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

新买了一本西交大韩鹏杰教授版本《道德经说什么》读起来很是喜欢,韩教授喜欢苏轼和陶渊明更让我有一种亲切感。现在碎片化的知识很多,还是觉得深读一本好书是学习事半功倍的方法,《道德经》也常读常新。

这本书的序章中提到了一个人张载,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习马会”马英九唯一引用到的古代先贤的名句就是张载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几句告诉我们要活成一个正气之人做到孔子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然后我们各自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为民生立命,我们需要传承自己的文化,如此才能开万世之太平。多么朴素简单的道理,其中蕴含着大智慧。还提到了一个人冯从吾先生,他也是长安人,西安书院门门口的雕像就是他。他将古往今来的大学问归纳为一百零八个字,主要就是讲了三句话“做个好人,存点好心,行些好事”。一个人心正、身安、才能魂梦稳;做好事不做坏事才能天知、地鉴、鬼神钦,活的踏实。真所谓大道至简。

老子作为东周的史官国师级人物,知识渊博同时见多识广才能够写出《道德经》这样的百经之王。

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第一章译文:可以言说的便不是恒常的道,可以定义命名的,也不是恒常的名。天地之始,我们叫它“无”,万物之母,我们叫它“有”;常处于无,可以从无的角度来观察它的妙处;常处于有,可以从有的角度来观察它的边界。有和无是任何事物具备的两个方面,来源相同但名称不一,幽暗深远,叫做玄。玄而又玄,是一切奥妙的根本门径。

作为理解《道德经》的第一扇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和思考。

第一:“无”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经常会看到有:有钱,有权,有房,有车……往往略了无形的东西,比如: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信仰……然而这些被我们容易忽略的无形的东西影响反而是巨大的,“大象无形,大声希音”。我们需要向内看自己,重视自己的精神家园建设,否则就会物质世界越发达,我们的精神家园就越花果飘零,人变得焦虑压抑甚至抑郁。

第二:任何事物都具有“有和无”两面性,需要一分为二来看待。肉体和精神世界就是无和有,从无得角度可以看事物的妙处,从有的角度看事物的边界。一个人长得高矮胖瘦,漂不漂亮是看得到的,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是很快就可以看到的。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很重要,我们往往容易看到自己无的一面,没有别人出身好,学历高,口才好;但是却忽略了自己有的,比如健康的身体,和谐的家庭等。其实需要多看看自己有的一面,这样才能更加懂得感恩和知足,更容易获得幸福感;还有生活中很多双标的人,经常看到别人的无,无德,不守时,各种不好,却不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网上的很多喷子就是,或许这些喷子也都很有才华,但是识寡。前段时间看到很多喷子喷张京着实让人气愤。

第三:“玄”需要悟性。玄是一个高级的思维水平,不但需要看到事物有无的两面,更重要要把有去掉之后,能看到更本性的无,看到无的巨大作用,精神力量的巨大作用,也能够通过阴阳来理解事物,强大、争取有积极的作用,但退让、示弱、不争也有巨大的作用,需要用阴阳的思维来理解事物,就会进入众妙之门。

要结合工作生活中具体的事情来理解和践行尤为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一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