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100-83 张居正改革

 1525年,张居正出生于荆州,幼时即被称为神童,16岁中举,23岁中进士,考进翰林院。

    嘉靖后期痴迷于道教,想升仙,喜欢青词。严嵩即是以擅写青词博得皇帝欢心,后成为首辅。嘉靖潜心修炼,政权委托给严嵩。严嵩欺上瞒下贪赃枉法,政治风气败坏,弹劾严嵩的官员不是被充军即被借故处死。

    张居正刚入翰林院时写《论时政疏》,宗室骄恣、庶官瘝旷、吏治因循、边备未修、财用大亏,但如石沉大海。 奸人当权,政治抱负未能施展,踏上回乡之路,1554年,30岁的翰林编修张居正突然辞职,对朝政不满,返回老家江陵。

    因有担天下重任的政治雄心,呆了几年后回到京城,委蛇于官场,等待时机。机会来临,严嵩因触了嘉靖的禁忌失宠,权力从严嵩转移到张居正的恩师徐阶,严嵩急转直下被革为平民死去。40岁时,张居正迎来转折点,在徐阶的安排下,充任裕王朱载垕的讲官。2年后嘉靖去世,住持朝政的为首辅徐阶,与张居正一起起草嘉靖遗诏,加入了其自己的政治意见、对修道的反思、惩道、恢复因为反对玄修而受罚的官员。裕王继位,年号隆庆,朝中气象为之一新。

    张居正以吏部左侍郎加上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入职内阁,后晋升为礼部尚书和武英殿大学士,进入中央政权核心,上奏《陈六事疏》提出改革主张,但资历最浅。后徐阶被迫隐退,隆庆帝病逝,遗命高拱、张居正、高仪共辅太子万历皇帝朱翊钧。此时皇帝仅10岁,与太后亲太监冯保 VS 首辅高拱。张居正处于两者之间,张的天平砝码偏向了冯保,选择冯保可让其实现政治主张,与其结成联盟,得到太后皇帝支持。高拱被贬为庶民,张居正成功上位,成为首辅,牢固控制政权达10年之久。(十年中兴)

    大刀阔斧的改革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针对官场拖沓风气,整顿吏治==》【考成法】对官员进行考核。内阁稽查六科,六科查六部,督察院及六部查各省巡抚和巡按,各省抚按考察地方官员六科是明代监察机构,秩轻但权重。大权集中于内阁,而内阁又集中于首辅张居正。尊主权,苛吏治。加强中央控制,对地方官员加强管制。裁冗官。==》吏治改革有效,明朝官僚效率达到顶点。

    考成法反对的浪潮涌起,说张居正独揽大权,忘了君臣大义。而张居正加固皇权,控制舆论。【夺情事件:张居正父亲去世,按礼应回家守丧服孝,但在其默许下,皇帝准其不服孝,遭官员弹劾,官员被廷杖流放充军。张居正虽然留在首辅之位,但舆论导致对其评价因夺情一事而大打折扣。】


    严酷推进改革---财政:嘉靖和隆庆两朝国库长期入不敷出,张居正采取开源和节流的政策,积极清理地方官员历年拖欠的逋赋,裁冗官冗员,抑制国家和宫廷的财政支出,加强对边镇钱粮的管理,减轻军费支出对财政的影响。

    明代土地分官田(公田,国有)和民田(私田)两种,豪强兼并土地,还逃税。==》清丈田粮,多了一百多万顷。【一条鞭法】之前赋役是分开征收的(赋:田亩,收夏税和秋粮; 役:以户、丁为征收对象,分里甲、均徭、杂泛三种),一条鞭法之后,赋役合并为一,一律折算成白银征收,将徭役从主要由人丁负担,改成按田亩、户丁两项分摊。政府所需的役从税银中拿一部分统一雇人代役。

    白银的货币地位成熟加上商业发展迅速,促使一条鞭法得以顺利推行。其实嘉靖年间,一条鞭法就已经在南方渐行,张居正的贡献是为一条鞭法扫清干扰,且在北方推行,将一个好的东西推广至全国。

    财政改革有效。但得罪太多人,比如地方缙绅、官场反对势力等。


    万历是张居正从小培养的,张对皇帝严厉督促,皇帝对其言听计从,笼罩在张的权力阴影下。万历十年,58岁的张居正病逝。积怨太久的万历抄了张居正的家,清算张居正,也代表万历开始真正亲政。但明神宗短暂勤政后,就开始了怠政。20年不上朝,纲纪废弛,百弊丛生。

    海瑞评价张居正,工于某国,拙于谋身。后明熹宗为张居正平反,怀念其改革时的生机勃勃,但国将不国,为时已晚。

  【伟大的改革家应“改革不可逆”,后人必须要推行下去,如邓小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通史100-83 张居正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