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五)2022-02-08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三)


文/高明云

2022年读书笔记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以以下三个出发点为目的:

一、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学会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重新认识自己

二、从蛤蟆的成长故事中获得成长的力量。

三、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有助于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四、了解一些心理知识和心理咨询技巧,自助助人。

第七章:愤怒的表现

50、蛤蟆意识到那时在獾面前的忏悔只是表象,其实他是在防御獾对他的攻击,不是发自内心的东西,就不能带来真正的改变。

51、咨询的议题一直都是由你来设定的。每一次面谈中,我都在帮助你探索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让你最大限度地去学习和觉察。如果你能自己找到这样的问题,说明我们真的在进步。

52、情景:你被两个仁慈的独裁者给俘虏了,他们完全掌控了你,同时,又对你倍加关心照顾,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感受很复杂。”“正是这样!而这就是你小时候所体验到的。这样仁慈的独裁者,也就是你的父母,显然占了上风,而你又完全依赖着他们,你怎么能对他们生气呢?何况你还爱着他们。”

“的确是个两难的处境。不过,如果我的愤怒真的遇到了我父母绝对的权力,会发生什么呢?”“你得学会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这是不可能的,愤怒一定是有攻击性的,这是愤怒的定义啊。也许答案更可能是这样:我学会了完全压抑我的愤怒?”“我对这个答案感到怀疑。愤怒是我们行为的组成部分,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我们换个比喻,这次用科学来打比方。想象一个煤气罐开始发烫,压力越来越大,有爆炸的危险,怎样可以迅速减压?”“第一种方法:尽可能把阀门开到最大。这是有些人应对愤怒的方式。他们像喷射气体一样,瞄准一个选定的目标释放愤怒,然后再恢复常态。这样的方式会造成伤害,还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不利。第二种方法:慢慢打开阀门,这样就能让气体在一段时间里慢慢渗漏出来。”“发现了吗?你快找到答案了!你和其他很多人学到的,就是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你采取的方法就是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让别人几乎觉察不到,这样就不会让任何人不安。”

53、

这个图的关键在于,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用来保护我们免于受到危害。这危害可能是真实存在的,也可能是想象出来的。当成年人怄气、撒泼、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

54、这类行为会导致两个后果,都是负面的。第一个就是会被人嘲笑。看到一个成年人撒泼怄气是件蛮好笑的事情,但也让人尴尬。而更严重的后果是,这类行为告诉别人,这人是个失败者。

第八章:意外的访客

55、蛤蟆感觉到獾指责的眼神,他开始感到愤怒,可愤怒很快化为悲惨的心情。蛤蟆觉得在獾的眼里他只是矫情,他真希望自己能振作起来,学学老獾的样子。

56、蛤蟆心乱如麻,他生气极了,真想一拳打在獾的鼻子上。    可他转念一想,也许獾终究是对的,也许自己应该辞职让獾接管,獾肯定会对工作投入大量精力。但蛤蟆又想到,獾也会把别的东西带到工作里,獾会发脾气,不包容,还会惹恼别人。蛤蟆敏锐的觉察到,这就是和獾相处的代价,可这代价是不是太高了?

第九章:秘密协议

57、蛤蟆在生气,愤怒和狂躁也只在他心里翻江倒海,没有一点外露,所以旁人根本看不出他的感受有多强烈。到了晚上,愤怒平息了,他又和往常一样心境不佳,感觉悲惨。他想:“老獾终究还是对的,他当校董比我好得多,他又动力,也有决心。或许他们让我当校董,不过是想在我的庄园举办夏季活动罢了。”

58、“真他妈糟透了!”蛤蟆平时不说粗话,可这回就像被飓风的尾巴扫到一样,仅剩的一点怒火还是溅出了火星子。

59、很糟糕,似乎我对自己对别人都没有什么价值。

60、“PLOM”游戏,意思就是“可怜弱小的我呀”。这个游戏你每局都赢了,也可以说是输了,这取决于你自己的看法。

61、我说的“不诚实”和平时的意思有些不同,我是说,你可能对自己不诚实。为什么你总是遇到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最后都让你显得愚蠢,让对方占了上风,让你感觉又变回小时候那个可怜弱小的自己,到底是纯属倒霉,还是因为你用某种方式和对方共谋了这件倒霉事儿?

62、“共谋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达成一种秘密协议。我用共谋是想说,你偷偷地 无意识地配合对方,来给自己制造不快,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赢家。”

63、你说到“共谋”,说到我想让我自己不快乐的时候, 我的胸口直发烫。我在努力然自己活得悲惨,这听着也太蠢了。“蛤蟆,咨询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概念,乍一听会显得愚蠢、不合逻辑,甚至让人害怕。但是越是能帮助你深入自我的概念,也越容易引发激烈的阻抗。”

64、“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概念最容易打破我们的心理平衡,它们最有 可能带你走向深层的蜕变,而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我想你现在也感受到了。我们看到的自己,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从当下的你,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需要勇气和决心。所以蛤蟆,你现在应该懂了,为什么你会拒绝打开这扇学习之门,因为它通向一条艰苦之路。”“但这扇门也可能通向深刻的领悟。”

65、处于“父母自我状态”时,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记住,他们是我们最早接触的人,因此对我们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父母状态”包含了自出生起,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

66、我们绝不是父母的翻版。虽然父母对我们影响极大,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者母亲的复制品,而是独立的个体。

67、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

68、1、每个人都有“父母自我状态”。2、似乎没有证据显示蛤蟆又“父母自我状态”。3、他是怎么运作的?

69、困惑是学习过程的第一阶段,这说明固有知识的局限开始被打破了。你要直面新的信息,这些新的信息会挑战你现有的观念和行为模式。由此产生的焦虑是让你改变的动力,很可能也会开启你的创造力。

70、没有一种批判比自我批判更强烈,也没有一个法官比我们自己更严苛。

71、会严厉地惩罚,包括折磨自己,在极端案例里,甚至会施以极刑。但问题是,即便对自己轻判,这种谴责和惩罚也可能伴随一生,变成无期徒刑。

72、这么说也许有点残酷,蛤蟆,能帮你的人是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有许多问题需要你向自己发问。比如你能停止自我批判吗?你能对自己好一些吗?也许最重要的问题是,你能开始爱自己吗?

第十章:午餐聚会

73、他觉察到自身的变化——他的内心深处多了几分力量。他发现自己能更理性地思考那些让人情绪翻腾或是感到害怕的想法。当客观的检视自己时,他情绪波动没那么大了,这使得他能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学到东西。然而从理性角度讲,他总觉得还有一些未解的疑团。

74、他了解了自己在“适应型儿童状态”里待了多久,也开始明白他真的会批判和惩罚自己,正如小时候父母对他做的一样,这甚至是在满足他的需求。他想起苍鹭所谓的“共情”——“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别人”。一个人能同自己共谋来谴责自己吗啊?而且不自知,连潜意识也没能察觉到?

75、蛤蟆很难应对这些想法,尤其当这一切还涉及他自己。它们在脑海里掠过,如影子般难以捉摸和窥探。再往前走是哪儿?苍鹭不断强调要理解和学习,可这条路最终通向哪儿?和苍鹭面谈到现在,这是蛤蟆第一次产生困惑,不知咨询还会持续多久。

76、蛤蟆沿着河岸去河鼠家的路上时感觉到非常敏锐,仿佛卸下了习惯已久的盔甲。他的各种感官,尤其是视力,似乎格外敏锐。草木的颜色分外鲜艳,以前怎么没发现绿色的层次这么丰富。他能感受到外界万物的存在了。对四周环境也非常敏感。他发现自己边走边检视着内心的感受,就像飞行员升空前检查设备一样仔细。虽然对老友重逢稍有担心,但他大体上心情还不错。

第十一章:蛤蟆先生的选择

77、我不确定。要了解自己脑子里的想法是很难的。不过,我明显感到更有力量了,这很难解释。有时那种熟悉的情绪还是会来,我会悲伤,会觉得自己没价值。那种情绪还藏在我心里某个角落里,不再被它牵着鼻子走。

78、应该还存在另一种自我状态,让你既不会表现得像父母,也不会感觉像孩子。在这个自我状态里,你更像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成人状态。

79、自我状态的三位一体,分别是父母、成人、儿童状态。这个三位一体也代表了人格的结构。

80、“成人自我状态”指我们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它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计划、考虑、决定、行动,我们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处于这个状态时,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相反,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

81、在成功的人生里,这三种状态都是必要的。他妈已经演化了千百年,所以每一种状态肯定都很重要,都对生存有价值。不过,我们可以说的是,“成人状态”有它的特殊重要性。只有在成人状态里,才能学到关于自我的新知识。在“儿童状态”时,你会体验到童年的感受,好的坏的都有。你会再现过去的情形,再次体验过去的情绪,可你学不到任何新的东西。在“父母自我状态”时,基本上你不是在挑剔就是在教育别人。不管是哪种,你都在用言行重复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观念和价值观,你会想证明给别人看,让别人接受你的观念和价值观。这种确信无疑的状态,就没法给新知识和新理念留出一席之地。旧的思想主宰着你,这就是为什么单靠争论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想法,只会让人更固执己见。

82、在“成人自我状态”时,你才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评估自己的行为。或者倾听别人对你的看法而不马上驳斥,当然这一点很难做到。

83、第一、没人能强迫别人进入他们的“成人状态”。你只能鼓励他们,就像我一直在鼓励你一样。但我没法强迫你,只有你自己能决定要怎么做。第二、我不知道你应该怎么做。咨询的主要目标是让你自己找到答案。我会在这个过程中协助你,但只有你自己能做决定。

84、难,是因为这个过程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我们在另外两种状态时,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就好像在演戏一样。就好像出演一个我们最喜欢、最了解的角色,台词和动作都烂熟于心。比方说,有个角色叫“生气鬼”。生气鬼很懂该怎么表达愤怒。遇到合适他演的剧目,他能一字不差地说出台词,而且他经常遇到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奇怪?他能不假思索地切换到愤怒的语调和音高,自动筛选出合适的用词,他的整个姿态都在表达愤怒。总之,他演的生气鬼接近完美,而关键在于,甚至都不用动脑子!就好像为了这场演出他排练了一辈子,而频繁地出演这个角色也使得他每一次表演都更传神。

85、我认为没有人能让我们产生什么感受,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说到底,是我们选择了自己的感受。我们选择了愤怒,我们选择了悲伤。一个人怎么能进入你的脑袋,强迫你产生任何情绪?那才是真的不可能。别人或许会影响或说服你,可最后,是你自己在决定要选择什么样的感受。“选择”一次可能不太恰当,我们做这些选择时都是无意识的,更像是一种条件反射。

86、条件反射——一种针对特定刺激物的自动反应。我们现在讨论的是情绪化的行为。以往的经历教会我们在相似情景下不经大脑就能自动做出反应。

87、蛤蟆,你这段时间的不快乐,该去怪谁?是谁让你情绪那么坏?“你还要为自己的不快乐责怪别人多久?”

88、你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还包括你自己的情绪,这才是成年人会做的事情。毫无疑问,这很难,但相比于责怪别人,它还真有个天大的好处。你能开始多此行动了。如果你为自己负责,就会认识到你对自己是有主动权的。因此你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更重要的是,有力量改变自己。

89、“那我的父母呢?我能对他们做什么?”“原谅他们。”蛤蟆心里的声音冒了出来。他想问苍鹭为什么要原谅父母,是他们让他的人生那么痛苦啊。为什么他就不能以怨报怨,让父母也尝尝他小时候的滋味?他不只对父母生气,也开始对苍鹭生气,苍鹭和父母在他眼前慢慢重合,变成看同一个怨恨对象。他觉得自己的暴怒就快决堤了,要是释放出来,后果不堪设想,甚至让他想杀人。蛤蟆坐在那儿,心跳加速,浑身发烫。然而如往常一样,再刺激的愤怒最终都化为乌有,只留他在疲惫中痛苦悲伤。

你可能感兴趣的:(【08】《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读书笔记(五)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