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政治学的思维方式》| 良舟工作室解读

《政治学的思维方式》| 良舟工作室解读

建议WiFi环境下播放

关于作者

安德鲁·海伍德,英国著名政治学家,具有二十多年的政治学教学与研究经验。长期致力于政治学基础和政治学理论的研究,在政治学、政治意识形态、全球政治等领域著述颇丰,代表作有《政治学的思维方式》《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学导论》《政治意识形态》《全球政治学》等。

关于本书

本书是政治学入门读物中的顶级作品,也是英国政治学大师安德鲁·海伍德的代表作。全书以生动有趣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以及何为政治学的思维方式,告诉读者政治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它是怎么运行的。

核心内容

作为一部系统而全面的教科书,《政治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西方制度主义的编排方式,以政治理论为起点,从当代政治学者们的理论,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学源头。在这种全面的政治学理论铺垫下,作者展开了自己对政治互动和政府机构两大部分的论述。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前言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本期为你解读的是《政治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是政治学专业的入门书籍,也是一部被许多大学所采用的政治学教科书。在这本书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审慎的态度,讲述了政治学的各种理论和思想概念,作为帮助我们跨进政治学世界的“敲门砖”,再合适不过了。

政治学是一个听上去很抽象的学科,虽然我们每个人从高中开始,就有了政治这门必修课。但是当有人问到你“政治是个什么东西”的时候,很多人可能就回答不上来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新闻里每天都会提到国际政治形势、办公室里经常会出现办公室政治、网络上有着各种政治性敏感词汇……“政治”可以说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很多人却回答不出政治的含义是什么。

热播的美剧《纸牌屋》,很多人都喜欢看,里面的美国政客们尔虞我诈,利用各种手段操纵着政府权力。所有人都知道《纸牌屋》是一部政治剧,却很难回答上来《纸牌屋》为什么是政治剧。有的人也许会说,《纸牌屋》这部电视剧讲的是政府里的权力游戏,主线是国会议员通过政治手段当上美国总统的故事,所以在分类上当然属于政治剧类别。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政治,仿佛就意味着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政府权力的分配问题确实是一个政治性话题,但是却显然不是政治的全部内容,而只是政治研究的一个分支罢了。

我们在讨论政治含义时所感到的迷茫和困惑,恰恰说明了政治学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政治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门槛儿也设得比较高。政治所探讨的问题经常是围绕着权力的分配、国际战争这样的话题展开的。

虽然政治作为一门学科存在时,并不会直接对现实世界产生作用,但是却往往会成为政客们施政的思想工具。所以,在这种严肃态度的要求下,政治学里的内容不是一般的“门外汉”所能探讨的,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学知识储备和思维建构,才能够进入政治学的世界,尝试性地去描述政治现实、解答政治性问题。

不过,政治学虽然难,也并不是完全不能理解。我们一开始也说了,《政治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就是帮助我们跨进政治学世界的“敲门砖”。这部书的英文版原著名叫《Politics》,如果直接翻译的话,翻译过来就是简单的“政治”两个字。但译者在将本书引进国内的时候,把“Politics”翻译成了“政治学的思维方式”,让这本专业书变得亲切了许多。

作为一部系统而全面的教科书,《政治学的思维方式》体现了西方制度主义的编排方式,以政治理论为起点,从当代政治学者们的理论,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政治学源头。在这种全面的政治学理论铺垫下,作者展开了自己对政治互动和政府机构两大部分的论述。原书的论述是全景式的,囊括了从古至今的诸多观点,可以说是非常全面而具体的。我们在理解了作者的整体思想背景下,抽离出了两个比较基本的落脚点进行讲述,一个落脚点是政治的内涵,另一个落脚点是政治学分析。

这本书的作者安德鲁·海伍德是英国的政治学大师,也是政府与政治学课程的首席考试官。他的主要著作有《政治学核心概念》《政治意识形态导论》等书籍,这些作品不仅可读性强,而且知识含量丰富,是美国和英国等国家重点高校的政治学必读参考书目。作者凭借这些著作和20年的政治学研究经验,成为世界顶级的政治学专家。

好了,介绍完这本书的基本情况和作者概况,那么下面,我就为你来详细讲述书中内容。这本书我们主要为你分享两个重点内容:第一,当我们谈论政治的时候,谈论的对象可能是办公室里的勾心斗角,也可能是国际社会上的利益纷争,那么我们谈论的政治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第二,怎样才能够进行专业的政治学分析。

第一部分

经过前面的介绍,相信你已经对这本书里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印象。接下来,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重点:当我们谈论政治的时候,我们谈论的政治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关于政治含义的界定问题,古今中外有着各种各样的看法。比如有的人把政治当做欺骗和操纵人民的手段,把参与政治的政客们看成狡猾的阴谋家,也有的人把政治看成资源和权力的分配,认为政治是协调各方面利益的手段。这些对政治的看法都是合理的,只不过是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才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我们可以把这些对政治的不同定义总结成三个观点。

第一种对政治的看法,认为政治是一门政府的艺术。这种看法最早是由古希腊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研究政治其实就是在研究政府,也就是研究政府如何去统治一个国家。我们不难发现,这种观点其实是建立在国家统治者的立场上的。既然把政治看作是政府的艺术,也就代表着除了政府机关以外的所有群体,都和政治无关,或者只是政府要协调的对象了。说白了,也就是政府在告诉大家,管理国家是政府的事儿,你们就不要操心了。这种对政治的看法比较古老,也比较过时,因为它单纯把政治的事情限定在了政府内部,缺乏对其他群体的利益的关注。

第二种对政治的看法,认为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规范。这种看法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政治的局限性,它把一切和公共事务相关的人和群体,都包括在了政治的范畴以内,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了。比如我们只要走出了家门,出现在公交车站或者公立学校这样的地方,就可以对这些地方的管理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作者看来,这种对政治的理解强调了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义务性,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义务参与到政治中来,共同建立起人们的美好生活。虽然这种对政治的理解看起来比较合理,但是在现实中却很难划分出公共事务和个人事务的界限。当一个政府官员每天在外面喝得烂醉如泥,回家以后就打老婆孩子的时候,如果把他的这种恶劣行为划分成个人事务,而不影响他在工作上的评价,那么在道德上是说不过去的,所以把政治的范围限定在公共领域的这种看法,也是不够完善的。

第三种对政治的看法,认为政治是一种解决冲突的手段。我们经常会在国际新闻里听到一句话,叫做“某国政府利用政治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政治的手段解决冲突,而不是利用武力手段去解决,其实就是在强调政治作为一种手段的观念。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你就会发现政治是无处不在的,因为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政府的会议室里,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会有冲突和矛盾,那么政治作为解决冲突的手段,自然也就无处不在了。这种对政治的看法是广义上的看法,认为政治是一种解决冲突的手段,虽然合理地解释了政治的含义,却让政治研究的对象变成一个没有边界的事物,所以这种看法也是受到许多人质疑的。

既然政治的定义一直广受争议,那么是不是我们就该放弃探讨政治的定义了呢?本书作者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而是直接了当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作者总结性地提出:政治是“一般生活规则的制定、维系和修正”。这一观点既是博采众长的,因为它囊括了大多数政治学者对政治定义的看法;另一方面,认为政治是“一般生活规则的制定、维系和修正”,这种观点也辩证地去除掉了前人思想中的错误部分。

比如当人们认为政治是一种解决冲突的手段时,其实这种观点里缺少了解决对象的部分。政治是解决冲突的手段,解决的是哪些冲突呢?难道菜市场里的两个大妈因为买菜而吵架,这种鸡毛蒜皮的小冲突也需要政治家去研究吗?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本书作者就把政治的解决对象限制在了“一般生活”的范畴里,只有在“一般生活”里面发生的冲突,而不是个体生活里发生的冲突,才是政治要研究的对象。

以上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一部分内容。在第一部分里面,我们通过总结和归纳政治学者们对政治定义的不同观点和看法,了解到,所谓的政治是指“一般生活规则的制定、维系和修正”。“一般生活”这四个字强调了政治的研究范畴,而“规则的制定”,则体现了政治协调各方面利益时所充当的角色。

制定出合理的规则以后,需要政府机构来实现这种规则,这一部分也就涵盖在了定义的“维系”里面。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定的规则需要不断调整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这种动态的过程就是“修正”的部分了。

那么,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政治的定义是什么,是不是就意味着能够进行政治分析了呢?这就要提到我们分享得第二个重点部分:怎样才能够进行专业的政治学分析?

第二部分

要想进行专业的政治学分析,就要先进行政府形式的划分工作,也就是搞清楚这个世界上都有着哪些政府形式。

为什么政府形式的划分对政治学来说如此重要呢?首先,是因为政府是政治学里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政治里的一个重要主体。我们在第一个部分里说过了,政治是指“一般生活规则的制定、维系和修正”,而在现实当中,政府就是制定和实施一般生活规则的主体。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有着不一样的政府形式,比如美国的三权分立与联邦制政府,就包括了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和司法部门。我们只有把美国的这种政府形式划分出来,才能够评价和分析这种政府形式的利弊。

和其他的学科不同的是,政治学这门学科的研究非常依赖于比较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实验的研究方法。当一个建筑师想要研究某种建筑方法是否可行的时候,只要把建筑物的比例缩小,试着建造出来模型就能证明了,而政治学却没有办法进行这样的实验性研究。

一个政治学者不可能建造出一个君主立宪制政府模型,然后探讨君主立宪制是否可行的问题。就算建造出来了,等到根据这个模型建立政府形式的时候,随着人性的不确定性,也没有办法达到和模型相一致的效果。所以,政治学的研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靠比较研究方法进行的,拿美国和英国的政府形式相比较,就能够看出美国的政府形式有哪些值得英国政府借鉴的地方了。

出于这种对政府形式的观察和比较的需要,政府形式的划分,成为了政治学要研究的重点问题。那么,政治学者们又是怎么进行政府形式划分的呢?早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把政府的形式划分成了三种。

第一种政府形式叫做僭主政体。“僭主政体”里的“僭”字,是僭越的僭,代表的是一个人以一种非法的形式进行的专制统治。这种政府形式是古希腊时期特有的一种现象,和后来的君主专制不同的是,僭主政体下的统治者并不会管自己叫做君王,而是叫做终身执政官。亚里士多德划分出来的第二种政府形式叫做寡头政体,也就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政体。第三种政府形式叫做民主政体,也就是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政体。

我们可以看出来,古希腊的这种政体分类方法,是站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角度进行的。古希腊时期还没有关于权力制衡的概念,所以,不管是一个人的统治也好、少数人的统治也好,都缺少一种对权力主体的制衡,哪怕是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民主统治,在没有一定制约的情况下,也会变成一种暴政统治。

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国,大多数德国人在种族观念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全民族的统治形式,就可以看成是一种多数人对少数人的统治。德意志民族是多数统治者,犹太人成了少数的被统治者。在权力得不到制约的情况下,德意志民族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就会产生出灭绝犹太人的暴政。也就是说,像亚里士多德那样,只是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角度进行政体分类研究,因为考虑的因素太过单一,这种分类方法对于政府形式的优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

所以到了20世纪,政体的分类不再像古希腊时期那么简单,而是根据经济状况、意识形态和战略的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量,把资本主义的国家称之为第一世界,共产主义的国家称之为第二世界,发展中国家称之为第三世界。这种政体的分类研究,是本书作者的一种划分方式,这种划分与我国划分的三个世界不同。在我们看来,美国和苏联是第一世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是第三世界;其他处于这两者之间的的国家,是第二世界。本书作者对三个世界的划分,它所探讨的重点已经不再是多数统治者和少数统治者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了政治意识形态的高度。

什么是政治意识形态呢?意识形态是政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身是一个中性的词语,代表的是一套有着内在一致性的思想观念。比如法西斯主义就是一个意识形态,当我们提到法西斯主义的时候,其实说的是一系列的思想观念集合。这些思想观念包括极端民族主义、独裁主义和军国主义等思想。如果一个人或者一个政府认可了极端民族主义思想,那么这个人或者这个政府就是法西斯主义的。

又或者拿自由主义这种意识形态来说,自由主义意识形态认为,权威是自下而上的,政府作为一个统治者,必须以被统治者的同意为前提。也就是说,美国的人民同意让联邦政府统治自己了,联邦政府才可以进行统治,如果美国人民不同意的话,联邦政府就不能进行统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第一世界的国家坚持着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第二世界的国家坚持着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第三世界的国家属于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这种政体的分类比较研究,虽然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它却是战争年代的产物,是一种把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意识形态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分类思维,也是一种静止的观点,没有考虑到每个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趋势。等到了现在的和平年代,所谓的第二和第三世界的经济水平发展起来以后,这种分类方法也就不再适用了。

在本书作者看来,在进行现代世界的政府形式分类的时候,应该用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因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类研究,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加具有参考价值。按照这种分类方法,我们可以把现代世界的政府形式分为五大类,包括西方多头制、新民主制、东亚政体、伊斯兰政体和军事政体。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西方多头制。多头制的政府形式是一种多数人的统治形式,我们可以把这里的“头”看成是有机会成为执政党的党派。一个国家如果是两党竞选制,或者多党竞选制的,那么就可以看成是多头制政体。比如美国有民主党和共和党两个主要党派,英国有工党和保守党两个主要党派,实行的都是两党制管理,就属于多头制的政府形式。

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些主要党派必须拥有几乎相等的执政机会,才能够称之为多头制。如果美国的民主党连续几十、上百年一直是执政党,那么就说明共和党成为执政党的机会比民主党低得多,我们就不能再把美国称之为多头制了。

了解了什么是多头制的政府形式以后,你可能已经注意到,这里的多头制前面加上了“西方”这两个字。为什么要单独划分出西方多头制呢?这就体现出了这种分类方式中对于文化因素的考量。

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相比较,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西方文化中特有的自由个人主义思想。这种个人主义思想也影响到了西方国家的统治,使西方的政府形式和东方的政府形式产生出明显的不同。简单地说,就是西方多头制受到了自由个人主义的影响,让西方的统治者们更加关注个人的权利,这一点从西方的社会福利政策上就可以看出来。

在希腊那样的西方国家里,一个人就算不承担任何的社会义务,政府也会救济他,让他拥有生活的权利。这种对个人权利的重视程度高于对个人义务要求的思想,就是一种西方式的个人主义观念。而如果在东方这些国家里的话,人们对于权利和义务的诉求则往往是平等的,一个人必须对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够得到生活的权利。

说完了西方多头制,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新民主制的政府形式。民主制的国家我们并不陌生,前面提到的西方多头制,其实就是一种由发展型民主演变过来的政治制度。民主的模式可以区分为很多种,像我们的国家就是一种民主制国家。我们国家的民主和西方的民主有所不同,西方的民主叫做现代参与式民主,发源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有参与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权利。而我们国家的民主叫做人民民主。还有一些发展比较落后或者发展不够平均的国家,虽然也把自己叫做民主制国家,但是对于这些国家来说,民主制其实只是一个目标而已,并没有真正地实现民主化。特别是一些国家,政局都不稳定,不能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所以只能称之为新民主制国家。

除了西方多头制和新民主制的政府形式以外,这个世界上还存在着东亚政体、伊斯兰政体和军事政体。所谓的东亚政体,指的是建立在亚洲价值观上面的政体特征。日本人浓厚的群体意识和中国自古以来的儒家思想,使亚洲的文化中,体现出和西方自由主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也让东亚政体有了不同的政府理念。比如在西方多头制政体中,人们对权利的看法往往是自下而上的,统治者更加看重被统治者的权利。而在东亚政体中,一些国家的权力却是自上而下的,被统治者往往更加强调自身的忠诚、纪律和义务。

而至于伊斯兰政体和军事政体,就像字面上的意思一样,伊斯兰政体强调的是政体受到伊斯兰宗教神权政治的影响,比如苏丹和利比亚这些国家,就属于伊斯兰政体。后面的军事政体则是依靠军事力量进行的强制性统治,在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国家,都曾经出现过这样的军事政体。

到这里,我们就说完了现代政体分类的研究方式,也就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三个因素相结合的分类研究方式。在作者看来,这种政体分类方式相对于古希腊时期的分类方式和二战时期的分类方式来说,要显得更加先进,因为这种结合政治、经济、文化的政体分类方式,让政府形式的比较成为了可能。我们通过上面的五个政府形式的划分,可以进行政治现实的比较,看到每一种政府形式的差异。只有做到了这种政府形式的分类以后,我们才能够进行专业的政治学分析。

总结

以上就是本期音频的全部内容,最后我们再来简单总结一下前面说的两个重要内容。

在第一部分,我们说人们在过去对政治的定义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是关于政府的艺术;另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是管理公共事务的规范;最后一种观点认为政治是一种解决冲突的手段。本书作者通过归纳大多数政治学者的观点,提出了政治是“一般生活规则的制定、维系和修正”。

第二部分内容是,要想做专业的政治学分析,就要先进行政府形式的划分。古希腊时期和二战时期的划分方式已经过时,作者用一种政治、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先进划分方式,划分出了现代世界中的五种政府形式,这五种政府形式分别是:西方多头制、新民主制、东亚政体、伊斯兰政体和军事政体。

海伍德教授的《政治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可以说是政治学的一个观念大集合,囊括了从古至今无数个政治学者的思想观点。这其中的每一种观点如果单拿出来,都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巨著。所以,通过这种高度凝练的讲述方式,读者只能够对政治学有一个管中窥豹的大体概念。也就是说,《政治学的思维方式》这本书,只适合作为政治学的入门书籍来读。它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教科书,能够给你带来广博的政治学知识,却很难帮助你对其中的每一个观点产生出更加深入的理解。

撰写:良舟工作室

脑图:刘艳

转述:顾一菲

你可能感兴趣的:(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