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记026:由简及茂


梳理一学期的语文教研,经历的“引领-示范-成长”深耕课堂的教研成长获益良多,是对成长的反思,也是对课堂的叩问;是在点滴之中回归教学的踏实,也是付出终将收获的喜悦。在实践中的反思是认识自己最鲜活的因素,将此收集整理就成为下一步出发的方向。

1、自动更新,用名师的智慧启发自我成长。

学期的示范引领课后,在级部磨课的氛围下,自己会有一个审视自己的机会,从教学设计到教学机智,再到课堂生成、评价引导,平时不被发现的细节在评课的彼此碰撞中慢慢涌现。我知道这就是接下来一个学期教学中我需要突破的重点了。可是,如何突破?

❀名师课堂中的成长:第一次线上教学时,那段安静的时光里,早起看教学实录,走进窦桂梅老师的课堂里,我惊喜发现“追问”在课堂中的意义,那些大师们的课堂之所以如此的奥妙,还清晰记得窦老师引导一个孩子时一连串的追问,追问背后闪现的是清晰的思维,文本解读的硬功夫是根本,那份对待学生郑重,幡然醒悟,原来这就是倾听下的思维展现。在追问的推动下,课堂的思维才有可能深入,才有可能敬畏,也才有可能就此查漏补缺。面对孩子的茫然或者是错误时,我们是引导之下,为他开辟一条思考的由浅入深的路径,还是就此放弃寻找可以答上来 的同学再次回答。前者是抓住机会有所作为的教师价值的体现,而后者无疑放弃了教师课堂之中最珍贵的身份定位。走进名师的课堂,那些鲜活的应对,领略的是大家的风范与魅力,于我而言是一个高度,更是眼界的打开。原来可以这样引导,原来可以这样教,原来同样的课不同的学生上出来的是不同效果,但同样的精彩。这也许就是作为教师的我应该追求的境界吧。虽不能至,但亲近让我离他们更近些。


听窦桂梅老师的《大脚丫学芭蕾》,走进大师的课堂,收获最深的是老师对于问题的追问。我在想,课堂如果深入下去,是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如何的策略达成呢。我在窦老师的课堂中找到了答案——是追问,当孩子答对的时候,通过进一步的追问让孩子的思考再进一步。当孩子答错的时候,通过追问拓宽孩子思维的角度,或者扫除认知盲区,或者因势利导。

记得这节实录,电脑里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一次教研会上的展示课,另一个是清华附小自己的阅读展示课。第一个版本因为学生原因,开始的气氛并不活跃,举手的总是那么三两个孩子。窦老师在鼓励激发无效时,他随即抓了前排中间的一位男生回答问题。从孩子的表现来看,这个孩子资质平平,思考的有些慢。男孩站起来,不知所措,也并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在此种情况的窦老师,选择了追问,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引导,男孩从一开始的沉默,到后来慢慢被老师带入了思考,那时候我被窦老师的神情所感动,每次男孩面对她的问题欲言又止说不出来的时候,她就用选项的方式询问男孩,从一开始的点头沉默的回应,男孩渐渐开始回答问题,到后来窦老师多次提问他,也都能对答如流。这个并不算环节的环节深深吸引了我。

正因为这一次的深入追问,课堂仿佛活络起来,我在思考:为何这样一次深入的追问会达到如此的效果呢?

我想有几点:首先,在追问过程中,男孩的从不思考、不知如何思考的境况里,窦老师运用追问的方式让男孩清晰了思考的路径,与此同时,会倾听的孩子也在跟随窦老师与男孩的互动一同思考。这个过程,倾听的能力带给了现场每一个参与的孩子深入思考的路径,同时也在同样经历着思考本身。

然后,在追问时,老师的等待给了男孩缓解了压力,慢慢放松下来得以专注思考,幽默的互动让其他孩子也进入了一种轻松。我在想课堂的放松与常规的规则要求,彼此之间应该达到一种平衡。恰如站桩的功夫,追求的就是一个“松”,这个松是身心的一种呼吸与平衡,而规则的遵守是自我认同后的选择,恰如练功久了,腰背挺拔是因为有了力量。对于孩子,习惯成自然是一样的道理。我想充斥着严厉的课堂上,没有放松,就不见得有思考存在的。

最后,教师的倾听与投入,对于学生而言是尊重,也是浸润。窦老师听孩子回答问题的时候,她投入的样子很可爱,或者侧耳倾听,或者双眼注视,记得一个女孩回答问题时,她不自觉把手放到了嘴边,着实让我觉得可爱之余,深深的反思。课堂之中,多少次要求孩子大点声时,其实回到自身,是否就真的全神贯注倾听孩子呢。如果再贴心点,是竭尽所能听清楚,传递的是尊重,更是理解。那些小声的孩子是多么需要我们听到他们的心声,并给予鼓励与肯定呢。

——《深入的细节》


❀阅读中汲取营养:级部共读一本书,我选择的是《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书放在床头,睡前读一点点。从文本解读到课堂导入,是一个个教学细节重新被审视。专业意识的觉醒,让每一堂课后反思有了深入与细致的方向。每天看一点,思考一点,然后再在课堂之后反思这一点,慢慢的,观念的更新带来的行动改变,这种贴合一本书的感觉特别好。


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一种淡淡的掷地有声的话语。毕竟贴合一线的课堂教学,作者每一篇文章仿佛就是一剂良药,诊断的都是一线语文课堂中的硬伤。很多问题,其实之于自己而言,不是没有思考过,只是这种思考是浅显的,读书时看到作者从专业语文学习的角度解读这些问题的症结及对孩子学习的迫害时,不由得让我再次懂得了“敬畏课堂”的真谛。

无论是课堂的预设、介绍作者的不得当造成学生心门的闭塞,还是课堂语言导致的课堂浮于表面喧哗,又或者“电灌”体现的教师本身浅薄,重新认识“敬畏课堂”是贴合的课堂,是贴合文本,去深度贴合里面的空间、温度,甚至是高度。也是贴合学生,贴合学生的认知与思维,还有成长的脉络与需求。

曾经面对导入环节和介绍作者环节,也有过自己的疑惑。总觉得课堂被字词牵绊住,感觉被硬生生扯开的感觉,很突兀。但仿佛老师们习惯了套路,从未想过打破。直到二年级的我在贴合文本下了一点点功夫之后,才发现那种深入课堂、贴合文本时,师生同在的思维碰撞、内心激荡的喜悦时,我果断在某些课堂上单刀直入,这样的课堂就仿佛一条小河流淌,有静谧,也有浪花……从朗读课文入手,在备课基础上,及时捕捉学生朗读中闪现的光亮,哪怕就一点点。在我看来,唯有读懂了,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哪怕那种读懂是朦胧的、模糊的,但一点点感觉需要被重视,被引导,甚至被提升。我定义这为课堂的生机。而那活泼泼的、喜滋滋的意味就从此出来。

昨晚的直播课中,我从学生们的预习作业中看到孩子们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多是我在备课中未曾想到过的,比如,驮为何不能换成“背”,还有为何是“半口袋”呢?这些闪亮的细节里流露出思考的痕迹、细节的发现。我很珍惜。

于是,我的课堂尝试摆脱常规课堂的环节枷锁,珍视这些小小的问题。

我问道孩子们:为何是半口袋呢?

沐曈说:我有看见过,牛马驮东西都是半口袋的,一边一个这样方便驮,不容易掉下来。听完这个解释,我惊呆了,说实话,我还真的没有想到这呢。就在课堂最初,我还教给他们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来辨析词语,而她却能够活学活用。孩子们的课堂学习能力当我们尝试去发现时,真的很强大。

妙萱说:半口袋也许是磨坊就需要半口袋麦子呢。不合理的地方需要老师点拨引导,我补充道:磨坊其实就是把小麦磨成面粉的地方,以前是用石磨的。所以,送多少磨多少,不存在需不需要的问题哦。我试着又提醒她:试着把这句话送回课文,你会发现什么呢?这句话是谁说的?(老马)也就是说老马让小马驮半口袋去磨坊的,对吗?老马为何这么做?萱回答:是妈妈的一种关心吧。是呀,无论是课文中的老马对小马,还是生活中的妈妈对你们,都会在细节中给予关照与爱护。明明让你做事情,但会故意降低难度,让你完成起来没那么难。这里的老马就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半口袋”读出了老马对小马的关爱,对吗?圈出来,并记下“老马的关爱”这就是记批注。

晟皓举手了,我尝试让他回答:过小河的时候太多的麦子口袋容易被水溅湿。从小马途径小河这个角度思考。

没想到这么一个小小问题,三个同学可以从不同角度找到如此这样的原因,大大超过我的预设。孩子们用实践经验诠释上节课“从实际出发,多个角度看问题”,他们多棒。我想这也是课堂中的活泼泼、喜滋滋吧。

当我们试着主动贴合学生的思维,去静下来、慢下来时,课堂就有种静水流深的思考发生,学习也在悄然发生着。这是我曾经期待着的课堂。是静静的,但也是热烈的。那些思考着的、想象着的此刻在每个孩子内心发生着,发酵着,成为孩子未来更远道路上的基石。

——《干净的课堂活泼泼,喜滋滋》

读《上一堂朴素的语文课》,经营静下来的课堂,静水流深。

这里老师谈到了静,课堂里有动,亦要有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是写作手法,是不是也是深刻的人生智慧呢?古人有云:可以动静。可以,是具备这样的能力。我们盘坐下,便能感知到自己静的功夫如何?围着小区跑一跑,也就知道自己动的功夫怎么样?实际情况真是不堪啊。课堂的动静如生命雷同,动静功夫在于可以动起来,也可以静下来。只是在这里,我继续深入,思考在课堂之中呈现出来的:何为静?何为动?朗读是动,书写是静。讨论是动,圈画批注是静。回答是动,倾听是静。忽然想到了中国的阴阳的智慧,也许在动静之中,我们应该窥探到动静之间和谐的转化,深化的余地。

教育原点,从学生出发。这一堂看似精彩的习作课,逻辑起点错了,一切也都成了枉然。是啊,课堂如果被演绎成了秀场,是对课堂的亵渎。只是这种敬畏从何而来?又表达成如何的样态?不得不深思叩问,从学生出发,以儿童本位是值得被重视的。

一个是精美绝伦的开头实例,一个是从学生作文为起点发掘闪亮之处。前者是高不可攀的附庸风雅,有一种不属于一个圈子硬生生一块凑的牵强,而后者是发现,是呵护,更是培育。今晚日记本的日知录反思了自己"严格",或者更准确的是严苛,我想找到这背后的原因,才会从根本改掉自己时候追悔莫及的急躁与自大。也许,这份严苛只因为从教师出发的视角让我看不到更多的可能性,看不到儿童世界那质朴笨拙的"嫩芽"的可贵,眼中没有当下,有何谈成长与未来呢?

写作与阅读,核心在实践。回观读书写作研究之路,不自觉选择了一条课外拓展实践活动的思路,一路尝试,也一路收获。这样思路的启蒙来自于湖南长沙朱爱朝老师,也源自于儿童阅读师资认证课程让我见识了这样一种可能性,让我不自觉联系起来杜威的"经验主义教育",大学那会熟背的知识在十多年后用实践教学印证后的感受是学而时习之的欢喜吧。如今整本书教学有点死胡同的感觉,但走下去,也许走着走着就看到路了呢。

《最表层和最里层》这一节内容深深心思我的共鸣。对课堂走了那么一点点自信,是一年级课堂上,我有了一种神采飞扬的流露时,走出教室心满意足。从那以后,我在努力经营这样的课堂。因为我找到了我心中期盼着的课堂的样子。

之所以说是经营,是因为我在课前下足了功夫,不应付每一堂课,敬畏课堂带给我的,还有孩子们的成长巨大的价值与意义。无论是精心研读教材,还是大量阅读专业书籍,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我在磨练的是自己文本解读的功夫,这是最里层。最表层源自于最里层。

再谈唤醒二字,百日论语的日子里最高频的词语就是唤醒。欢迎是心灵的碰撞与交流,走向这个层次是面对生命、表达生命、解读生命的教育,其实我们何尝不是借由教育重新认识自己呢?我有时候站在非世俗角度看待教师,也许教师是借由教育实现生命的超越最好的道场。

1.细节里流露的是什么?

我们总以为教育发生在课堂的说教里,其实教育发生在点滴里。我们掩饰不了生命感知的粗糙,当我们不能为一朵花驻足时,又如何让孩子对待花草有一份怜惜,当我们不能对自我言行有一种慎重,又如何要求孩子谨言慎行?细节需要我们一点点去对习以为常有一种觉知与反醒,卫生打扫的积极性主动性没起来,是指导不到位,还是激发不得法?调皮孩子屡犯缕错又缕错又缕犯,心路历程是什么?细节里潜藏着智慧的可能,也是之所以如此的原因,之所以没有找到,恰恰是我们忽视了细节。

2.研读文本的功夫

无限重视研读文本的功夫,都不为过。只是功夫从何而来?书中的独立研读的磨砺。是啊,成长别无他法,从磨砺中来,从时间里一遍又一遍的功夫中来。曾经对这个是有体验的,读一遍再读一遍,沉不住气就看教参,甚至有的时候不借助教参似乎就读不出一点味道来。久而久之,拐杖用惯了,就自己走不了路。所以舍弃依赖,发足狂奔才是成长的正途,不可有投机的心思。老老实实,下足笨功夫吧。        ——《走进》


2、源头活水,还是得用心回归课堂教学中来。

脱青课级部五位年轻教师,那段奔波在各个班级的听课时光,无暇顾及思考些什么。直到接下来的级部绑定课,忽然发现自己的问题,仿佛丢失了自己对于课堂的那份敏感。听多了,自己就不自觉忘却了课堂之中的那份敏锐,这份敏锐是对文本,对学生,对生成……课堂是教师成长的主阵地,源头活水从此而来。所谓的敬畏课堂,首先得深耕课堂。而深耕的意义在于在课堂时间里全情投入,以此关注学生、让教与学真实发生。追溯课堂之外,这份珍重因深研文本得以知行合一。


3、由粗入细,用心细节的功夫是慢慢长出来的。

陪伴脱青课,读完心愿的教后反思,不觉泪潸潸,是感动,感动心愿心头细腻的功夫,那些用心的细节在身上慢慢种下了种子,已经发芽出现了小嫩芽。原来,当我们种下种子时,那种静静等待里所见证的成长竟然如此令人感动,因为里面藏着一股动人的力量。我想,生命至大的圆满模样的起点就在于此,当经由用心的专注、付出的磨炼之后,淬炼后的自己是自己向往的样子,以后之路就是拾级而上的自主成长之路,一路荆棘,但甘之如饴。

沉下心来静思,历经近三个周五次磨课,《蜘蛛开店》终于在周五下午落幕,也要跟这只小蜘蛛告别了,句号还要等这总结写完才可以画上。说来也有意思,我也许跟动物有些不解之缘,上学期的鸭子,还有这次的小蜘蛛,不过,相同的是,它们都是来“折磨”我的,至少是扒层皮的程度。

《小毛虫》里有一段话是这样说的:小毛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动了一点点,当它笨拙地从一片叶子爬到另一片叶子上时,它觉得自己仿佛周游了整个时间。听耿子讲这一课时,我尤其对这一段印象深刻,只觉在它的身上感受到了自己的影子,我在语文教学的路上爬呀爬呀,每一次成长都觉得酣畅淋漓,但实际我只走了一小步,不过,我不甘气馁,也不愿气馁,这每一小步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现在想来,这一次备课竟然比上学期的片区教研准备的还久,整个过程与上次不同的,是多了自己的思考,备课之初,研读文本,钻研教参,确定教学目标,这片课文需要引导孩子按照提示讲故事、续编故事,又观看了好几个教学实录,大致的教学思路在脑海中出现,文章分割为三小部分,教师引导第一部分,学生自讲第二三部分,然后整体复述,续编部分在课堂上不处理,作为课后学习任务。第一次试讲在八班,那一节课最出彩的,大概是我花里胡哨的板帖,用师父的话说,孩子很给力,老师没下足功夫,有点失败,与师父探讨,总结问题,这堂课缺乏整体性,课文被分割,孩子不能进入文本,相同结构的文本处理方式雷同,无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整个课堂比较空洞,我自己也感觉这堂课,孩子没有实实在在感受到,从而获得;除此之外,自己的点评不到位,对学生的预设不够,我的环节在实际演练上误导了孩子的思考方向,比如“每位顾客只需付一元钱”,由于我过多强调一元钱,导致孩子只聚焦于价格上,整堂课有些抽离于文本之外;还有文本的研读能力,对文字的理解不到位,错误地把握了人物情感。

评课结束正赶上周末,消化师父的点评对课进行修改,说实话,觉得很难,经验不足是硬伤,绞尽脑汁地想,好在周天晚上改的差不多,周一背稿子,周二在莎莎班试讲。这次试讲没有讲完,一方面是时间关系,一方面是自己的状态不好,课堂结构重新理顺以后比较碎片化,朗读指导不到位,怎样让孩子感受寂寞?怎么感受累?不是我给孩子,而是让自己感受,评价语单子,评课不中肯,“很好”之类的评价又出现在了我的课堂上,显然没有存在的价值,基础知识虽落地但没有生根,师父给我提出了一些环节的一节,那天中午评完课,师父说尽量第二天再试讲一次,我内心其实十分抗拒,一时间只觉得头要炸裂,需要消化的细节和大框架很多,这无疑又是一个不眠夜。

晚上整理思路的时候,发现我还没有理解师父的意见,我坐在电脑前,思索再思索,两个小时,也只能理顺出一点点内容,因为太困,所幸睡了。第二天一早,玲姐问我准备的怎么样,我心里直打鼓,让我今天讲,我一点底气也没有,但是给自己一个理由,为了平衡时间,我逼着自己把课备出来,挤着时间用,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思考课,办公室,教学楼里,嘈杂声一片,但那一刻我只沉浸在我的教学预设中,直至午休结束的最后半个小时,我顿悟了师父的意思,赶忙修改课件和逐字稿,第一课进行了我第三次试讲,这一悟花了我一天半的时间,但是是我独自思考的结果,我发自内心的为自己开心,我觉得这就是磨课的意义,从中发现,从中领域,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试讲有了明显的进步,思路渐明,当然还有很多细节打磨,师父的点评也一次次点醒我,我一直说,课堂上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推动,但是,自己在讲课时往往缺少对学生的关注,忽视学生的思路,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思路经过我们的引导,会推动整个课堂,比如我知道“店”的书写,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孩子说写的时候广要包住占,在这里就可以引导,那应该注意那个笔画?顺势根据可以把关键的撇要长引出来。年轻教师的问题往往是当学生超出预设后便不知道怎么引导,这需要磨练功夫。剩下两天没有试讲,但每天晚上,我还是会背上我的电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琢磨细节。

出于老大的威严还有其他年轻人的成果,我们讲这堂课的压力越来越大,我自觉向来不抗压,在我心里,我要做的事必须要尽我所能做到最好,所以,办公室的姐妹每次劝我,我都不多做解释,也只跟莎莎说了我心里的想法,这压力来自我自己,波姐说,你都经历过那么多大场面了,没问题,但是我想,作为一名发展的语文老师,除了需要经历,更需要每一次经历带来的收获与成长,我希望我的每一次呈现都能比上一次更成熟一些。

我的课最终被敲定在周五下午第一节,不知该用什么词来形容我的心情,这个时间段让我都有点害怕这堂课不能出彩,师父这个周很忙,基本无暇顾及我,我想这个时候需要我自己站出来,周三在一班第四次试讲,没讲完,我很恐慌,这是加入语言要素后的第一次试讲,课堂才进行了一半就下课了,课后习题的重点部分没有讲,但没有进行改动,周四在波姐班第五次试讲,复述和交流草草结束,波姐点评,前面的指导朗读太拖,讲完课师父就给我打来了电话,跟师父交流也提到了前面内容拖沓的问题,让我思考怎么压缩,同时,这堂课出彩的是最后的交流,其实我当时在想,我能相信自己吗?我很害怕,一直以来,有师父的保护,我觉得只要师父评完了,我就无所畏惧,很有底气,可是这一次,需要我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但是人总要成长,这一晚,备课到了凌晨,听别人讲,看自己的课,脑海里一遍又一遍的理顺不同的教学思路,思考如何让课堂环节更顺畅,一度崩溃,范例的课堂整体性较强,细节抓的不多,让我怀疑我应该怎么去权衡细节和整体,最后细节部分我进行了小的删减,细节的分析是要让孩子更好的进入文本,体会人物情感,要有,但不要拖沓,语言要素的训练有节奏,不过多停留,最后的交流要落到实处,不要水过无痕。

周五中午的午休伴着紧张的心跳入睡,又伴着紧张的心跳声醒来,没有睡好,也睡不好,40分钟的课堂,我很满足,裕铭出其不意的仿写句子点亮了课堂(仿写我的项链),涵笑和牧菲的讲故事让在场的老师都为之喝彩。自己不想表扬自己,但是听课的老师来看,效果不错,师父说,这堂课,比她想像中的呈现的要好的多,这是她第一次听我最后的呈现,也是最后一次,我真的没有拖沓,课堂的生成自然而然的出来,孩子们在我的引导和铺垫中有了自己的思考;波姐评价这堂课我游刃有余,很松弛,我理解了当一个老师对这堂课有了自己的思考后,骨子里就会有对这堂课的掌控。这堂课,孩子们很出彩,我很感动,发自内心的为这群孩子喝彩。

三个周的日夜在起夜和不间断苏醒中度过,说实话,是精神和心理的双重折磨,50路公交上,有我每天7点钟带着电脑坐上公交的身影,梦里,我多次被讲课的场景缠绕,所幸,值得。

有一天,和莎莎上楼,莎莎问我:“你觉得这这一次备课和片区教研备课有什么不一样?”我想了想说:“其实片区教研的时候还有点懵懂,只觉得要代表学校,要好好表现,这一次是在老大面前展示,打心理害怕老大的专业权威。”,现在想想,那时不经意的回答,感觉这堂课在为别人而备,但现在我想,这一次的脱青课,过程我收获了太多,正如婚礼结束跟师父说的话,这一次,我好像离开了妈妈的怀抱,蹒跚学步,可是这其中的成长,却是他人无法与我共享的。

今天帮莎莎顺课,我更觉得这堂课给了我太多的东西,曾几何时,我也可以有了对文本较有意义的见解,这,就是成长。

未来的路还很远,但我相信,我这只小毛虫,也会等来破茧成蝶的那一天。《蜘蛛开店》,正式为这堂课,画上不留遗憾的句号。

——心愿《脱青课的成长》


由此,接下来的教研成长之路,仿佛在脚下慢慢展现。

1、尝试“教学(教)-作业(学)-评价(评)”教研体系的构建,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

新课标背景下的更新作业设计观念以育人导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推动教师观念更新需要以教研为抓手,立足教学基础,探索教研管理,深化作业研究,并把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纳入到教师基本能力。

❀作业体系构建,把作业设计纳入教师备课中。

“课前预习作业-课中课堂活动-课后拓展活动” 纳入教研组集体备课,绑定课脱青课中体现。

综合拓展实践作业&项目式学习作业&学科融合作业——学期1次

❀晒晒我的作业设计,以赛促研。

对学科融合、项目式、综合拓展实践作业进行学期展评,以此共通共学共研,促进教师关于作业设计的观念更新与实践探索。


2、新课标背景下大单元主题引导下的级部绑定课

(集体备课课堂打磨成长系列)

绑定课中采用“同一体裁”、“同一语文要素”的磨课模式,推动不同学段连贯性的教学实践研究。

学期初确定大单元主题,根据不同题材或者语文训练要素,选择五年一贯,或者分学段的单元。确定训语文练要点在不同级部实现的目标,有针对备课教研,旨在引导教师关注课堂中语文要素训练的阶段性与连贯性。

3、全校语文大教研学习活动,回归课堂教学常识。

(走进名师课堂学习成长系列)

教研成长依托名师课堂,学校甄选名师及实录,确定教研主题,回归课堂教学常识。语文教研活动统一时间,除了级部的教研活动外,每月一次的全校语文老师教研活动,全体语文老师参与,具体观看内容为名家实录,教研安排为:一节课观看教学实录,一节课主题交流。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记026:由简及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