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文化”是一种精神

   我很喜欢孔子的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所以我的学习变得非常有意思,就连小学生都能成为我的老师。为什么呢?

        因为我也能从他们的身上发现很多需要我学习的东西。当我从他们的身上汲取了某种营养时,他们就是我生命中的善知识。好书,好人,都是我生命中的善知识,所以说,我的老师非常多。在一次访谈当中,我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取天下学问,为我所用;铸就光明心,以照菩提愿。所以,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一些非常美、非常有益的东西,从中汲取能让你长大的营养,而不要老是批评别人,不要老是看别人身上的毛病,这样你才能成长。

        当一个人有了大心,同时也要具有一种大力。大力怎么来?通过不断的学习,让自己变成一个巨人,然后才会有大力。有了大力,你才能更好地实现你的菩提大愿。一个孩子,即便他想为世界创造一个伊甸园,他拿什么去创造?有时候,仅仅有一腔热血是不够的,你还要懂得怎么做。这就像你想为社会建造一座大厦,你起码要知道这个地基要怎么打,要准备多少钢筋水泥,要懂得把建筑蓝图规划出来。不懂得这些的时候,你只有一片赤忱之心,是无法达成愿望的。所以,人必须学会在生活中成长,学会在学习中成长,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自己已经知道的那一点点东西。

        同样,你不要为自己的学习设置一种疆界,不要说西部文化好,东部文化就没有值得吸收的东西,或者东部文化你就不关心。不要这样。你要有一种大的眼光,要有一种大的胸怀,要从这个世界上的各个角落发现能让自己成长的营养。之所以我说“杂交文化”最有生命力,就因为它反映了人类的全息。当你能够真正接受这样一种文化洗礼的时候,你才能从小小的水井,真正地进入一个大大的世界,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否则,你感受到的,永远都是一些很小的东西,你的心灵永远都被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群体当中,难有包容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大眼光。

        要明白,文化是一种精神的载体,文学也是一种精神的载体,它反映的是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的心。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大作家非常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们为世界贡献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品,更在于他们为世界贡献出一种非常伟大的心灵。当他们的心灵与精神付诸文字,在与古今中外的无数读者发生心灵共振的时候,就会磁化、影响读者的心,让读者也拥有一种感动,拥有一种向往,最起码是能够看到另外一个世界、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而这种东西,是超越了他眼前那片土地的,能对整个世界、整个人类发生作用,能留下一种足以与时光抗衡的价值。正是这一点,使文学具备了比“文学”这两个字更高、更深、更远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交文化”是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