 
35.心与脾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血液的生成和运行的关系。 
36.心与肝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和情志两个方面。 
37.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与火、精与血两个方面。 
38.肺与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气的生成和水液的代谢方面 
39.肝与肺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气机的调节方面。 
40.肺与肝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个方面。 
41.肝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饮食物的消化和血液的化生两个方面。 
42.肝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精与血互生和阴液互养两个方面。 
43.脾与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先天和后天相互资生和水液代谢方面。 
44.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从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45.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多在四肢部交接;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阴经与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46.“奇经”是十二经脉之外的特殊通路,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相配,“别道奇行”。八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奇经八脉分布:督脉行于腰背正中,上至头面,在生理上能总督一身阳经,故称“阳脉之海”;任脉行于胸腹部正中,上抵颏部,在生理上能总任一身阴经,故称“阴经之海”,并与妊娠有关,故称“任主胞宫”。冲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并足少阴经挟脐而上,环绕口唇,十二经脉均来汇聚,故称“十二经脉之海”亦称“血海”。由于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     
47.经络:是人体内经脉和经络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道路。

第五章 病因与病机

三因学说:《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明确提出六淫邪气为外因,七情所伤为内因,饮食、疲倦、虫兽、金刃为不内外因。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又称六邪
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1、外感性。2、季节性。3、区域性。4、相兼性。5、转化性
寒为冬季的主气。当寒侵袭人体使其发病时,称寒邪 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3、寒性收引 湿为长夏的主气。当长夏这种自然气候使人发病时称为湿邪 
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湿为阴邪,易阻遏阳气。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易阻气机。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火(热)旺于炎热的夏季。当火热侵袭人体使其发病时称为火热邪气或温热邪气 火热邪气的性质和致病特点:1、火为阳邪其性炎上,易忧心神。 2、火性燔灼,易伤津耗气 3、火性急迫,易生风动血 4、火毒结聚,易致肿疡 
疫疠:又称瘟疫、疫气、疠气、异气、疫毒等,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
疫疠的致病特点:1、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2、传染性强,病状相似 3、一气一病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不同感情反应 
七情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忧则气郁。 3、影响病情变化 劳逸过度: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逸 
痰饮:痰和饮都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淤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活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淤血的形成:1、各种不利于血液运行的因素,致使血行迟缓不畅,迟缓至极,凝聚停留为淤血。2、照成各种出血的因素,由于血已离脉,却又停留于皮下或脏器,未能及时消散而成为淤血 
淤血的致病特点:1、易于阻滞气机2、影响血脉运行3、影响新血形成4、部位固定,病症繁多 
发病:即指疾病的发生。 
发病原理:1、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因素2、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3、邪正相搏的胜负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正气:泛指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总和 邪气:泛指致病因素。 
病机:指疾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和转归的机制 
邪正盛衰: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与虚实变化:虚实病机、虚实变化;与疾病转归:1、正胜邪退2、邪盛正衰3、正虚邪恋4、邪去正虚)
阴阳失调:指人体的阴阳失去相对的协调平衡,形成以阴阳偏盛偏衰为核心的一系列病理变化(1、阴阳偏盛2、阴阳偏衰3、阴阳互损4、阴阳格拒5、阴阳亡失)

第六章 诊法

四诊:望、闻、问、切 
望诊:望神、望面色、望形态、望头颈肢体皮肤、望排出物、望小儿指纹、望舌 
望神:神的几种表现:得神、少神、失神、假神 
望舌:(1)望舌质(舌色、舌形、舌态)(2)望舌苔(苔色、苔质) 
问诊: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久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必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问疼痛:1、问疼痛性质(剧痛、隐痛、胀痛、刺痛、重痛、绞痛)2、问疼痛的部位(头痛、躯体疼痛、四肢关节痛) 疼痛形成机制:不通则痛、不荣则痛 
八纲辨证: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对疾病的病位外内、病势浅深、虚实属性,以及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的强弱对比状态等进行分析辨别的辨证方法。 
表里证:辨病证部位和病势深浅;寒热辨病证性质;虚实辨邪正盛衰;阴阳则统摄六纲,为八纲之总纲 
表证: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或恶风)、舌苔薄白、脉浮为主症。
表证可分为表寒、表热、表虚和表实证  
治则:发汗解表 表寒证 
治则:辛温解表。表热证:辛凉解表(麻黄汤) 
里证:指病变部位深、累及脏腑气血的一类证,可分为里寒证、里热证、里虚证和里实证

第八章 防治与养生保健

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治则:1、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治本与治标)
正治:是指逆其症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又称逆治
反治:是指顺从疾病症候表面假象而治,又称从治

治本与治标原则: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同治 
2、扶正与祛邪的运用:先祛邪后扶正、先扶正后祛邪、扶正与祛邪同用 
3、三因制宜:是指治疗疾病是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  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第九章 中药学基础理论

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
四气:是指寒热湿凉四种药性,是反应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以及阴阳盛衰的作用性质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种药味,反应药物补泄散敛等作用特点
五味特点: 辛:具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特点。甘:具有补虚、和中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作用。酸:能收、固涩等作用。苦:能泄、能燥。咸: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淡:具有渗利水湿的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集体某一或某些部位(肝脏或经络)的选择性作用,是用从表示药物作用部位、作用范围的一种性能。
升浮沉降:是表示药物作用趋向的一种性能、药物的作用趋向是与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对而言,也是通过药物对病症的治疗效应加以认识和概括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是反映药物安全程度的一种性能
中药配伍: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的需要,以安全有效的用药为目的,按照一定法则,将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 
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七个方面 
方剂的八种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方剂组方目的: 
1、增强药物作用,综合并产生新的作用以提高疗效,满足病情需要 
2、随证选药组方,以全面照顾病情,扩大治疗范围 
3、降低药物毒性,缓和峻猛之性,调和药味,以到达安全用药以及便于服用的目的 组成原则:君、臣、佐、使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强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