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堂写作课》摘抄

一、记叙的题材和材料的判别和取舍。

平凡的人人皆知的事物,不能做记叙的题材。我想到,同学们写亲情作文,总是写妈妈雨中送伞,生病时爸爸背着住院的老套内容。这是天下所有的爸爸妈妈都做过的事情,很多同学又写得很大众化,让人感觉你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一个样。这样的作文,让读者产生审美疲劳,无法产生感染人的力量。

事物的新奇的意味,可分两方面来说:一是事物本身的不平凡,如远地的景物、风俗,奇巧的制作,国家的大事故,英雄、名人的事迹,复杂的故事等等。要求我们不仅读万卷书,而且还要行万里路。亲历生活,多做事,敢做事,才能有丰富新鲜的体验。

同学们会说,我们的生活如此平凡,哪有那么多新鲜事?又怎么能写出新鲜事呢?

事物的新奇意味,也可以是事物本身是平凡的,但作者却在其中发现了新的意味。这需要从多个角度去思考,要观察,要细细体会,才能发现事物中的新的意味。在成长类作文中,学生经常会写到与父母之间的争吵,那么,从一次次的争吵中,我们的体会可能不一样。可以是呼唤父母理解自己,可以是自己对父母之爱的感悟,可以是爱需要好好表达,可以是有爱未必有理,可以是亲人争吵没有赢家……同一个素材,我们有新的认识,新的教训,新的情味。这样推陈出新,依赖于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领悟的意味不同,对同一素材的取舍处理就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课堂中,学会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七十二堂写作课》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