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巴别尔

在读伊萨克·巴别尔的《巴别尔全集》第3卷《故事与特写》。这本书是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下单,4月25日收到的。一起下单和收货的还有托马斯·马卡卡罗的《空间简史》、复旦大学朱刚教授的《苏轼十讲》和理查德·布劳提根的《在西瓜糖里》。前几天上下班途中已读完《在西撤塘里》。

其实在4月23日之前我根本不知道这世上曾有一个伟大的作家叫巴别尔。那天在当当网逛啊逛发现了这本书。巴别尔三字读起来特别有某种感觉,于是在线试读了下。显示的是第一篇《老施莱梅》,开篇写道:“尽管我们的城市不大,尽管城里的居民为数不多,尽管施莱梅足不出户地在城里生活了六十年,但还是不曾有人能对你说,施莱梅是谁,他曾经干过些什么……”。好吧,我得我承认,我已被带入了某种情境。然后立马就下了单。貌似我许多的书都是循着这样的路径收入囊中的。就好像年轻的时候去逛商场,因为某种款式某种颜色对某件衣服看对了眼,就决定买了。甚至有点像更年轻时会因为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喜欢上一个人。如今这样的冲动和激情我唯一只奉献给书了。

巴别尔的故事写得像一幅画。比如《九个人》,开头句是“他们一共九人”,然后平静淡然地叙述了这九个人被编辑接见的情景。再比如《在火车站》素描般(文章标题后面的括号里就写着“实景素描”)记录了小群人送士兵上前线时的举止和对话。好像生活中偶然的一瞥,亦好象无意中旁观了某个时空。文章中看上去并没有主题观点亦或结论啥。原生态的呈现,没有一点雕琢装饰亦提炼之类的痕迹。似乎作者就是随便一写,丝毫没有用力,读得也一点都不费劲。

这与多数传统意义上的书写似乎不太一样。一般总是文以载道亦或讽或诵之类。总之会有某个或明或潜的观点。但巴别尔(到少在我已读过的这几篇故事里)并没有让读者感觉到他在输送啥观点。甚至让读者读到文中的这个场景也似乎纯属偶然。他偶然“看”到了,然后随手“拍”下发到了“朋友圈”里。他似乎并不生产故事,只是故事或场景的搬运工。所以我说他的故事是一幅画。画的人觉得想画就画了,并没打算在画里承载啥。然后看到人觉得哎这画看上去有某种意味,反正就是让人想驻足看上一会,看完了心里还要回味一阵,甚至还想回再看。这就是巴别尔给我的感觉。

巴别尔还让我对文字的运用有了一种新的视角。我想这种视角应该可以帮助我在写东西时更少一些障碍。好的文字就是会有这样的魔力。很遗憾没有更早一点读到巴别尔。但现在读到也不晚。我希望有时间阅读他更多的书。

最后简单说一下巴别尔的生平(以下内容摘自《巴别尔全集》第3卷的译者之一刘文飞先生所写《编者序:巴别尔的生活和创作》)——

伊萨克·巴别尔1894年出生于俄国敖德萨城的犹太人聚居区莫尔达万卡,父亲是经营农业器具的犹太商人。他在敖德萨商业学校读书时,在一位法国外教的帮助下爱上了文学。1913年在基辅《星火》杂志发表处女作《老施莱梅》。1916年在彼得格勒与高尔基相识,并得到高尔基对其文学天赋的肯定。1917年起先后以志愿兵身份征战罗马尼亚,在秘密警察机构任外事翻译,在乌克兰国家出版社任过敖德萨分部主任和南方罗斯塔通讯社记者,参加过苏波战争,在格鲁吉亚等地当过记者等。1939年他以“反革命罪”和“充当法、奥间谍”的罪名被捕,次年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在莫斯科被枪毙,年仅45岁。虽然巴别尔曾是文坛泰斗高尔基家的常客,最终却未能躲过20世纪俄苏历史上的那场腥风血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巴别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