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为学日益”,做学问就像筑高台,是靠读书学习一点点慢慢累积起来,是做加法,今天懂一点,明天再懂一点,后天又懂一点,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就是做学问。做学问是做加法,是有为,要慢慢累积增益起来,循序渐进,而不是一步登天。

老子时代东周王朝的教育,仍是贵族教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学习“六艺”,要求每天学到的知识和技艺增加。孔子开办私学,教的主要是周朝贵族教育中的“六艺”中的一些内容,以“诗、书、礼、乐”为主。

"为道日损",悟道与做学问相反,就像做雕塑,是要做减法,今天减损一点,明天再减损一点,每天都减损一点。大道至简,学到的知识良莠杂陈,减了再减,去除芜杂,直到最后只留下最本质的精髓和灵魂才是道,所谓“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就是说要在积累知识的基础上下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夫,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智慧层面的修行,就是一个不断减损学识的过程。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索万物内在的运行规律,所以,为道的过程与为学正好相反,需要将学到的知识重新规划、妥善运用。这个过程看起来是不断减损的过程。有些知识需要不断地被质疑推翻,从而产生新的知识。有些知识则需要被不断总结、压缩、整理,由表入里,归之于道,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印证道,最终守一于道。

如此就能做到那种“不出户,知天下”的境界,这种境界可以称得上有道的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四十八章 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