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不被“互惠心理”绑架》

生活当中,社交需求满足人们被社会认可的作用。有的人携善意而来,有的人却苦心钻研,先施恩后索取,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苦恼。

西迪奥尼心理学研究著作《影响力》提到了一种影响力武器:互惠原理。即我们应该尽量以类似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基于人类报恩及社会群体性的特征,该原理成为企业行销,组织牟利的手段,如超市礼品赠送,慈善团体先送礼后要求捐赠等行为。

二战后,关注日本民族性格的著作《菊与刀》,认为日本人普遍有“学会报恩”的特征,如白鹤报恩等日本民间故事,在日本“我受了你的恩”等同于谢谢。在西方欧美的“承蒙美意”(much obliged)一类短语也几乎成了“谢谢你”的同义词。

回忆此前生活的案例,作为一个HR,常借助微信同行交流群分享信息,认识新朋友,扩充人脉圈,同行之间习惯分享群名片。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了“强制性社交”,颠覆了我对社交的看法。与往常一样,有一位同行通过微信群添加我为好友,而他的行为引起了我的思考。该老兄添加我为好友并简单的自我介绍后,第二个动作则是迅速向我推送了几个群名片,并且向我索要我所拥有的同行群名片(我可没说我想要呀)

受互惠心理影响,即便是不舒服,我也应当推送一些群名片给这位老兄(如果他先跟我交流下同行业的信息,第二天再向我索取,我想大概率我是会接受的)

最后我只能在互惠心理的压力下推送了几个群,因为没有人愿意被贴上“吝啬鬼”“爱揩油”的标签。

我在思考:遇到基于互惠心理的强制社交,如何有效突破自己的心理障碍,不被绑架?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原则》一书写到:最本质的原则才是我们处理一切事务的根本。

互惠原理只说要以善意回报善意,可没说用善意来回报诡计,倘若别人的建议我们确实赞同,那就不妨接收它,倘若这一提议别有所图,那我们就置之不理。

公正的意思,就是以盘削的行为还以盘削。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考】《不被“互惠心理”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