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36)

第十三回:诸葛亮初次用兵                        张翼德甘愿立状(三)

      沈乾听到这番话,不仅毛骨悚然,哪里敢去接令。心里想,即使去,连我本人在内要带51口棺材一起去的。

        孔明看他不接令,严厉地说道:“速速前往,违令立斩。锦囊自有妙计。“

        孙乾心里想,看了这条妙计再讲。他便接令,拿了锦囊下将台,从张飞身旁走过。

        三将军也听得清楚,他笑着对孙乾说:“老孙啊,你要老掉哉。“

        孙乾想,这倒确实要死了。

        孙乾到外面冷僻的地方,把锦囊拆开来,从头至尾仔细看完,看得孙乾放声大笑,赞不绝口。

        按照锦囊上的妙计,50个小兵已经足够了,孙乾心里从此佩服诸葛亮,军师不愧是当今一条伏龙。

        孙乾把锦囊上所有的计划都全部牢记在心,然后把它烧去,方始吩咐军政官,点马军50名。

        其中两个队长来见孙先生,问他:“带兵50,哪里去?“

        孙乾回答:“去同侯惇打头阵。“

        两个队长问:“哪位将军带兵?“

        孙乾回答说:“是我。“

        两个队长听了一吓,便笑着问道:“孙先生,真的吗?“

        公侯说:“一点也不假。“

        队长说:“怎么行呢?“

        孙乾很有把握地说:“军师锦囊自有妙计。“

        听见妙计,当然心定。不过孙乾说:“你们50马军要改为步兵。“

        队长问:“既然要步兵的话,那么何必马军改步兵呢?不可以直接点步兵吗?“

        孙乾说:“一定要马兵的,目的是要你们步行去,然后骑马回来。“

        队长向:“叫我们走得去骑回来,那么马在哪里呢?“

        孙乾想,不能对你们都讲的,老实说马在夏侯惇那里。你们听了要吓一跳的,到时再讲。

        所以,孙乾对他们讲:“我自有道理。“

        两个队长立即去点兵两队,每队25名,两队当然50名,有孙乾带兵前去。

        孔明军师再拔令在手,一封锦囊。

        这时,张飞认为,刚才这条令箭好像是演戏跑龙套,开场的,不算真戏。现在这条令才是真正头令了,看来要叫我张飞了。因此他满心期待着接令。

        只听孔明喊道:“显和听令。”

        显和,便是简雍,字显和。又是一个文人。大家想,大概诸葛亮善用文官。张飞想,诸葛亮啊,你怎么完全用文人,一个大将都不用。如果这样能打败十万曹兵,那么我张飞倒亦甘拜下风。

        简雍听到军师点到自己,只好踏出来,也同孙乾一样心惊肉跳,到孔明面前拱手说道:“下官在此。”

        诸葛亮:“本军师付你将令一支,锦囊一封,带兵50。“

        又是50小兵。想出售东西一样,这是起码价格。因为这里只有950人,譬如金钱一样,多少要由自己来掌握好。

        再说用兵好的主将,兵多能安排不乱,兵少也能奋勇杀敌。但是象刘备这样穷,不可能大手大脚,只有孔明能妥善用兵,使之各得其所,这是历史上罕见的。

        显和想,不知叫我干些什么?

        诸葛亮:“尔立即带兵去新野城内,到城关大小街头巷尾去敲锣传令,讲明夏侯惇的人马虽然杀来,但是有本军师抵抗,叫子民们不必惊慌,照常做生意买卖,千万不要迁居和乱造谣言。谁要是违抗,则带至衙门严办。”

        因为在乱世年间,民心最容易混乱,善用兵者先要安内,才能治外。只有安了民心,才可以避免泄露内情和一切不必要的麻烦。

        简雍大夫感到虽强敌在前,可是军师有条有理,心中佩服,因此接令,一切照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评书连载:《闲话三国》(136))