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大地,皇天厚土。五千年文明肇始,八千里锦书欲寄。这里不仅埋千古帝王,名将良相,也埋文人墨客和乡野村侨。
在渭北高原的东北小县——合阳,这里九龙朝凤,华璋异秉;千载数风流,万类竞霜天。多少英雄豪杰,文人才子,从象牙塔里走向人生巅峰,多少民间奇俊,风流雅仕,都在这片热土上留下辉煌的足迹和响亮的名号。
今天我要说的人,据《合阳县全志》记载:秦镐,字宅武,号澹庵,年四十为邑诸生,又据《陕西通志》,康熙辛酉(1681年)举人,康熙癸未(1703年)进士,年六十,又十年,授浙之新昌,以老休致。生平痛家祠之废,纂士祭仪行之,喜读宋儒书,里中尝学者数十人。经指授,率多成名。郃人群议盐政,镐曰:是乱也,止之不得,后事败,戮数人,其先见如此。子,沣,字映林,举人,传其家学,所成就亦多。
秦镐,字宅武,号澹庵,在四十岁时成为合阳县的生员,做过凤翔教谕,通过努力学习,六十岁时考取进士,后十年被授予浙江新昌知县,直至年老归家休养。因族人荒废祭祀礼仪、谱牒文化、民风教化等,犹感万分悲痛,由此也说明秦镐宗族观念浓厚,并热衷于此方面的事情。他动员文化功底深厚,有礼仪素养的族人,立祠修谱,保护和发展谱牒文化、宗祠祭祀等方面的事情。据韩城周村(北沟,和阳秦姓迁徙处)秦姓族人秦万得(秦氏族谱保存者)讲,目前韩城周村保存最早的“秦氏族谱”就是由秦镐亲率合阳籍族人,并在他的主持下,历时几个月编撰而成的。还在现谱的时候,搭建“望华台”俗称“花台子,以示隆重。
他平生喜欢钻研宋儒、理学家的文章著作,思想内涵等,均有较高成就,作为一位有着优良家风传承的名士之后,治学礼仪教化也深谙造诣。“里”在明清时期是居住的范围概念,相当于今天的村庄或巷道。这句话的意思是,他教授周围的学生多达几十人,由于他悉心传授,有人入朝为官,有人专心治学,多有不菲的成就,各得其所,也是对他传道、授业付出的肯定。
清代合阳的食盐由山西省解池(也叫河东盐池,在今运城市境内)运销,官府统一管理,商人承包,官商勾结,百姓受害。康熙至雍正年间,合阳人民几次请求自运自销,与承包的大盐商发生矛盾。雍正二年(1724)川陕总督年羹尧以合阳有人贩运私盐,殴伤盐丁,派兵残杀无辜百姓多人。他看破这是一场政治阴谋,奉劝大家不要参与其中,然众人皆无听,置若惘闻。事情败露,有多人被砍了头,事件得以平息。足见他对政治时局的定夺是多么的敏锐和老辣。
秦沣是秦镐的大儿子,字映林,乡试中举,受家风熏陶,传承家学不怠,成就奇殊,所闻声名远播,遗憾未见其传世之作,期有朝一日能面世一阅,甚慰。秦沣有三子,长子秦相(生员)、次子秦新、三子秦诒穀。秦镐次子秦泾县志有传,另文介绍。
志书中没有记载他的生卒年份,根据仅有的一些年份推算,比如,他在60岁时考中进士(清康熙癸未年)往前推六十年,就是他的出生年份(1703—60=1643)秦镐是约明崇祯十六年,清崇德八年生人,比侄孙进士秦休(1679年)生人,大三十六岁,为康熙年间同朝进士。
秦镐考中举年份,据《陕西通志》记载为康熙辛酉年(1681年)。在清,孙酉峰编撰的《合阳县全志》中秦镐考中进士为康熙癸未年(1703年)。孟家庄出土的秦五举为合阳大善人“党愚直”撰文的墓志铭后面有:“候选知县辛酉科举人同学眷弟秦镐顿首拜题盖”字样,(两家属姻亲关系)。
秦镐家族学风浓郁,名人辈出,仅合阳县志有传记者,多达数十人(族谱有名号者)经几代人励精图治,成名者率多。这得以于祖辈的悉心教化和优良家风的传承。虽然只聊聊几笔,但是,每一笔都是丰富人物的支撑,因此我们才得以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原型,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我们以史为荣的骄傲。
新池镇北沟村民流传着花台子的传说,已经数百年之久。今人已无法还原当初的盛况和实物样貌。最后一次搭建据传为(1936年)清明节现谱的时候,一幅由八先生(秦嶽峻)编撰的对联:“明灯皓月齐映彩,黄童白婴俱观光”有为数不多的人知道外,其他的都只有片言只语无法涵盖其实,且把主持搭建花台子的人易为秦休,实则是秦镐。我想,大概是因为秦休后来的官职高,影响力大的缘故。 三组雷尚义家大门口有一通碑石基本能确定花台子是由秦镐主持搭建。我曾去看过“重修望华台”碑记的字样清晰可见,内容不是太全,但是我看到了“镐”字出现在碑石上。不论是从兴趣爱好,时间节点,以及个人仕途的发展推断,秦休少时读书,中年中进士,此后几十年一直在各地为官,且还是干吏,我想他更多的心思应是在朝为官,而无心于这些与仕途无关的闲事。反观秦镐,六十岁才中进士,之前的几十年志书介绍他热衷于家族宗祠、修谱之类的事情,所以花台子很可能就是秦镐主持搭建的(究竟是谁搭建的有待继续考证)。花台子本名“望华台”,花台子是村民约定成俗的叫法。另文介绍这里不做赘述。
花台子是秦镐为续修族谱,在现谱的时候搭建的一种用于祭祀先祖,施行礼仪的台子。不仅如此,他还对村里的社火节目进行了改创发展。北沟村的通天锣鼓、背杆(申庄村也有背杆)等传统社火节目就是从那个年代流传下来的。通天锣鼓已失传多年,年长者只知其事,已无法还原出真正的花台子和通天锣鼓了。当年村里保存的花台子社火用具,很多东西都在文革时毀遗尽失。盛世的盛况、胜举,再也不会出现在世上和村民的热切地爱恋中,实属可惜。如此宝贵的民族瑰宝和文化财富被彻底湮灭在历史长河里,永远地成为后人心灵上的疤痕和无法抹去的切腹之痛,它们终究黯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我小时候,村里还保留着好几处祠堂,应该都是那个年代遗留下来的也未可知。我最初上小学的地方,是由大(读tuo音)庙(祠堂)改造的学校。北沟村最后一座祠堂,俗称大分祠堂是两千年以后才拆除的,拆除不是因为年久失修,也不是有碍观瞻,而是因为要盖新的村委会,才在众人恋恋不舍和声声叹息中,轰然倒塌在历史滚滚的车轮下,废墟无法割舍村民对宗族祠堂的眷恋和怀念。
族谱记载,渊、彦、荣三人为北沟秦姓始祖,村里出土的秦子玉墓志铭也可以得到确认,我存疑的是,秦镐修谱没有将全部秦姓族人收编入册。因为《合阳县全志》影印本,还记载了“秦隆”合阳龙泉里人,弘治十一年进士。族谱中却没有找到这个人。按一代人30年估算得知,五世祖秦和为明(约1500年)前后出生的人,而秦隆在明(1498年)已中进士,按30岁中举算,那么秦隆出生在明(约1468年)左右,照此看,秦隆比秦和要大30岁左右。既然都是龙泉里人,族谱上却没有被收编。那么龙泉里是否还包含其他村庄,或者说秦隆和秦和分属两个或是其他分支?走访老书记秦昌屯,他也向我说到,以前听老年人提到过秦隆,问其原委,他只是摇头,表示说不清。
明朝从洪武年间开始推行“里甲”制度“黄册”制度,管理全国人口,粮田等。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一甲十户。通过走访了解,北沟村周围十里,以秦姓为大户的村庄有:北沟,南沟,甘贤,马庄几个村。走访得知,其他村未有资料证实有秦隆其人。如此以来秦隆可以基本被认定为龙泉里(北沟)人。当年没有出现在族谱上,概因渊祖或是投靠原住秦姓而来,秦子玉的墓志铭上原文是“龙泉里沟渠镇人,我猜想沟渠镇因沟得名,是家族居住的范围,因此未入族谱或许有其它原因,亦未可知。关于秦隆和族谱的续编之谜,还待有心人继续考证。由此我更大胆推断,或许有比渊更早的秦姓人(另一支),才是真正意义上(北沟)秦姓原住民。秦镐修谱只编录了自己的族群(明清士大夫修谱的典型惯例)八队有一较地,就叫秦家地。是否正确,待考。
在《陕西通志》《合阳县全志》上还有一个在嘉靖元年中举的进士“赵康”合阳龙泉里人,按照上面的观点来看,北沟村当年杂姓混居,其他姓氏家族也是高门大户富甲一方,否则在那样的年代(明朝中后期地震、干旱、蝗灾等灾祸不断)想博取功名是非常困难的。
《合阳县全志》未提及秦镐的作品著作等。《同州府志》卷544经籍著录《绿槐堂记》清张大有撰,清乾隆四十六(1781年)。张大有 : 合阳县,西街人(1675—1730)字书登,又字火天,号慕莘。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进士。历任漕运总督、工部尚书、礼部尚书并代理兵部尚书。能让这样一位大人物给收录编撰作品,说明秦镐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大家以为呢?
今天的村庄再也不会有你神逸的身影,很少有人提起你的名号,你的传说隐藏在志书厚厚的册页里渐渐远去,可你留给世人丰厚的精神遗产,不应该被时代的浪潮湮灭,更不该让你的垂功被深埋在历史过往的云烟里,成为后人膜拜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