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争,都争不过天道(深度
作者:洞见muye
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简宁朗读音频
《道德经》最后一句说: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所谓天道既是人道,人道就是教会我们如何自处,如何跟世界相处。
人生在世,学会不争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01
不与父母争胜负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不与父母论长短、争胜负,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
梁启超在进行维新事业时,跟父亲居住在一起。
梁启超的父亲为人守旧,对礼数极其挑剔。
那时,家里总是有不少客人前来。
维新派的各种作风时常惹得父亲很恼火,梁启超曾尝试说服父亲。
但几番交谈以后,双方据理力争,谁也说服不了对方。
梁启超无法拒绝客人登门,也不想跟父亲争论,伤害父子感情。
于是,特意为父亲找到一处单独的居室。
家中有客人造访时,不必惊动父亲;没有客人上门,可以安享家庭之乐。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跟父母产生分歧、争执。
他们总发各种养生文章给你,明明是耸人听闻的假消息,他们却深信不疑;
你总提醒他们,隔夜的饭菜最好不要再吃,他们觉得倒了就是浪费;
你告诉他们孩子不能太惯着,可在你每次教育小孩时,他们都会出面干涉……
年纪越长,我们越发觉得父母墨守成规,沟通渐渐失去了耐心。
唯独忘了,我们小时候一次次犯错时,一直都是他们在包容我们。
他们从未嫌弃过我们幼稚、愚笨,只是耐心地一次次教导我们。
父母跟子女之间的爱,像是一场人性的轮回。
小时候,是他们在包容我们,他们老了,就换我们来包容他们。
跟父母相处,讲不通的道理,就学会闭嘴。
《礼记》中说:“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
学会讨父母开心,理解父母,是生为子女最大的孝顺。
图片
02
不与伴侣争对错
《辛普森一家》里有句话说的好:
“如果你太好胜,永远都不会快乐的。”
伴侣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抱团取暖,共同抵御严寒的人。
好的婚姻,不争对错,只要幸福。
说一个很多人熟知的故事。
钱钟书和杨绛因为一个法语的发音在轮船上吵架。
杨绛觉得钱钟书的发音有口音,不纯正,钱钟书不服气。
两人找一个会讲英语的法国人断公,结果杨绛是对的,钱钟书错了。
杨绛回忆时称:“我虽然赢了,却觉得无趣,很不开心。”
爱得愈深,苛求得愈切。
伴侣之间吵架在所难免,但没必要每次都非得分出个对错。
比起对错来,身边的这个人才是最重要的。
在争吵的过程中,容易情绪失控,口不择言,说出一些伤害对方的话。
即便日后重归于好,覆水难收,说出口的话造成的伤害是弥补不了的。
有句话说的好:“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对成年人来说生活很苦,而这些苦谁可以陪伴你一同渡过呢?
毋庸置疑,是伴侣在陪你一起吃苦,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一起艰难谋生。
既然生活已经这么苦了,两个人又何必要互相折磨呢?
伴侣之间,包容比对错重要,理解比苛责重要。
而不是针尖对麦芒,得理不饶人。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抬杠的地方,更不是论理的地方。
计较越少,家庭越幸福。
在感情里,少计较、少争对错,这样才能把日子过得红火。
图片
03
不与朋友争高低
蔡澜是金庸先生生前的挚友之一,两人同倪匡、黄沾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蔡澜见识广博、文采斐然,但他并不喜欢“香港四大才子”这个名号。
原因是觉得自己配不上,能配上才子的只有金庸先生。
“怎么可以把我和查先生并列,跟他相比,我只是个小混混。”
他谦虚、低调,绝不附炎趋势,也不妄自菲薄。
在蔡澜看来,金庸就是比自己更有才气,见识更广博。
金庸先生也比他有钱,他从不嫉妒眼红,大放自如。
老友们聚会时,每次都是金庸先生买单。
“因为他有钱,他的书,光版税就够他吃喝不愁了。”
朋友相聚,谁有钱谁买单,不争高低,不感到难为情,也不感到蒙羞。
真正的君子之交,看重的往往都不是金钱和地位高低,而是友谊的深厚。
有句话说得好:“你的水平,就是你最常接触的5个人的平均值。”
你身边的人是什么样子,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身边的人都优秀了,你自然也差不到哪里;
身边的人都落魄了,你必然也会陷入泥沼。
成就别人,亦是成就自己。
不跟朋友争高低,心宽了,朋友自然会多起来。
图片
04
不与老天争倔强
邹韬奋说:“天下无万能的人,人贵有自知之明。”
做人最难得的就是认清自己,量力而行,不与天地斗巧。
有一个禅师在山上修行,声名远扬,很多人慕名而来向他求道。
有一次,众人都想来拜访他,发现禅师正在挑水,正好准备往山上走。
众人看见禅师的两只木桶都没有装满,而且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就向禅师发问。
禅师笑了笑说:
“你看我这个桶里面画了一条线,每次我都只装这么多,多了就超过了我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这就是底线。
这就好像我们做人做事,一切事情都量力而行,自己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
古语有云:“知其所止,方能止于至善。”
人,不仅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更要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量力而行。
上了年纪,就要承认身体上大不如前,凡事不要逞强,不能硬撑;
欲望太满,就要承认能力的不足,降低预期,而不是执迷不悟。
《道德经》中讲:“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执念越深,一意孤行,人越痛苦。
王阳明也说:“随遇而安,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量力,知其度,适可而止,才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道德经》中讲:“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为人处世,不争才是争的最高境界。
不与父母争胜负,是孝顺;不与伴侣争对错,是幸福;
不与朋友争高低,是坦荡;不与老天争倔强,是智慧。
不争不辨,生活的烦恼就少了,人也就活得轻松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