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3 水浒笔记

智深道:“胡乱借洒家歇一夜,明日便行。”庄客道:“和尚快走,休在这里讨死。”智深道:“也是怪哉!歇一夜打甚么不紧,怎地便是讨死?”庄家道:“去便去,不去时便捉来缚在这里。”鲁智深大怒道:“你这厮村人,好没道理。俺又不曾说甚的,便要绑缚洒家。”庄家们也有骂的,也有劝的。鲁智深提起禅杖,却待要发作。

太公分付道:“胡乱教师父在外面耳房中歇一宵,夜间如若外面热闹,不可出来窥望。”智深道:“敢问贵庄今夜有甚事?”太公道:“非是你出家人闲管的事。”智深道:“太公缘何模样不甚喜欢,莫不怪小僧来搅扰你么?明日洒家算还你房钱便了。”

 智深是个爽快人,吃饭狼吞虎咽,喝酒鲸吞海泄,这都是行为举止的大方,且看他待人待物。在桃花山处对不同人物的语气,庄客是蛮横无理,太公是以礼相待,智深也分别对待,这般爱憎分明之人,善心也是最大的,难怪智真长老说他必修得正果。

由上面两段看来,作者写人善于用对比的,但这对比时有不同。此处一连几张都在交代鲁智深的故事,但他并非完全为了这一个中心人物就去牺牲了绿叶。李忠、周通之于钱财是吝啬小气,和智深放在一块时,好似全不如智深心胸豁然真纯,但是作者对二人并无贬义,一者他们苦留智深,二者对他们的描写并不曾在鲁智深偷跑后就搁笔,倒是补充了二人的处理,其实只不过几句对话,却表现出两人情义深重,不生嫌衅,这也表现出作者描写群像时的笔法是又快又准的。

史进的家庭出身让他不似李忠这个平凡的武夫勉强为生着,李忠是年长入世而精于计较,史进就干脆是个青衣怒马的少年侠客,他最重是一个义字,行事也磊落。比如他中了朱武的苦肉计动了情,和朱武三人结交起来,原本还说绑了送官府领赏,此后就和朱武结交起来,来往送礼,对土匪的偏见已经抛之脑后。他后来帮助朱武三人逃跑以至于史家庄毁于一夜的,他被迫上山避难,却并不落草,也无意继续经营产业,要去用本事投靠延安府做一番事业。在讲到瓦罐寺为止,他和智深的感情是最好的。

瓦罐寺一章写地好,内涵丰富,有言外之音:强人占了瓦罐寺,做着坏事,大鱼大肉,老和尚粥都没得吃,而智深竟然被恶人的一番话说得难分黑白,这写的莫不是社会秩序的混乱和颠倒吗?待到实得恶人,却双拳难敌四手,先跑为上,这写的莫不是英雄的孤身吗?又待到英雄得了伙伴,这两个故人相逢,曾经只道吃酒,再见时都成漂泊之人,几乎无处容身,这不是写世道之难容吗?又待到杀去恶人,而受害者老和尚与姑娘,前者怕被恶人复仇,后者也羞于为人,都已自尽去了。如此看来,英雄一番仗义之心不仅在平常世界里过不下去,就是要舍身救人也难以完成。这章在行踪上交代史进和智深去向,用一个瓦罐寺赤松林做相遇的地点,既然交代行踪的目的已经达成,何以不写一个大快人心的结局呢?这一番大火真显得有特别的用意了。

灶前缚了两个火把,拨开火,炉炭上点着,焰腾腾的先烧着后面小屋,烧到门前;再缚几个火把,直来佛殿下后檐点着,烧起来。凑巧风紧,刮刮杂杂地火起,竟天价烧起来。怎见的好火?但见:

浓烟滚滚,烈焰腾腾。须臾间燎彻天关,顷刻时烧开地户。燎飞禽翅尽坠云霄,烧走兽毛焦投涧壑。多无一霎,佛殿尽通红;那有半朝,僧房俱变赤。恰似老君推倒炼丹炉,一块火山连地滚。

智深与史进看着,等了一回,四下火都着了。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

这一番侠义之心大受命运的冷落,何处是英雄福地?

当然,并非每一次行侠仗义都让义士们这般失望,但是倘若每一次都是美满结局,一快读者之心,那就没什么好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3-03 水浒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