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情绪,正确引导

“爱笑的女孩运气不会太差。”这句耳熟能详的话一直被口口相传,作为一代又一代人教育后辈,为她们做思想动员的金玉良言。我被这句话教育过,也拿这句话教育过别人。当时只觉得好有道理的样子,可是究竟珍贵在何处,自己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说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其实岁月也是一杯醒脑茶,它能让我们咂摸出已走过的人生路上的不同风景韵味,从而打破眼界视野的混沌模糊,还以清静明澈。

  笑,明晃晃的高亮情绪,传染力极强,谁不喜欢?!喜欢你的笑,进而喜欢你这个人,那么也就没人给你使阴耍绊,运气当然好了。从这可以看出,其实情绪是一种武器,可以怡人,当然也可以伤人。从李柳南的《妈妈的悔过书》中记录的自已教育子女的经历得知,刚开始她是一个善于使用这种武器镇压孩子与丈夫的高手。她认为孩子只是知识的容器,只管采取一切高压手段往里面塞一切自认为有用的东西,从而让这个容器光鲜耀眼,为自己赢得荣誉即可。当然,这种观点要有一个冠冕堂皇的外衣:为孩子的将来着想。哪里有镇压,哪里就有反抗。当遇到困境时,作为一个妈妈的李柳南才发现,孩子不是容器,他们的情绪是内心世界的信号弹,不能忽视,更不能被打压。

  成人一般事故,所以情绪具有复杂性。但是儿童则不同,他们的情绪往往直抵内心。如果我们想要了解一个孩子,观察他的情绪就可一窥端倪。李柳南妈妈的育儿经历,初毁于认识,后成于情绪教练式辅导。

许多“育儿心经”中都曾提到过情绪这个字眼,可见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孩子的情绪反应是多么重要。然而我们做家长的,往往认为只有成人的情绪才有研究的价值,孩子懂什么,他们只会无端哭闹,没事找事,所以,当一个孩子以哭声表达不满时,我们只需要大声呵斥,抑或棍棒加身,先让他安静再说。当世界还以清净,父母们在内心深处稍稍后悔一下,这件可能对孩子造成极大创伤的生活小事也就过去了。

我们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想把子女教养成品行与能力兼优的人,该怎么做呢?首先要让他有自己思考、选择、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要把他教养成拥有“自我主导学习能力”的孩子。可是当孩子出现困惑,利用情绪表达自己的时候,你给予的不是理解与支持,而是镇压。这样他们就会对自己产生不自信感。一个没有自信的孩子,怎么会有自己思考与选择的能力呢?

那么许多人肯定会问,我到底怎么做才能借孩子表达情绪的契机来完成每一次的合格教育呢?首先我们需要读懂孩子的情绪。然而要读懂孩子的情绪并不容易,特别是如果孩子不愿表露情绪,大人很容易就会错过。有时若是错过了一定要读懂的重要情绪,就算并非出自本意,仍会给孩子留下很大的伤害。不过,要读懂孩子所有的情绪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在孩子恳切地希望有人理解他的情绪时,必须要努力不去忽略它。

 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的孩子,他们的情绪大部分都是非语言的,也就是不是通过话语,而是用整个身体来表达。因此得留心观察孩子的行动,不要忽略他们的情绪,捕捉隐藏在行动中的情绪非常重要,因为所有的情绪都很珍贵。身为人类,无论是任何国家、语言、人种、都会有情绪,像是快乐、悲伤、生气、惊讶、鄙视、恐惧、厌恶七种一般的情绪,光从表情就能感受到。即使是语言无法沟通的人,也能通过表情来传达生存的基本沟通。

难以察觉孩子的情绪时,直接问孩子也是不错的方法,因为光凭表情也可能会错判。因此若孩子年纪还小时,直接询问孩子比较好。询问的时候,不要使用“现在生气了吗?现在很难过吗?”等封闭式提问,而要用“现在心情怎么样?”等类似的开放式问题。

其次,将孩子情绪化的瞬间,化为亲近和教导的机会。当孩子露骨地表露情绪时,正是恳切地希望获得帮助的时候,等同于发出求救的信号。如果等到孩子的情绪平静下来,错过那个瞬间,孩子反而会变得更难受。孩子表现情绪的瞬间,是拉近和孩子亲密的关系,以及帮助他调节情绪的绝佳机会。孩子的情绪越激动越好,但不需要刻意等待他情绪激动时。相较之下,察觉并读懂孩子细微的情绪,给予协助不让他情绪变得更激烈,会是比较好的方法。

然后,我们需要接受孩子的情绪,并用话语来给予共鸣。无论孩子的情绪是好是坏,重要的是能不带偏见地给予真诚地共鸣。为了准确地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给予共鸣,将孩子说的话用“镜射法”复诵过后,再使用“什么”和“怎么”来对话,以代替需要理性思考的提问如“为什么?”,会较有效果。因为“为什么”的提问方式听起来像是指责,对于情绪表示认同时,无论何时都要真诚以对。

接下来,帮助孩子主动表现自己的情绪。孩子对于自己内心发生的难以理解的复杂情绪,都会想要好好处理并找回平静。因此,将孩子感受到的情绪命名,就如同在门上安装把手一般。什么样的情绪该怎么处理,帮助孩子思考判断,那么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孩子就会知道“啊,感受到这样的情绪时,这么做就行了。”之后无论遇到什么情绪都不会慌张,并且能明智地处理。表现情绪的行为,能为神经系统带来镇定的效果,并有助孩子在内心难受的事件中快速恢复。不过要注意,我们是要帮助孩子找出能描述自我情绪的词语,并不是教导孩子如何感受。可让孩子自己替情绪命名,并帮助他表达自己的情绪。

最后,帮助孩子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并制定行为的界限。读懂孩子的情绪给予共鸣,并加以命名后,接着就是解决问题的阶段。首次对孩子的情绪表示有所共鸣,接着再指点其行为,孩子才不会抗拒并能接受自己错误的行为。如若不然,孩子不会知道自己是情绪错误还是行为错误,反而会觉得更受伤。

为了让孩子更容易理解行为的界限,并且在各种情况中都能适用,最好制定出单纯的原则。对于会危害他人行为、伤害自己的行为,都划分出明确的界限。不过,一味地压抑情绪并非可取的解决问题方法,重要的是让孩子确认自己想要什么,唯有如此,才能找出为了完成目标该用什么解决方法。如要确认相关的目标,就要尽量询问孩子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想要完成什么。

接下来就是和孩子一起试着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阶段。此时就算大人心中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也不建议先向孩子提出,而应通过提问让孩子找出各种解决方案,这样会更有意义。即使孩子的解决方式背离实际可行性,或并不是那么好,还是要先认真倾听,并将其列入解决方式的项目中。孩子想出的所有解决方案,由于无法一一尝试,因此在最后选出解决方法前,就需要意义监视并进行评估,此时更是要协助孩子他们自己来检视。

“这个方法会成功吗?”

“办得到吗?”

“你觉得这个是正确的方法吗?”

像这样通过提问来思考解决方案成功的可能性、执行的可能性和效果等,让孩子能有时间再次考虑解决方式。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无法做出正确且最好的选择,总试图要代替孩子做决定。当然父母可以提出意见,或是告诉孩子自己在类似情况时的经验,但是最后要做出什么决定,则时孩子的责任。孩子比大人想象中要更聪明,孩子很清楚选择什么方法才是最好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接受情绪,正确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