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连结彼此,丰盈生命

如阅而至 · 第22篇推荐:《非暴力沟通》

作者:马歇尔•卢森堡

译者:刘轶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页数:256

类型:成长,心理

豆瓣评分:8.6

微信读书推荐值:87.2%

01 作者简介

马歇尔·卢森堡(1934—2015),师从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卡尔·罗杰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沟通专家。他有着50多年的实践经验,不仅指导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非暴力沟通,消除分歧和争议,实现高效沟通,还帮助解决了许多世界范围内的争端和冲突。马歇尔博士由于在促进人类和谐共处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获得了地球村基金会颁发的和平之桥奖。非暴力沟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正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领域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之一。

02 书评

几个月前,笔者曾看过这本书,当时为序言中“成为和平、邀请和平、共创和平”的承诺与号召所感动,也为非暴力沟通致力于“在一个充满冲突的世界中,为和平代言”的信念感与使命感所感染,深觉这是一本好书。在最近看到一本育儿书的亲子沟通篇时,笔者再次想起了这本书,重读一遍,感悟也更深一层。

《非暴力沟通》这本书适时地给了笔者在育儿方面的方法指导,但本书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我们向往的一切和谐又美好的关系,包括与自己的关系,都可在书中找到参考。这是一本兼顾理论与实践的优质好书。

这本书是按照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来展开的,每个要素之后还辅以非常多的案例与练习,下面将从体悟较深的悦纳自己、连结他人两个方面推介这本书。

第一,悦纳自己

papi酱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表示,“自己”、“伴侣”、“父母”、“孩子”在她人生中的排序是:自己>伴侣>孩子>父母。这一排序与当期绝大部分嘉宾“自己”这一身份排序最后截然相反,随后还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而热议的根本,无非在于“自己”这一身份的位列第一,似乎是对几千年传统儒家文化的挑衅与大不敬。毕竟,儒家文化中的礼让、仁爱、尊卑、长幼、奉献都清楚地指明,无论“伴侣”、“父母”还是“孩子”,任何一种身份都该更优先于“自己”。

然而,“自己”位列第一与传统儒家文化并不冲突,关于这一点,本书第九章“善待自己”也给了很好的佐证。本书的内容结构仿佛更强调用非暴力沟通的方法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非暴力沟通最关键的应用或许就是让我们学会善待自己”这句话清楚地表明,非暴力沟通应该是由内而外,由己及人的。

“善待自己”一章,最打动人的一个词叫“滋养生命”。我们乐见小孩子精力无限,年轻人青春勃发,中年人英姿飒爽,老年人精神矍铄,都是因为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生命力”。而如同鲜花需要浇灌,生命也需要滋养,我们愿意为滋养自己的生命而行动,才是爱自己、善待自己的根本。

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以善意与友爱对待自己的方法,首先是转变每时每刻的自我评价,进而做出符合生命需要的选择。具体来讲,就是当自己犯了错,或是陷入自责、后悔、恼怒等负面情绪与评价时,及时觉知并用四要素来倾听内心深处的需要,从而选择那些能带来乐趣、滋养生命的行动。

《奇葩说》辩手黄执中曾在一期节目中,讲了一个他妈妈“爱吃”鱼头的故事,令听者动容。这哪里是他的妈妈,分明也是你我的妈妈、每个小孩子的妈妈。“妈妈们”当然付出了满满的爱,可随着这份爱传递出的,还有 “谦让”、“付出”、“奉献”的价值观。

这不禁让人联想,一个“爱吃”鱼头而将鲜嫩鱼肉让给孩子吃的母亲,她的孩子们会是怎样的呢?许是唯我独尊的“小霸王”,许是同样“爱吃”鱼头的下一批父母,唯独很难是一个独处时吃下整条鱼,共处时与人分享鱼肉与鱼头的孩子。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传承故事啊!一个用暴力方式对待自己的人,我们很难期待他真正做到善待他人或者践行非暴力沟通的方法。

“自己”、“伴侣”、“父母”、“孩子”究竟要如何排序,不妨再问问我们自己的心。

第二,连结他人

在滋养自己的生命以外,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便是提供人与人的连结。当然,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已经为我们清晰地指明了改进方向,但比起改进人与人的正向连结,改进人与人之间“疏离生命”的语言沟通更加迫在眉睫。因为,往往那些“疏离生命”的语言更容易挑起冲突,而调解冲突的过程中,“疏离生命”的语言又将人天性中的慈悲和善意阻隔在外,加深了调解的难度。

苏菲派诗人鲁米曾写道:“在对与错的区分之外,有一片田野,我将在那里遇见你。”然而,疏离生命的语言却屡屡让我们陷入充满评判的对与错的世界中。本来多元、立体的世界,经由评判变得二元对立,非黑即白,对错分明。于是,家里不做卫生的一方就要被指责“懒惰”;孩子考了99分,家长却揪着那因粗心丢掉的1分不断批评;约会迟到,也大抵会被情侣指责不够爱;“职场小透明”、“差生”的标签也往往很轻易就贴在了同事与同学的头上……诸如此类还有侮辱、比较、分析等。

疏离生命的语言既源于等级制度和霸权社会,又反过来巩固它们。对君主帝王及其他权贵来讲,奴役、臣服民众才能集权获益,因此,“必须”“应该”“错误”“责任”等疏离生命的语言恰好作为其完美工具。而长久以来被教育在此类语言环境下生活,就越是习惯于向权威寻求判断标准,如此陷入恶性循环。

因此,在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中,也无不加入了对疏离生命语言的觉知与规避:不带评论的观察、表达感受而非想法、带着尊重聆听需求、表达请求而非下达要求。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正所谓将心比心,在滋养自己的生命以后,我们也要对我们习惯性的疏离生命的语言保持警觉,并参照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进行修正,如此才能为人与人的连结打下基础。此外,在由己及人地践行了非暴力沟通的方法之后,如若仍有余力,且有共创和平的信念感与使命感,不妨做一个冲突的调停者与非暴力沟通的倡导者。

每当谈及人际关系时,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学生时代某位老师讲过的一句话:“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社会属性,注定我们每个个体无法孤立存在,而身处社会中,我们也都渴望一个和平、稳定又繁荣的环境。非暴力沟通则提供了一个人与人连结的正向价值引导与具体的方法指导。当然,非暴力沟通不是一个人与人沟通的万全法,也存在知易行难的普遍问题,笔者也是一个刚刚对其部分内容有所觉知并尝试践行的初行者,但深知其给自己带来的改变的力量,故诚意推荐。希望与认同这一理念与方法的读者朋友们,一起知行合一地用非暴力沟通“成为和平,邀请和平,共创和平”!

03 原文摘录

1、通过非暴力沟通的调解来和平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种调解方式既能为一个安全而又和谐的社会做出贡献,也同时培育活力以及创造力以推进社会向前发展。

2、我们使用非暴力沟通,并不要求沟通的对方也懂得它,甚至无须对我们保有善意。只要我们遵循非暴力沟通的原则,发自内心地给予,并尽我们所能让对方知道这是我们唯一的动机,他们也会加入我们,最终双方必然能以善意相待。当然,这一切不一定会很快发生,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非暴力沟通的原则与方法,友善之花终将在你我心中盛开。

3、我们通过感知对方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连结,进而聆听他们的请求,来找到通过什么方式让他们的生命变得更丰富。

4、当我们在分析和评判时,其实都是在表达自身的价值观和需要,但这样的表达方式却是悲剧性的,引发的是对方的防卫与抗拒。

5、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曾经说:“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6、在我看来,愤怒是疏离生命、引发暴力的思维方式造成的。所有的怒气背后,都有一个没有被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善用愤怒,视之为唤醒自己的报警器,意识到自己有一个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而导致我们生气的思维方式并无法使我们的需要得到满足,那愤怒就是有价值的。

7、暴力之所以产生,都是因为人们误以为自己的痛苦是由他人造成的,他人应当受到惩罚。

8、我们寻求改变的方式反映着我们所认同的价值观。

9、要用非暴力沟通来化解冲突,我们需要训练自己——无论他人用什么方式来表达,都听见那背后的需要。如果我们真的想支持他人,就要先学习将任何信息翻译为需要。沉默、否定、评判、肢体语言或请求等都是“信息”的不同呈现形式。我们要磨炼的技巧是聆听每个信息中所隐含的需要,即使一开始是通过猜测。

10、非暴力沟通所鼓励的是,向他人表达感激时,庆祝是我们唯一的意图。我们表达的内容包括:(1)对方做了什么对我们的福祉做出了贡献;(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因此产生了什么样的愉悦感受。

04 公众号评分

评价书籍:《非暴力沟通》

1、工具性(知识/技能):★★★★★

2、思想性(思维/方法/启发):★★★★

3、文学性(文字/情节/情感):★★★

注:最高5星,★为1星,☆为半星。

05 推荐人群及理由

如果你很难自我认同,自我价值感很低;如果你有与人沟通方面的缺陷、疑问或者困难;如果你害怕冲突;如果你渴望一个和平、稳定又繁荣的世界;如果你想要改变与人的关系,一定要读读这本书,它不仅给你价值引导,还教你如何行动。但是一切的根本,还在于知行合一。找到其中最触动你的点,开始行动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暴力沟通》:连结彼此,丰盈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