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礼勿言

寺庙经常会摆三个小和尚,分别是盖住双眼,捂住双耳,捂住嘴巴。今天来写一写,言谈。

阿哲是个老来子,父亲四十多岁意外偏得的一个宝贝儿子。父亲欢喜的不的了。父亲是个重点校的历史老师,一心想把儿子培育出个出人头地不可。往往施加过多压力的孩子,成长道路往往和大人的期望相悖。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父亲高高在上,讲起课来可谓是滔滔不绝,唾沫横飞,像讲评书般把角色讲的活灵活现。同学们都喜欢听他的课,父亲也希望儿子能像自己一样能出口成章。

父亲在小儿子上面有个大女儿,没咋管教,品学兼优。他想着,这儿子我得亲自上阵,管教地比大女儿才出色才是。

阿哲小时候刚要玩,父亲在旁边指挥“往下点,看到了吗?我说往下拿,你怎么跟没听见似的?”

吃饭时,“碗筷端正了才对,书上说了,行的正,坐的直。”这历史老师用着教课方式来教育儿子呢。课,用这样的方式能讲好;教育方式不一定能培养出个滔滔不绝的孩子来。

上小学了,父亲仍然是在阿哲的耳旁磨叨。孩子也是习惯于老爸的细碎语言了,听到老爸的指挥或命令,立马改正。孩子刚刚写作业累了,阿哲父亲说“这点作业哪够啊!再写,多写,快些写!”本来小小身子板就很瘦,被这额外的负担压的有些驼背。虽说是瘦高的个子,但是驼背令阿哲看起来一点也不高。

阿哲有点口吃,跟同龄人交谈时,有的同学会笑话他,阿哲被取笑的久了,只会说“那个……那个……”,说半天也说不出来是什么。时间长了,阿哲学着闭嘴了。因为闭嘴不言的他,没人知道他非常紧张,口吃,也没人再笑话他了。

阿哲的这份紧张感来自于哪?主要是父亲。孩子都是平衡家庭的关系的。要是父母不干家务活,孩子会学着主动承担家里的家务。要是父母总是大发雷霆,孩子会学着立马察言观色。阿哲的父亲特别注重强调阿哲的口才,说一些有的没的。父亲说的这些,都是阿哲在吸收细碎的语言。这些废话那么多,不如不说。

孩子本真是善良和忠诚的,最先给别人善良的是给予父母,也忠诚于父母。家里父母有啥学啥。阿哲在不断地听着父亲的磨磨叨叨的絮叨时,耳朵在逐渐关闭。父亲言多的同时,孩子把听觉给关闭了。

我爷爷也是一个把听觉给关闭的人。

我奶奶是个非常爱找茬的人,找的最多的是爷爷的茬。爷爷光头,她拿起笤帚疙瘩往爷爷头上揍,爷爷只在那乐呵呵的。奶奶一边打,一边骂“你聋啊?你是不是聋?”骂着骂着,爷爷的耳朵总也听不见,儿女孙儿重复n遍了,他还在问“你说啥?大声点,我听不清。”若干年之后有了我,我也像爷爷一样话少耳聋。听到不喜欢的话了,立马关闭耳朵。老妈常说“跟你爷爷一样,耳朵聋,啥也不听。”

阿哲父亲总是以为自己多说有益,事实上,不仅无益,还有害处。父亲和他完全是两个极端的人。父亲饱览群书,爱说好说,演讲起来根本不用草稿。而阿哲呢,闭着嘴巴啥也不说。他想说的,都被父亲说完了。所以造就了上初中的他,很少说话,紧张,口吃。

要想让阿哲消除紧张感,首先需要他父亲的“非礼勿言”,不能仅仅盯着阿哲的缺点一个劲儿地说啊说的。童话故事的叼肉乌鸦怎么把肉掉下去的?还不是因为唱歌时太忘我了,听到别人表扬之后忘记闭嘴了。

想让孩子变得正常语速说话,大人先像寺庙小和尚一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礼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