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三章赏析

《菜根谭》中有一副非常有名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它写出了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源于中国的传统道家思想,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卷云舒般变幻,才能淡然处之。现在化为一个成语叫宠辱不惊,指受宠或受辱都不放在心上。形容不以得失而动心,它最早出于《新唐书·卢承庆传》。其实这种境界还可以追溯到《道德经》第十三章。下面,我们先看看它的原文是怎么说的。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一章如果按照一般的翻译来理解,有的地方是很难说的通的,我们先看常规的译文: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这一章有两点特别充满了辩证法思维,不认真分析是很难理解它的深刻含义的。

一、老子对立统一地看到了宠与辱的辩证关系。在古代社会受宠与受辱随时有可能相互转化,因为伴君如伴虎,所以老子用“若惊”来提醒大家,一方面受宠思辱,居安思危,比如帮助越王勾践灭吴的范蠡,功成名就之后,带上西施远走高飞,不受恩宠,也远离了被杀的后果。汉初三杰的张良,功成名就之后思身退,最后没有受到刘邦的猜忌。一方面受辱思奋斗,转危为安,比如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三千越甲终灭吴。

二、老子辩证地看到了生前身后名与宠辱的联系。文中的“身”,一般理解为“身体”,我认为不妥。我认为理解为“身家性命”更合适。一个人如果把自己的生死(身家性命)置之度,以天下为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可以说是全心全意为天下服务。这就跟老子第七章的意思不谋而合:“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表面上看“宠辱不惊”和“宠辱若惊”是两个不同的境界,但是仔细分析,两者都有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都有出世的淡定和超然以及入世的积极与担当。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三章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