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架构分层演进实践

我们知道,软件开发项目是一个综合平衡的过程,要平衡时间、成本、范围、质量四个要素,在单个项目中,这四要素是非此即彼的:时间紧迫就要压缩需求范围,添加需求就要追加成本,确保质量就不能过于压缩工期,相互之间无法调和。

但如果跳出单个项目,在日常积累上面下功夫,我们却有可能找到一种同时有利于项目四要素的途径,就是建立和使用通用的开发架构。

大部分公司不会仅研发一个App,而是会研发一系列App,形成家族化、品牌化,或互相依赖,或入场试错,这些App功能业务可能不尽相同,但一般都需要网络模块/日志模块/图像加载模块,需要一些常见的简单函数,为建立品牌形象,还需要统一的主题资源如色调/图标/提示语等。

这些低水平的重复开发,是与业务没有直接关系却必须支付的“死重”,是可以通过模块复用来提升效率的,这也是我们做Android架构分层的初衷,我们把开发中常用的模块抽象出来,分组分层,形成结构清晰,组装灵活的通用组件库,支撑起了多个App的快速实现与迭代。

image

image

价值

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发现通用组件库对于开发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显著的提升:

节省时间,因为组件功能可以复用,能降低团队成员熟悉项目的成本,为新业务开发提供基础,加快开发迭代速度,有利于更快地发布版本。

降低成本,把稳定的公共模块抽象为通用组件库,提供给各个业务线协作使用,能在全公司范围内减少重复开发和升级维护的工作量

提升质量,频繁使用的功能/业务模块采用组件复用方式,更有利于暴露缺陷,一处修改,多处受益,提高产品质量。

image

具体设计

对于App来说,选用组件应该按需取用,仅选用自己需要的那些组件,这就需要把组件分离为多个,形成一个结构化的组件库,我们最终形成的组件库大概是这样的:

image

在上图的结构中,通用组件是与业务无关的基础功能,共享组件是与业务有紧密联系的,共享组件可能需要引用通用组件。

image

在具体实现中,我们处理过这样几个问题:

引用形式:在引用形式上,我们有aar和module代码两种方式,其中aar适合函数已经固定,不允许扩展修改的情况;module适合类型已经分开,但是函数并未固定,可以增加新函数的情况。

依赖倒置:在引用第三方库时,我们禁止直接引用,App可以直接引用第三方库,但是组件必须使用自己的接口,这样在第三方库升级或者更换时,不会影响顶层的app。例如网络层必须使用网络组件自己定义的callback接口,实际上就是都要依赖于抽象,不能依赖具体。

接口隔离:组件库大量使用接口为App服务,这要求接口保持互相隔离,尽量把功能拆分到多个接口里,不能出现大而全的接口。

单一职责:每个组件仅负责一类功能,互相之间可以有调用,但不能出现一个大而全的组件。

开放封闭:组件中的函数是严禁修改的,可以增加新函数,但严禁修改已有函数,除非是为了消除缺陷。

异常抛出:底层组件有时候必须做异常捕获,无论是Exception还是Error都需要抛出,也就是说所有的Throwable都需要向上层抛出,避免应用层莫名其妙的发现流程被打断,无法查知底层组件出现的异常。

质量控制:底层组件的场景比较抽象也比较固定,实际上容易做单元测试和自动化测试,为组件开发专门的自动测试模块,甚至出一个自动测试demo,都是性价比很高的投入。

代码追溯:对于module形式共享的组件,实际上允许开发团队进行扩展和修改,但是所有的变更都隐藏着缺陷,所以在组件库的代码提交中,必须进行代码审查,并注释代码修改的时间、事由、操作人等,以便在出现缺陷时进行追溯 。

jar包冲突:长期维护下来,必然可能引用多个版本的第三方库,这就会产生jar包冲突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在底层建立一个整合第三方库的module,各App共同引用这个库module。

版本分支:有些情况下,某些第三方库发生了大版本的迭代更新,更新前后的功能变化极大,导致app无法完美兼容,这就需要建立版本分支,使用特定版本的组件库,维持app的研发需求,直至app重构,或app消亡。

路由解耦:有些业务组件是有Activity的,这些组件之间跳转时,为了解耦合,应该避免通过包名和类名去跳转,可以参考Android的Intent思想,允许通过action和category一起过滤,找到跳转目标,实际开发中可以做一个Router,例如阿里开源的ARouter

image

最终,App选用组件库的结构,大概是这样的:

image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架构分层演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