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里,到底谁最重要?

   回想起自己备课的过程,总喜欢拿个课本和参考书在不停的对比和揣摩,到底设定什么学习目标呢,教学过程该如何呈现呢,教学中学生如何更能“完美”的表达自己呢?一系列思考的问题貌似比较棘手,神情恍惚,甚至我还“偷偷地”欣赏一下别人的课例并下意识问自己可不可以模仿呢?过程性地绞尽脑汁已使我疲惫不堪,还谈什么课堂的在线生成呢?学习让我成长,反观其内,在你心里,到底谁最重要?


   这个问题一语中的,让我不禁深思,之前的备课过程我在干什么,我想干什么?就算流程设计的天衣无缝,我可以和学生对接上吗?上海师范大学的郑桂华老师和江苏南京的语文特级教师凌宗伟给了我深深地思考,他们二位的示范课虽有遗憾但终成经典,其中最关键的无外乎在他们心里,装着具有灵动生命和渴望探寻的孩子们,天真活泼,单纯可塑。郑老师的一节《荷塘月色》让学生无数次调动感官思维,感悟作者的内心,揣摩文本的结构,让孩子们找出“哪些文字能够凸显作者的现实情感?”问题一抛,孩子们都像脱缰的野马,默读索取信息,并进行分析,问题的散乱可想而知,心想这次郑老师怎么“收场”呢?但结局并非按我所想进行发展,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和总结,都在“可控”范围内进行,如何做到了适宜的转化?正在纳闷之时,郑老师的一句“我已经对本文读了100多遍”深深触动了我,每一次的读都要考虑学生在哪儿?可能会到哪儿?到不了怎么办?怎么帮助他们到我的预设?不留引导的痕迹,实在是厉害!

   凌老师说,作为教师要走到学生中间去,去观察,去分析,去比较,去预设,就连学生提出的不着边际的答案,也要进行合理的否定,两位老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顺着学生,这无疑会浪费课堂的时间,甚至课堂内容根本讲不完,我学到的应对策略是:合理预设,适时调整,烂熟于心,相机而教。教师要努力备好课,想到学生可能到达的点,这个点和我的预设有多远,及时调整方向,借助引导语再次让学生深思,总之,思维的训练成为本节课的主体,“追问”的技术贯穿始终,明显发现孩子们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是可以测量的,影响深远。语文之大并不是它是大学科,而是工具学科,基础学科,它的存在直接关系孩子人生价值观的定位,关系综合人文素养的提升,更关系心理阶段能否顺利转化度过的重要能力,核心素养强调“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的训练已然成为语文学科重要的训练点,这也意味着课堂的中心主人公其实还是学生。

   下次讲课之前,我要到班里去,走进教室,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关注点和不同理解之处,了解所讲课文孩子们的认知基础,然后才是目标的设定,严谨、实用、多元、影响深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你心里,到底谁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